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感官分析报告A非A检验.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58214369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9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GB 12316—90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588—1987《感官分析一方法学——“A”一“非A”检验》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两类样品作差别检验的一种感官分析方法—“A--“非A”检验本标准适用于确定由于原料、加工、处理、包装和贮藏等各环节的不同而造成的产品感 官特性的差异特别适用于评价具有不同外观或后味的样品本标准规定的方法也适用于敏感性检验,用于确定评价员能否辨别一种与已知刺激有关 的新刺激或用于确定评价员对一种特殊刺激的敏感性2引用标准GB 10220感官分析方法总论GB 10221.1〜10221.4感官分析术语GB 3358统计学名词及符号3方法提要以随机的顺序分发给评价员一系列样品,其中有的是样品“A”有的是“非A”,所有的“非 A”样品在所比较的主要特性指标应相同,但在外观等非主要特性指标可以稍有差异非A” 样品也可以包括“(非A)]”和“(非A) 2”等要求评价员识别每个样品是“A”还是“非A”对检验的结果作统计分析4检验的一般条件4.1 评价员4.1.1 条件评价员应具备的条件见GB 10220参加检验的所有评价员应具有相同的资格水平与检验能力。

      例如都是优选评价员或都是 初级评价员等4.1.2评价员数需要7个以上专家或20个以上优选评价员或30个以上初级评价员4.2外部条件4.2.1 检验室检验室的设计和条件可参照GB 10220的有关条款详细的内容将在专门的标准中规定4.2.2器具器具由检验负责人按样品的性质、数量等条件选定使用的器具不应以任何方式影响检 验的结果应优先选用符合检验需要的标准化器具4.3被检样品4.3.1抽样应按被检产品的抽样标准抽样如果没有这样的标准或抽样标准不完全适用时,则由有 关各方协商议定抽样方法4.3.2 样品的准备应根据检验目的确定下列内容:a. 样品制备的方法和分发的方式;b. 样品量送交每个评价员检验的每种样品的量应相等,并足以完成所要求的检验 次数;c. 样品的温度同一次检验中所有样品的温度都应一样;d. 对某些特性的掩蔽例如使用彩色灯除去颜色效应等;e. 样品容器的编码每次检验的编码不应相同推荐使用3位数的随机数编码;f. 容器的选择应使用相同的容器5检验步骤5.1检验前的体验检验评价前应让评价员对样品“A”有清晰的体验,并能识别它必要时可让评价员对“非 A”也作体验检验开始后,评价员不应再接近清楚标明的样品“A”,必要时,可让评价员 在检验期间对样品“A”或“非A”再体验一次。

      5.2分发样品a. 以随机的顺序向评价员分发样品不能使评价员从样品提供的方式中对样品的性 质作出结论b. 用不同的编码向各位评价员提供同种样品c. 分发给每个评价员的样品“A”或样品“非A”的数目应相同(样品“A”的数目和样品 “非A”的数目不必相同)5.3检验技术a. 要求评价员将系列样品按顺序识别为“A”或“非A”b. 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检验5.4评价记录检验完毕评价员将自己识别的结果记录在回答表格中回答表格的式样,见附录B (参 考件)可根据检验的需要对记录的内容作详细的规定6结果的表达与解释6.1结果的汇集检验结束后由检验负责人汇集所得到的数据并填入表1表1检验判别统计表样品数一判别数1“A”和“非人”样品数累计“A”“非A”判别为“A”或 “非A”的回答 数“A”〃11n12n1.“非A”n21n22n2.累 计〃.1n2n注:n11——样品本身为“A”而评价员也认为是“A”的回答总数n;——样品本身为“非A”而评价员也认为是“非A”的回答总数n:——样品本身为“A”而评价员认为是“非A”的回答总数n:——样品本身为“非A”而评价员也认为是“A”的回答总数n;——第一行回答数的总和。

      气——第二行回答数的总和」——第一列回答数的总和n;——第二列回答数的总和n"——所有回答数6.2统计解释用x2检验来表示检验结果检验原假设:评价员的判别(认为样品是“A”或“非A”)与样品本身的特性(样品 本身是“A”或“非A”)无关检验的备择假设:评价员的判别与样品本身特性有关即当样品是“A”而评价员认为 是“A”的可能性大于样品本身是“非A”而评价员认为是“A”的可能性当样品总数n..小于40或nij小于等于5时,X2统计量为式(1):混 土切—瓦— (1)式中:E0——各类判别数%. (i = 1,2; j = 1,2)E =n Xn /n当样品总数n.大于40和n.大于5时X2统计量为式(2):# -切风 (2)在i = 1, 2; j = 1, 2时,公式(1)、(2)有如下等价公式,见式(3)、(4):必_阮小%「叩乂%1|-3-⑵T E ' 稽[汉样以x倒.u%. (3)=加1国 遇 料\¥、建卫¥、泠^乂尖二 (4)将"(或X2)统计量与表2中对应自由度为1〔即(2 — 1)X(2 — 1)〕的临界值相 比较,见式(5)、(6):当尤匚(或 X2)N3.84(在 a =0.05 (5)的情况) ()、“ A 、* — 当& (或 X2)N6.63(在 a =0.01的情况) ⑹则在所选择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即评价员的判别与样品本身特性有 关,即认为样品“A”与“非A”有显著性差别。

