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学基础第一节人解剖生理.ppt

181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87868207
  • 上传时间:2024-09-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9.50MB
  • / 18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构成第一节人体构成 一、人体结构l构成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组合成组织,组织有组合成系统,并构成器官多种组织器官构建成了复杂人体 1、原子水平:构成人体的元素有60多种,主要有O2(65%)、C(18%)、H(10%)、N(3%)、Ca(2%)、P(1%)2、分子水平:人体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及矿物质构成3、细胞水平:人体由细胞、细胞外液及细胞外固体构成4、组织水平:人体由组织、器官及系统构成5、整体水平:分为不同的阶段婴幼儿、学龄前、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 人体的组成和器官系统的划分l1、细胞:构成人体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l2、组织:许多功能相似的细胞群借细胞间质连结在一起所形成的结构总称包括四大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l3、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 和功能的结构,如心、肝、脾、肺、肾等l4、系统:几个功能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在一起完成一共同性的生理机能的总称人体有九大系统;即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感官、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人体的组成l1、头:颅部、面部l2、颈:颈部、项部l3、躯干:胸腹盆部和背腰部l4、四肢:上肢:肩、臂、前臂、手 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l1、人体解剖学姿势(标准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和足尖向前。

      l2、方位术语:1)上与下:以头为标准2)前与后:以腹和背为标准3)内侧与外侧:以身体的正中面为标准4)内与外:以空腔器官的腔为标准5)浅与深:以体表为标准6)近侧与远侧:四肢离躯干的远近 l3、轴:1)矢状轴:呈前后方向2)冠状轴:左右方向3)垂直轴:上下方向l4、面:1)矢状切面:沿矢状轴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份所形成的切面2)冠状切面:沿冠状轴将人体分前后两部份所形成的切面3)水平切面(横切面):与垂直轴垂直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份所形成的切面4)器官的切面:①纵切面:与器官的长轴一致的切面②横切面:与器官的长轴垂直的切面 1、 细胞 细胞l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其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小的仅4um,大的可达100~140um,肉眼几乎能见到l细胞分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其中有单位膜包裹的是膜相结构,无单位膜包裹的是非膜相结构 一、一、 概念概念1. 1. 细胞细胞•C膜、C质、C核• 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 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LM)即可观察到是由膜包围含有一个核(或拟核)的原生质团所组成,并能进行分裂增殖的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2. 原生质原生质 Protoplasm细胞质膜内含有的生活物质,包括细胞核和围在核四周的细胞质。

      二、二、 细胞大小和形状细胞大小和形状1.1.细胞学中常用测量单位细胞学中常用测量单位 微米微米微米微米(μm)(μm)::::1010-6-6米,用来表示细胞或细胞聚合体的大米,用来表示细胞或细胞聚合体的大米,用来表示细胞或细胞聚合体的大米,用来表示细胞或细胞聚合体的大小,小,小,小,        埃(埃(埃(埃(Å Å):):):):1010-10-10米,是分子水平的有效测量单位,即米,是分子水平的有效测量单位,即米,是分子水平的有效测量单位,即米,是分子水平的有效测量单位,即电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单位用埃电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单位用埃电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单位用埃电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单位用埃        纳米(纳米(纳米(纳米(nmnm):):):):1010-9-9米(毫微米)米(毫微米)米(毫微米)米(毫微米)        毫米(毫米(毫米(毫米(mmmm):):):): 2.2.细胞的大小细胞的大小 3.细胞的形状神经神经C-神经元-神经元 血细胞 一、结构水平 1、分辨率(力):是指一架显微镜或人眼在25cm明视距离处,能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

      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光镜下能观察到的结构超显微(Ultramicrosocpic structure)或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光镜下不能观察到的结构  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结构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 l(一)细胞膜 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plasmalemma l (二)细胞质 cytoplasml (三)细胞核 nucleus 一、细胞膜l细胞膜,又称质膜,厚6~10nml分子结构:类脂双分子层+镶嵌旦白(液态镶嵌模型)l功能:①屏障作用②界膜③物质转运④信息传递作用 1.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单位膜 生物膜 细胞膜是细胞外层很薄的膜,细胞以此膜使胞内物质与外界环境分割开来,同时又使细胞成为有一定形状的结构单位,在动物又称作质膜(Plasma membrane) 细胞的各种膜相结构(包括质膜)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相似的结构形式 细胞内所有由单位膜构成的膜的总称2.与生物膜及单位膜的区别 3、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 1 )物质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大分子与颗粒物质的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胞吞作用: 也称入胞作用胞吐作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膜通道运输(2)信息跨膜传递 (二)细胞质(Cytoplasm)是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物质,由基质和埋藏在基质内的细胞骨架、各种细胞器和内含物组成。

