
人格心理学:08认知主义.ppt
28页第八章 认知主义,主要内容,第一节 兴起 第二节 威特金(H. A. Witkin) 第三节 凯利(George A. Kelly) 第四节 米歇尔(Walter Mischel) 第五节 应用,第一节认知主义的兴起,内部原因 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型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的失败 外部原因 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把人与计算机做类比 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主义的兴起 勒温场理论:人们受到各自认知生活空间的影响, 在表征时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凯利关于个体差异是由于个体在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着差异引起的,将认知结构视为人格结构第二节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一、前人的基础 1、瑟斯顿的个体差异心理学;2、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传统;3、实验认知心理学;(苛勒的助手) 二、认知方式论体系 (一)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棒框测验、身体顺应测验、转屋测验,判断视野中的有关项目十分与地面垂直可以根据视野线索(场依存性) ,也可以依据身体经验的线索如动觉、平衡觉(场独立性) 特点:1、过程变量:以什么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2、普遍性:体现在广泛的认知操作中;3、稳定性;4、中性:没有好坏之分,独立性强热感自主性高,但是社会敏感性低;5、固定性与灵活性。
第二节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二)心理分化 分化 自我- 心理机能 神经生理 非我的分裂 分裂 分裂 认知改 有限的人际 有组织 特殊化 大脑半球 组技能 的交往技能 的控制 的防卫 机能单侧化,第三节 凯利的个人建构论,George Alexander Kelly,1905-1967,生平,1905 born in Kansas; only child Changed schools often After high school: interested in many things directionless - B.S. in math & physics - M.A. in sociology 1928 - taught public speaking & drama - Ph.D. in psychology 1931 Ohio State University 1946-65,生平,Rural clinical service Tried Freudian analyses first What truly mattered to these people: they each had an explanation of their difficulties Ahead of his time 20 years later, cognitive revolution,一、建构的含义,建构或构念(construct)是人们试图解释世界时所使用的观点、思想、见解。
基本假设:人是科学家 Person as Scientist 走在路上, 路人看你一眼,你会怎么反映? 情况想法情绪反应(感觉) Scientist as person 个体差异来自于个人建构的差异,二、基本假设和推论,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 建构推论 一个人对事物的反复建构来预测未来; 个体 人们在建构事件时的方式各不相同; 组织 预测时形成有顺序关系的建构体系; 两分 建构体系包含种种两分结构的构念; 选择 在两分结构中做出选择; 范围 一个结构只能对有限范围的事件做出预测; 经验 建构与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 调整 建构调整受到渗透度的制约,是否可容纳 判断 存在彼此分离与不一致的亚层次; 共性 建构经验方式的共同性,心理相似性; 社会性 从他人立场看待世界三、建构的成分,作用 核心建构与外周建构 通透性 可渗透性建构与非渗透性建构 可变性 紧缩性建构与松散性建构 表达方式 言语建构与前言语建构 排列层次 主导建构与从属建构,四、建构的运用,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他的建构系统 人用建构来解释事件并预测事件 此人所用的建构便界定了他的世界 建构相似的人易成为关系亲密的人 CPC循环 周视先取控制,焦虑是对个体所遭遇的事件位于他的建构系统适应范围之外的认知。