      疟 A 、 ,4 当& (或 X2)<3.84 (在 a =0.05(7)当血(或 X2)<6.63 (在 a =0.01 (8)的情况) ()的情况)则在所选择的显著性水平上接受原假设,即认为评价员的判别与样品本身特性无关,即认为 样品“A”与“非A”无显著性差别结果的表达与解释应用实例,见附录A (参考件)表2 X 2分布临界值表(节录)自由度显著性水平a =0.05a =0.0113.846.6325.999.2137.8111.349.4913.3511.115.1612.616.8714.118.5815.520.1916.921.71018.323.27检验报告检验后要写出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评价员数及其资格水平;b. 是否检验前对样品“A”和“非A”都作体验;c. 检验环境;d. 有关样品的情况说明;e. 得到的检验结果及其统计解释;f. 注明是根据本标准进行检验的;g. 如果有与本标准不同的作法应予以说明;h. 检验负责人的姓名;i. 检验的日期与时间附录A应用实例(补充件)A1例1区别蔗糖的甜味(“A”刺激)与某种甜味剂(“非A”刺激)的甜味提供两种物质的水溶液,一种是40 g/L浓度的蔗糖水溶液,一种是甜味与之相当的甜 味剂的水溶液。

      评价员数:20个优选评价员每位评价员的样品数:4个“A”和6个“非A”评价员判别见表A1表A1样品数f判别数;“A”与“非A”样品数累计“A”“非A”判别为“A”或 “非A”的回答 数“A”5055105“非A”306595累 计80120200由于n大于40和"大于5,所以用公式(2):暨'-义浅% K龙l又前上(|50 x 65 -技乂如k X 200- SO X120 xl05x 95=5.34因为X2统计量5.34大于3.84,由式(5),得出结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 即认为蔗糖的甜味与某种甜味剂的甜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别A2例2已知蔗糖的甜味(“A”刺激)与某种甜味剂(“非A”刺激)有显著性差别现要确 定一评价员能否将甜味剂的甜味与蔗糖的甜味区别开评价员评价的样品数:13个“A”和19个“非A”评价员判别见表A2表A2样品数f判别数;“A”与“非A”样品数累计“A”“非A”判别为“A”或 “非A”的回答数“A”8614“非A”51318累 计131932由于n小于40和n2i等于5,所以用公式(A1) 山1H 咆—叱 血.业)]2 E..'|8xl3-dx5|-32/2f x32- 13x19 xl4 X18=1.73因为妃统计量1.73小于3.84,由式(7),得出结论:接受原假设,认为蔗糖的甜味与甜味剂的甜味没有显著性差别。

      或该评价员没能将甜味剂的甜味与蔗糖的甜味区别开A3例3与A1中例1的情况相似,不同的是这里的“非A”包括两种甜味剂“(非A)1 ”与“(非A) 2”评价员判别见表A3 1表A3样品数f“A”与“非A”样品数判别数;“A”"非A”"(非 A) 1”"(非 A) 2”判别为“A”或“非A”的回答数“A”604540"非A”405540累 计10010080检验可以为如下目标:a, 检验蔗糖的甜味“A”与其他两种甜味剂的甜味(“(非A) 1” + "(非A)」,)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1 2b, 检验蔗糖“A”、甜味剂“(非A) 1”、甜味剂“(非A)三者之间在甜味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1 2c, 分别检验蔗糖“A”与甜味剂“(非A) 1”之间;蔗糖“A”与甜味剂“(非A) 2” 之间;甜味剂“(非A) 1”与甜味剂“(非A) 2”之间在甜味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2为了实现检验a.或'c.的目标,首先要进行目标b.的检验经过目标b.的检验,如 果诸样品("A”、 “(非A) 1”、"(非A) 2”)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则不必再进行目标a.与c.的检验检验b.时,可使用公式(1)或(2),但此时i = 1,2; j = 1,2, 3。

      本例中因为n♦ ♦ 大于40和楫大于5所以用公式(2):[60-145x100/280J3145x 100/280十(40-135^100/280)2 十(45-145^100/280)2135^100/230145^100/230+ (55-135X10Q/280)2 + (40-145XS0/280)2+ 135x100/230+ 145x80/280+ 上竺性^1 = 4 65135x30/230因为X2统计量4.65小于对应于(2 — 1) X (3 — 1) =2; a =0.05的相应临界值5.99, 因此得出结论:认为蔗糖、甜味剂“(非A) 1”、甜味剂“(非A) 2”三者之间在甜味上无 显著性差异 1 2检验a.与c.时表A1可变成表A4至表A7,检验方法与A1类似表A4样品数f判别数;"A”与“非A”样品数累计“A”"非A”判别为“A”或 “非A”的回答 数“A”6085145"非A”4095135累计100180280表A5样品数f判别数;“A”与“(非A)「'样品数累计“A”“(非 A) 1'判别为“A”或“(非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