      细胞质l基质:胶状物l内含物:糖元、脂滴l细胞器l1、内质网:单位膜形成的囊状或小管状结构分①粗面内质网:合成外输性旦白质②滑面内质网:功能复杂,参与解毒、物质代谢、糖元的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离子的储存 l2、高尔基复合体(内网器):是多层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的膜管状系统,分形成面和成熟面,可将内质网产生的分泌物进行加工浓缩,形成分泌泡l3、溶酶体:为细胞内消化器官,内有40多种水解酶,参与细胞的异溶和自溶,最后形成残余体 l4、线粒体:双层膜形成,分外膜和内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线粒体峭,上有基粒,可进行氧化磷酸化,形成ATP,为细胞提供能量,它为细胞的供能中心l5、过氧化氢体:单位膜包裹,直径:0.2~0.5um,具有解毒作用l6、核糖体:又称核旦白体,分游离核糖体,合成内源性旦白质;附着核糖体,合成外输性旦白质分大亚基和小亚基,为旦白质的装配机 l7、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每个中心粒由9组三联微管组成,与鞭毛、纤毛形成和细胞的分裂有关 (三)细胞核(Nucleus) 是细胞主要遗传活动基础,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构成 细胞核l1、核膜:为双层生物膜形成,上有核糖体附着,在细胞膜上有核孔。

      l2、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不同时期的表现,它是由DNA+组旦白组成染色质分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常染色质具有转录活性染色体,人类有46条(23对),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为XY;♀为XXl3、核仁:1~2个位于中央,与核糖体的形成 有关l4、核基质:胶状物,由水+旦白质+无机盐组成 核被膜 细胞器 细胞器 细胞器 高尔基体 细胞器 高尔基体 细胞器 线粒体 细胞器 溶酶体 细胞器 微体与溶酶体 细胞骨架 微管 细胞骨架 微丝 内含物 细胞增殖周期l1、概念: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形成新细胞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所需要的时间l2、分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l3、细胞增殖方式有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程序化死亡程序化死亡    在活组织中,单个细胞受其内在基因编在活组织中,单个细胞受其内在基因编程的调节,通过主动的生化过程而自杀死程的调节,通过主动的生化过程而自杀死亡的现象,称程序化细胞死亡,也称细胞亡的现象,称程序化细胞死亡,也称细胞凋亡 (一)分裂间期l1、DNA合成前期:为DNA合成作好物质准备和能量准备l2、DNA合成期:DNA复制,总量增加一倍。

      l3、DNA合成后期:合成少量的RNA和旦白质,与纺锤丝、微管旦白的形成有关,为细胞分裂作准备 (二)分裂期l1、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质浓缩为染色体,中心粒向两极移动l2、中期:染色体高度浓缩,并且排列在中央形成赤道板,并借纺锤丝与中心粒相连l3、后期:染色体纵裂为二,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两极移动l4、未期:染色体解散形成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膜在中部窄缩形成两个子细胞 二、运动系统组成二、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及功能 组成组成:: 由骨、骨连结和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占成人体重骨骼肌组成,占成人体重的的60%60% 骨起杠杆作用,骨起杠杆作用, 关节是运动的枢纽,关节是运动的枢纽, 骨骼肌是动力器官骨骼肌是动力器官 功能功能:支持、保护、:支持、保护、 运动 成人有成人有206206块骨,分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块骨,分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颅颅骨和躯干骨又合称中轴骨骨和躯干骨又合称中轴骨 长骨长骨long bone long bone 长管状,分布于四长管状,分布于四 肢。