当一个人没有适当的建构去认识了解生活中的事件,因而不能去预测,他便感到焦虑无法预测,没有控制感,人到新环境时焦虑五、对焦虑的解释,凯利把心理疾病界定为个人建构系统的功能失调,人们之所以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是因为其建构系统的缺陷 一位无视相关研究重复证实了其理论的失败,仍坚持其理论,而一再做相同预测的科学家,即是一位差劲的科学家从个人建构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可以将异常行为界定为:一个虽已多次确定无效而仍反复被采用的建构系统Kelly,1955) 僵化地固着于某一建构系统的根源乃是焦虑、害怕和威胁六、对心理疾病的解释,相似 相反 聪明 笨拙 外向 内向 友好 敌对,七、研究方法:角色建构测验,结果分析: 1、建构数量 2、建构内容 3、建构性质,角色建构测验(REP),八、治疗方法:固定角色疗法,贡献 强调认知过程,视之为人格主要部分 兼顾一般人格功能规律性与个人建构系统独特性 提供了与其理论紧密联系的人格测量与研究技术(REP测验) 不足 未能引发研究拓展其理论 对某些重要的人格方面的问题(成长、发展、情绪等)不予探讨或贡献较少 未能与认知心理学的一般研究和理论建立关系九、评价,第五节 临床应用,贝克认知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Aaron BeckAlbert Ellis,第五节 临床应用,艾利斯(Albert Ellis) 艾利斯(Albert Ellis)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强调认知的重要性。
他认为,外部的环境刺激并不直接引发行为反应,而只是引发个体的认知,而认知才是真正影响个体如何反应的决定性因素在人格发展中,有心理困扰的人常常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许多非理性的想法 贝克(Aaron Beck) 他认为每个人都在发展中形成一套图式来主导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忧郁倾向的人较易使用自我责备和自我反对的图式,在其他方面他们采取理性和逻辑的态度,只有在评价自己和自己未来的时候,倾向于采取错误的认知模式,从而作出不合逻辑的推论一、认知取向咨询和治疗的特点,认知(归因、信念、预期、关于个人与他人的记忆等)为决定人们感受与行为的关键因素因此,咨询师对人们对自己所思所言会有研究的兴趣 心理疾病被认为是由于对自我、他人及世界发生的事件有扭曲、不正确、不良的认知不同形式的疾病源自不同的认知或信息处理方式 错误、不良的认知会导致问题行为与感受,并转而进一步导致问题的认知因此,自我预言实现的循环会发生,因为人们会朝向肯定与维持其扭曲信念的方向去行动 认知疗法涉及治疗者与患者对方共同努力以找出产生困难的扭曲、不良的认知,然后以更实际、适应的认知取代这种治疗取向较为主动、结构化且聚焦到目前 与其他取向相比较,认知取向不重视潜意识。
此外,本取向重视改变特定、有问题认知,而非整体的人格的改变二、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 艾利斯首创 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其思维中不合理、不符合逻辑的信念,如“必须”、“应该”、“理当”等 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时,便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而通过逻辑、辩论、说服、嘲笑或幽默等方式的运用,可以改变那些导致疾病的非理性信念 当人们接受更加理性与与合理的信念时,其焦虑与其它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三、ABC过程,A诱发事件 B信念 C结果 消极的情绪结果是由非理性的信念导致的,四、常见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如果我表明我的要求,别人会拒绝我如果发生了美好的事情,坏事必定已经上路了,会跟着而来 错误推论:“我这次失败了,所以我必然是能力不足他们没有照我期望的方式去做,因此他们必定不重视我 不良期望:“如果我遭遇的事可能变糟,那它就会变糟灾难就在角落 消极的自我观点:“我总觉得别人比我好我所做的每件事结果都是错的 不良归因:“我容易紧张所以总是考不好我赢的是运气;我输了我是天生输家 记忆扭曲:“生活糟透了,不只现在如此,它一向都是如此。
我从未做成任何一件事 不良注意:“我只是一味担心如果失败了会有多糟最好什么都别想;反正你也无能为力 自我打击策略:“别人击败我之前,我先认输我要在别人拒绝之前拒绝他们,然后看看人们是否还会喜欢我五、治疗方法,心理诊断(psychodiagnosis)阶段 建立关系,了解问题 领悟(insight)阶段 帮助患者认识症状及其根源非理性信念 修通(working throngh)阶段 与非理性信念辩驳,以理性信念取而代之 再教育(reeducation)阶段 患者自己学会辩驳,巩固效果,六、贝克的认知疗法,心理问题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例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的信息作出错误的推论,以及不能妥善地区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等等 抑郁者的“认知三角 ”:自己是失败的、世界是充满挫折的,未来是凄凉的 治疗重点在于辨认并纠正歪曲的概念化过程及不良信念,认知疗法举例,P:当事情不顺利时我就忧虑比如我考试失败时 T:怎么一次考差就让你抑郁? P:是,假如我失败了就永远别想进法院 T:所以考试失败对你来说是件大事但是,如果一次考差就能让人变成临床抑郁患者,你认为每位测验失败的人都有抑郁症吗?每位因考差而得到抑郁症的都严重到有治疗的必要? P:不是,要看那次考试对当事人的重要性而定。
T:没错,那谁来决定考试的重要性呢? P:是我啦作业,请讨论你感兴趣的一个人格理论家的人格特点,阐述他(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人格理论 内容框架 为什么选择这个理论家? 影响其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事件,包括环境因素 结合其具体情况谈论其人格特点和人格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