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题一及答案解析.doc
11页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北宋诗文革新先驱是()A、梅尧臣 B、王禹偁C、欧阳修 D、王安石2、()第一个专力写词,大量创作慢词A、柳永 B、晏殊C、张先 D、秦观3、下列作者中,与宋祁合著《新唐书》的是()A、谢翱 B、梅尧臣C、欧阳修 D、苏辙4、”鸿雁飞”一句使用()典故,希望鸿雁替自己传送书信A、《汉书》 B、《左传》C、《史记》 D、《后汉书》5、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此处“明妃”是指()A、陈圆圆 B、王昭君C、班婕妤 D、西施6、苏轼《荔枝叹》作于被贬惠州,今()A、广西 B、苏州C、杭州 D、广东7、《武林旧事》的作者是()A、吴文英 B、周密C、刘克庄 D、史达祖8、下列作品中,属于陈亮所作的一首是()A、《贺新郎》(老大那堪说) B、《念奴娇》(洞庭青草)C、《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D、《解连环》(楚江空晚)9、王国维借()一句譬喻人生事业和学问达到的第三个境界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北宋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C、“觅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南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10、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化用的是()诗句A、杜牧《赠别》 B、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C、杜牧《送别》 D、杜牧《遣怀》11、下列文天祥《正气歌》诗句中,与东汉名士管宁有关的是()A、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B、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C、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D、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12、话本《错斩崔宁》故事情节的选自()A、《警世通言》 B、《醒世恒言》C、《喻世明言》 D、《讽世谏言》13、邓牧《君道》,“不幸而天下为秦,坏古封建,六合为一,头会箕敛,竭天下之财以自奉,而君益贵六合"指的是()A、君主 B、大臣C、诸侯国 D、天下14、下列文句中,出自关汉卿《窦娥冤》的是()A、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B、故凡为饮食之侈、衣服之备、宫室之美者,非尧舜也,秦也C、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D、尧舜之道,不失其本心而已矣15、()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A、马致远 B、张养浩C、王实甫 D、睢景臣16、张养浩的《【中吕】朱履曲》(警世)是()A、杂剧 B、传奇C、散曲套曲 D、散曲小令17、刘因《观梅有感》中“梦想西湖处士家”指()A、苏轼 B、谢灵运C、陶渊明 D、北宋诗人林逋18、李孝光《大龙湫记》中,“勃勃如苍烟,乍大乍小,鸣渐壮急”描写的是()A、瀑布 B.黄猿C、瑞鹿 D、明月19、下列作家中,以“寓热于冷,以形传神”手法抒发愤世嫉俗之情的是()A、陈铎 B、方孝孺C、梁辰鱼 D、冯惟敏20、《浣纱记》中所写的“女主人公”是指()A、貂蝉 B、东施C、西施 D、王昭君21、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作家是()A、汤显祖 B、袁宏道C、王世贞 D、李贽22、与同乡谭元春开创“竟陵派”的是指()A、钟惺 B、袁宏道C、王世贞 D、李贽23、徐渭《狂鼓史渔阳三弄》以鹦鹉笔指()的才情A、祢衡 B、刘表C、黄祖 D、曹操24、《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A、拟话本小说 B、历史演义小说C、世情小说 D、神魔小说25、《饮水词》的作者是A、顾贞观 B、纳兰性德C、陈维崧 D、朱彝尊26、方苞《狱中杂记》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
这里“旬”的意思是()A、两星期 B、十五天C、一星期 D、十天27、《马二先生游西湖》选自(),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为人善良真率,但又迂腐僵化、深受封建教条毒害的读书人形象,从而揭示了八股取士制度下知识分子狭隘庸陋的精神面貌其中马尔先生与洪憨仙相遇、受骗A、《三言》 B、《儒林外史》C、《二拍》 D、《聊斋志异》28、《宝玉挨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 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说这句话的人是A、袭人 B、贾政C、林黛玉 D、王夫人29、“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并由此勉励年轻人应珍惜机会,刻苦学习出自()A、《儒林外史》 B、《读书有感》C、《随园诗话》 D、《黄生借书说》30、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中的“君"是()A、袁中道 B、袁枚C、袁宏道 D、袁宗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下列属于江西诗派的有()A、黄庭坚 B、陈师道C、苏轼 D、陆游E、陈与义32、下列作品中,南宋遗民写照的有()A、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B、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C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D、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E、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33、下列曲词,出自《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有()。