      肢 分为一体两端:分为一体两端: 骨干、髓腔、滋养孔、骺、关骨干、髓腔、滋养孔、骺、关 节面、干骺端、骺软骨、骺线节面、干骺端、骺软骨、骺线 短骨短骨short bone short bone 立方形,成群分布立方形,成群分布 于腕和踝部于腕和踝部 扁骨扁骨flat bone flat bone 板状,主要构成颅腔、板状,主要构成颅腔、 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形状不规则, 多布于中轴多布于中轴骨的分类骨的分类 全全身身骨骨胳胳  骨的分类骨的分类1 1 长骨长骨long bone long bone 长管状,分布于四长管状,分布于四肢,肢, 一体两端:一体两端: 骨干、髓腔、滋骨干、髓腔、滋 养养 孔、孔、 骺骺 、、 关节面、关节面、 干骺干骺 端、骺软骨、骺线。

      端、骺软骨、骺线2 2 短骨短骨short bone short bone 立方形,成群分布立方形,成群分布于于 腕部和踝部腕部和踝部3 3 扁骨扁骨flat bone flat bone 板状,主要构成颅腔,板状,主要构成颅腔, 胸腔和盆腔的壁,起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保护作用4 4  不规则骨不规则骨irregular irregular bone bone 形状不规则,多布形状不规则,多布于于 中轴 长骨长骨long bone long bone 长管状,分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布于四肢 一体两端:一体两端: 骨干骨干 髓腔髓腔 滋养滋养孔孔 骺骺 关节关节面面长长  骨骨 短骨短骨short bone short bone 立方形,成立方形,成群分布于腕群分布于腕部和踝部部和踝部 短短  骨骨 扁骨扁骨flat bone flat bone 板状、主板状、主要构成颅要构成颅腔、胸腔腔、胸腔和盆腔的和盆腔的壁,起保壁,起保护作用。

      护作用扁扁  骨骨 不规则骨不规则骨irregulairregular bone r bone 形状不规形状不规则,则,多分布于多分布于中轴不不规规则则骨骨 1 1、、 骨质骨质 substance of bone substance of bone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于骨表面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于骨表面 骨松质:海绵状,由骨小梁构成骨松质:海绵状,由骨小梁构成2 2、、 骨膜骨膜 periosteumperiosteum 骨(外)膜: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有丰富骨(外)膜: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有丰富血管和血管和 神经,对骨的营神经,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养、再生和感觉有 重要作用。

      重要作用 有内外两层有内外两层 骨内膜:衬在髓腔内面和松质间隙内骨内膜:衬在髓腔内面和松质间隙内3 3、、 骨髓骨髓 bone marrowbone marrow 红骨髓红骨髓red bone marrowred bone marrow 黄骨髓黄骨髓yellow bone marrowyellow bone marrow骨的构造骨的构造 骨的构造骨的构造1 1、、 骨质骨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骨密质:质地致密, 耐压,于骨表面耐压,于骨表面 骨松质:海绵状,骨松质:海绵状, 由骨小梁构成由骨小梁构成2 2、、 骨膜骨膜 骨(外)膜:纤维结骨(外)膜: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有丰富血缔组织构成,有丰富血管和神经,对骨的营养、管和神经,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内膜:衬在髓腔内骨内膜:衬在髓腔内 面和松质间隙内。

      面和松质间隙内3 3、、 骨髓骨髓 红骨髓、黄骨髓红骨髓、黄骨髓 有机质有机质: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赋予骨弹性和韧性: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赋予骨弹性和韧性无机质无机质: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 成人成人 有机质有机质/ /无机质无机质=3/7=3/7 骨的表面结构骨的表面结构突起:突、棘、隆起、粗隆、突起:突、棘、隆起、粗隆、 结节、嵴结节、嵴凹陷:窝、凹、沟、压迹凹陷:窝、凹、沟、压迹空腔:腔、窦、房、小房空腔:腔、窦、房、小房膨大:头、小头、髁、上髁膨大:头、小头、髁、上髁骨面:面、缘、切迹骨面:面、缘、切迹骨的功能骨的功能:人体支架、支持:人体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赋予人体体重、保护内脏、赋予人体基本形态;是钙、磷的储存基本形态;是钙、磷的储存库,骨髓有造血功能库,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的理化性质骨的理化性质 骨骨 质质 X 光光 骨的发生和发育骨的发生和发育骨发生于胚胎中胚层的间充质骨发生于胚胎中胚层的间充质成骨过程有两种成骨过程有两种:膜化骨膜化骨 软骨化骨软骨化骨膜化骨膜化骨软骨化骨软骨化骨 骨学各论骨学各论中轴骨中轴骨 颅骨颅骨 2929 躯干骨躯干骨 - -----椎骨椎骨 2424 骶骨骶骨 1 1 尾骨尾骨 1 1 胸骨胸骨 1 1 肋肋 2424四肢骨四肢骨 上肢骨上肢骨 6464 下肢骨下肢骨 6262 颅颅骨骨前前面面观观 颅颅骨骨侧侧面面观观 颅颅底底内内面面观观 颅骨冠状切颅骨冠状切 颞骨颞骨颞颞骨骨 蝶骨蝶骨蝶骨 上颌骨上颌骨上颌骨上颌骨 舌舌  骨骨 下下颌颌骨骨下颌骨下颌骨 眼眼  眶眶 鼻腔鼻腔外侧壁外侧壁鼻腔鼻腔内侧壁内侧壁 颅颅X光光颅颅X光光 颈颈椎椎颈颈 椎椎 胸胸 椎椎胸胸 椎椎 腰腰 椎椎腰腰  椎椎 骶骶 骨骨骶骶 骨骨 脊脊  柱柱 肋肋 骨骨胸胸 骨骨 胸胸廓廓 上肢带骨上肢带骨上上肢肢带带骨骨 自由上肢骨自由上肢骨 下肢带骨下肢带骨下肢带骨下肢带骨 自由下肢骨自由下肢骨自由下肢骨自由下肢骨 肌肉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生理机能) 平滑肌(smooth) 心肌(cardiac) 骨骼肌(skeletal) 横纹肌(striated)肌肉组织(形态结构) 不随意肌(involuntary) 随意肌(voluntary) 肌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l1.主要由具有收缩和舒张机能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大都细而长,通常叫肌纤维。

      l2.肌细胞之间是少 量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 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 平滑肌(smooth muscle) smooth muscle 粗肌丝 细肌丝 平滑肌外结构 收缩收缩 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横切 肌节 sarcomeresl 肌节是肌肉收缩的最小单位,是由粗肌丝和细肌丝沿着肌原纤维的长轴彼此平行有规则排列而成,一类肌丝的两端和另一类肌丝的两端相互穿插重叠一个肌节包括½I带+A带+½I带l Z线 、I带 、A带 、H带 、M线 肌节sarcomeres Z线I带H带M线A带 肌节(sarcomeres) 肌丝 l 肌质网 sarcoplasmic reticulum:肌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是位于肌原纤维之间的扁平网状结构 l 纵小管:肌质网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的周围,总走行方向与肌纤维的长轴一致,网中的管状结构称纵小管(L小管)l 终池:纵小管末端在Z线两侧膨大并互相通连,称为终池 l 横小管:两个终池之间为肌膜从表面凹入细胞的小管,称横小管(T小管)l 三联体:两个终池及其间的T小管三者共同形成三联体。

      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肌纤维 三联体 肌节滑动 肌肉类型红肌纤维白肌纤维 肌肉结构 肌肉结构 肌内膜(endomysium) 肌内膜 肌束膜(perimysium) 肌束膜横切 perimysium肌束膜 肌外膜(epimysium)epimysium 心肌 闰盘(intercalated disc)l 是心肌纤维的特有构造,是心肌细胞的分界,H·E染色为蓝色,呈阶梯状排列 心肌 闰盘intercalated disc l肌肉组织的比较分类骨骼肌组织心肌组织平滑肌组织分布骨骼肌心壁肌层内脏、血管壁肌层形态长圆柱形短圆柱形长梭形肌原纤维多、横纹显著 少横纹不显著 多、无横纹细胞核多个一或两个一个神经支配及控制躯体性运动神经、随意植物性神经、不随意植物性神经不随意收缩特点快、有力有节奏力较大 缓慢、力小机能实现位移,保持姿势实现心搏,推动血流实现内脏蠕动、维持血管张力 三、 消化系统消化管消化腺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大消化腺: 大唾液腺、胰、肝小消化腺:胃腺、肠腺第一节 概述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一)组成(二)主要功能摄取食物,消化;口腔.咽还与呼吸,发音,语言有关 三、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左右侧髂结节连线第10肋最低点连线腹股沟中点(一)胸部的标志线(二)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1、前正中线、前正中线    2、锁骨中线、锁骨中线    3、腋前线、腋前线        4、腋中线、腋中线5。