A、恩深似海恩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髙 B、料定穷儒囊底竭,故将财礼难娇娘C、从来海水斗难量,可笑虔婆意不良 D、不信上山擒虎易,果然开口告人难E、鲤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再不来34、叙事诗的有()A、吴伟业《圆圆曲》 B、梅尧臣《汝坟贫女》C、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 D、姜夔《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E、张维屏《三元里》35、下列作品属于散曲小令的有()A、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B、张可久《【南吕】金字经·春晚》C、张养浩《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D、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楚怀王》E、周密《蘋洲渔笛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结构特点37、简述姜夔《扬州慢》“感慨今昔、曲折见意”的总体特点?38、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采用代言体形式的作用?39、《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细节描写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40、简述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白描手法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论述柳永《雨霖铃》艺术手法42、概括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语言修辞特色五、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4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
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请回答:(1)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个朝代?(2) 概括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3) 解释下列句子中有下划线的词语: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题(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答案】B【解析】王禹偁是北宋诗文革新先驱,代表作《村行》七律2、【答案】A【解析】柳永:第一个专力写词,大量创作慢词代表《乐章集》3、【答案】C【解析】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所著《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新体裁欧阳修与宋祁合著《新唐书》4、【答案】A【解析】鸿雁飞:用《汉书·苏武传》典故,希望鸿雁替自己传送书信5、【答案】B【解析】明妃:即王昭君,汉秭归(今属湖北)人晋时避司马昭之讳,改昭君为明君,后人称为明妃。
6、【答案】D【解析】苏轼《荔枝叹》这首诗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当时苏試贬谪惠州(今属广东)7、【答案】B【解析】周密,有词集《蘋洲渔笛谱》、笔记《齐东野语》、《武林旧事》、《浩然斋雅谈》等《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是描写观看钱塘潮的散文小品8、【答案】C【解析】陈亮,字同甫,学者称龙川先生所作政论纵横犀利,词风豪放,近辛弃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其《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是一首送别词, 以议论入词是此词的显著特色胡运”两句总挽全篇,振奋人心9、【答案】D【解析】王国维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譬喻人生事业和学问达到的第三个境界10、【答案】A【解析】春风十里:指扬州一路繁华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11、【答案】A【解析】或为辽东帽两句:《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记载,东汉名士管宁终身不仕,避乱辽东据说他在家常戴黑帽清操:清高的节操厉:高于,超过12、【答案】B【解析】话本《错斩崔宁》选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十五贯戏言成巧祸》13、【答案】D【解析】六合:上、下、东、西、南、北称"六合",指代天下14、【答案】A【解析】《窦娥冤》(第三折):【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15、【答案】A【解析】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16、【答案】D【解析】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诗、文兼擅,以散曲著称,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一卷传世,为元人散曲流传下来为数极少的别集之一多为寄傲林泉、参破世事之作,亦抒发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格调较高其《【中吕】朱履曲》(警世)是一首小令17、【答案】D【解析】刘因其《观梅有感》是七言绝句诗中“西湖处士”指北宋诗人林逋,“处士”是古人对于有德才而隐居不仕者的称呼18、【答案】A【解析】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瀑布像烟云一样蒸腾有生气19、【答案】B【解析】方孝孺,字希直,号逊志,世称正学先生有《逊志斋集》方孝孺《吴氏》:以“寓热于冷,以形传神”手法抒发愤世嫉俗之情20、【答案】C【解析】《浣纱记》取材于春秋时代吴越兴亡的故事,共四十五出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与浣纱女西施相爱,未及迎娶,越王勾践及臣属兵败为吴国所囚,备受艰辛范蠡献计,送西施至吴宫,致使吴王荒淫误国而勾践则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吴王伐齐,越趁吴败之际灭吴范蠡功成身退,携西施泛舟归隐21、【答案】B【解析】袁宏道,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同为晚明文坛“公安派”代表人物,时称“三袁”。
与李贽过从甚密,思想上受其影响较深,文学上竭力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强调文学作品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22、【答案】A【解析】钟惺,字伯敬,号退谷、止公居士文学上反对拟古文风,主张抒写性灵,倡导幽深孤峭风格,与同乡谭元春开创“竟陵派”23、【答案】A【解析】祢衡作《鹦鹉赋》,以鹦鹉笔指祢衡的才情24、【答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