      腋后线腋后线        6、肩胛线、肩胛线      7、后正中线、后正中线 (二)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1、上横线:两侧肋弓最、上横线:两侧肋弓最    低点低点2、下横线:两侧髂结节、下横线:两侧髂结节3、、 垂线:两侧腹股沟韧带中点垂线:两侧腹股沟韧带中点                   所作垂线所作垂线 硬腭软腭腭垂腭舌弓腭咽弓腭扁桃体第二节第二节 消化管消化管一、口腔一、口腔( (一)分部一)分部 包括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包括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二)构造(二)构造1.1.前壁:口唇,口裂,口角,前壁:口唇,口裂,口角,鼻唇沟鼻唇沟2.2.侧壁:颊,颊脂体侧壁:颊,颊脂体3.3.顶:腭顶:腭 硬腭、软腭、腭帆、硬腭、软腭、腭帆、 腭垂腭垂 腭舌弓、腭咽弓、扁桃体窝腭舌弓、腭咽弓、扁桃体窝咽峡:腭帆的游离缘、腭垂、咽峡:腭帆的游离缘、腭垂、两侧腭舌弓、腭咽弓及舌根,两侧腭舌弓、腭咽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口成咽峡共同围成的口成咽峡 (三)口腔内的器官1、牙的形态牙冠牙冠暴露在口腔内的部分牙根牙根上下颌骨牙槽内的部分牙颈牙颈牙根和牙冠交界部分每个牙根有根尖孔根尖孔通牙根管牙根管,进入牙冠腔牙冠腔。

      牙根管与牙冠腔合称牙腔牙腔或髓腔髓腔2、牙组织牙本质、釉质、牙骨质、牙本质、釉质、牙骨质、牙髓牙髓3、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龈牙本质牙釉质牙骨质根尖孔牙根管牙髓牙周膜牙槽骨牙龈 4、牙的种类和排列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牙冠扁平牙冠呈锥形1个牙根2~3个牙根 (五)舌1、舌的形态舌分舌尖、舌体、舌根2、舌粘膜(1)背面1)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2)舌扁桃体舌根背部粘膜内,由淋巴组织组成的小结节界沟舌盲孔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舌扁桃体 (2)舌下面舌系带舌下阜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舌下襞(表面有舌下腺小管开口)舌下腺 3、舌肌舌固有肌舌外肌纵肌舌横肌舌垂直肌颏舌肌两侧同时收缩,伸舌;但侧收缩,使舌伸向对侧上纵肌下纵肌舌垂直肌颏舌肌颏舌肌下纵肌上纵肌舌横肌 (四)唾液腺小唾液腺 :属粘膜腺,有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等大唾液腺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1、腮腺深部浅部 呈三角形,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前至咬肌后1/3的浅面,后续腺的深部腮腺管穿颊肌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2、下颌下腺: 开口于舌下阜3、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阜,小管开口于舌下襞表面腮腺咬肌副腮腺颊肌腮腺管下颌下腺舌下腺舌下阜舌下襞 二、 咽(一)鼻咽顶后壁的粘膜下有咽扁桃体两侧壁距下鼻甲后端之后约1cm处,有咽鼓管咽口,通中耳鼓室。

      咽口的周围有咽鼓管圆 枕、 咽鼓管扁桃体和 咽隐窝(二)口咽 咽腔分别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咽扁桃体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软腭会厌腭扁桃体食管甲状软骨(三)喉咽 位于会厌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经喉口与喉腔相通,梨状隐窝喉的两侧和甲状软骨内面之间的粘膜下陷形成12页 二、口咽介于软腭至会厌上缘平面之间,经咽峡与口腔相通前壁:舌根后部舌会厌正中襞、会厌谷侧壁: 腭扁桃体 扁桃体窝 扁桃体上窝 扁桃体隐窝扁桃体小窝咽淋巴环由咽后上方的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以及前下方的舌扁桃体组成,对消化道和呼吸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舌会厌正中襞会厌谷 咽腔前壁咽腔前壁(切开后壁)(切开后壁)鼻后孔鼻后孔咽峡咽峡喉口喉口食管食管 三、 食管(一)食管的位置与分部 环状软骨下缘 或第6颈椎下缘胸骨颈静脉切迹膈食管裂孔胃贲门颈部胸部腹部(二)食管的狭窄部第一狭窄部位于咽与食管交接处第二狭窄部位于气管杈水平,左主支气管跨越其前方,相当于胸骨角水平第三狭窄部为食管通过膈食管裂孔处 四 、胃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可分为上下2口,大小2弯和前后2壁,并可分为4部二)位置(一)形态和分部贲门幽门胃小弯胃大弯角切迹贲门切迹胃底胃体 五、 小肠小肠上起幽门,下接盲肠,分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三部一)十二指肠1、上部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球2、降部十二指肠下曲环状襞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小乳头十二指肠纵襞3、水平部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悬肌胆总管胰管副胰管4、升部 (二)空肠和回肠位置腹腔的左上部腹腔的右下部空肠回肠长度 占空回肠近侧2/5 占远侧3/5环状襞密且高疏而低淋巴滤泡只有孤立淋巴滤泡有孤立淋巴滤泡、集合淋巴滤泡两种管径粗细管壁厚薄颜色较红较浅肠系膜薄、脂肪少厚、脂肪多级数少动脉弓级数多环状襞孤立淋巴滤泡集合淋巴滤泡肠系膜 六、 大肠 结肠和盲肠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1、结肠带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而成,有3条,汇集于阑尾根部2、结肠袋3、肠脂垂两袋之间为横沟,结肠内面,相当于横沟处,环形肌增厚,形成结肠半月襞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结肠半月襞 (一)盲肠回盲瓣阑尾孔回肠阑尾位于右髂窝内阑尾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 (二)结肠在右髂窝内续于盲肠,在第3骶椎平面连接直肠,呈“M”形包围小肠,1、升结肠2、横结肠3、降结肠4、乙状结肠结肠右曲——肝曲结肠左曲——脾曲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度较大。

      借乙状结肠系膜连于骨盆侧壁,活动度较大 (三)直肠位于小骨盆腔的后部、骶骨的前方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骶曲会阴曲1、2、3、3个直肠横襞中间的直肠横襞最大,位置最恒定,位于直肠右壁,距肛门约7cm骶曲会阴曲直肠壶腹直肠横襞肛管直肠壶腹 (四)肛管1、位置上界为直肠穿过盆膈的平面,下止于肛门,长约4cm2、肛门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肛柱肛瓣肛窦肛管肛梳齿状线白线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 第二节第二节 消化腺消化腺一、肝(一)肝的形态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分膈面、脏面和下缘1、膈面肝右叶肝左叶镰状韧带肝圆韧带 2、脏面肝门: 肝固有动脉、 肝左右管、 肝门静脉肝门肝固有动脉肝左、右管肝门静脉肝圆韧带裂静脉韧带裂胆囊下腔静脉左叶左叶右叶右叶方方叶叶尾状叶下缘 (二)肝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三)肝外胆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与胆总管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胆总管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肝胰壶腹 二、二、 胰胰1、胰分胰头、胰体、胰尾胰头胰体胰尾胰管肝胰壶腹 第四节第四节 腹膜腹膜壁壁腹腹膜膜::覆覆于于腹腹、、骨骨盆盆腔腔壁内表面的腹膜壁内表面的腹膜脏脏腹腹膜膜::覆覆于于腹腹、、骨骨盆盆腔腔各脏器表面的腹膜各脏器表面的腹膜腹腹膜膜腔腔::脏脏、、壁壁两两层层腹腹膜膜互互相相移移行行延延续续共共同同在在腹腹骨骨盆盆腔腔内内形形成成一一个个极极不不规规则则的囊状间隙的囊状间隙腹腹膜膜功功能能::分分泌泌、、吸吸收收、、支持、防御支持、防御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