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是谁.docx
10页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是谁 戴高乐生于1890年.童年戴高乐童年时期就深受父亲爱国主义的激情的影响,充满着爱国主义情怀. 1909年,戴高乐考入军校,毕业后就成为一名军人. 之后几乎参加了跟法国有关系的所有战争, 英勇不屈地为法国而战, 成长为一名优秀的. 二战时期, 法国沦陷, 戴高乐在英国伦敦宣布: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法兰西抵抗的火焰决不应该熄灭,也决不会熄灭从此开始了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的自由法国运动,直至德国战败, 戴高乐以民族英雄的姿态重返凯旋门, 法国政府于1944年迁回巴黎. 戴高乐被选为不到两年,由于对法国政治体制不满, 1946年戴高乐辞职下野 1958年, 法属阿尔及尔又爆发起义, 军队开始干预政治, 法国面临内战危险. 已经下野12年的戴高乐发表声明:12年来,法国面临种种问题,非政党体制所能解决,国家一直处在这种灾难状态中上一次,国家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曾赋予我重任,领导全国救亡图存今天,当国家再次面临考验时,它一定知道我已经做好了接管共和国权力的准备。
戴高乐在法国人民的拥护下重掌政权, 领导法国人民进入第五共和国时期. 戴高乐顺应民意,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法属北非的非殖民化, 同时把法国从内战的边缘拯救出来 戴高乐对外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戴高乐的一系列外交政策是法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在对法国国内的治理上, 他通过发行公债的办法,缓和了通货膨胀,稳定了货币;减少行政费用开支,提高商业税,解除官方对商业的控制,使国民生产总值连年上升,国家的黄金和美元储备增加 1967年, 法国的经济状况恶化,失业增长率急剧上升,工厂关闭或开工不足,工人和职员纷纷举行示威和罢工1968年5月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和工人运动,使戴高乐的威信急剧下降1969年4月27日,戴高乐将地方区域改革方案和参议院改革方案交给公民投票表决,想以此获得选民的支持,结果使他大失所望,有52%的选民反对他的改革方案戴高乐当即宣布下野,发表了一个简短的声明:我将停止执行共和国总统的职务。
这个决定自今日中午生效 从此退出政坛 一个法国人, 随时准备着为法国而战. 法国被占领时, 他挺身而出, 领导法国人民抵抗强大的侵略者, 直至胜利. 在法国人民的拥护下开始领导法国. 在政治体制的束缚下, 他无法施展他的才能重建祖国的时候, 他没有利用自己的威望以强权推行自己的主张, 而是选择下野, 而且是下野12年之久. 在法国再次面临危险的时候, 他没有让法国人民失望, 毫不犹豫地承担起拯救法国的重任, 以和平的方式使法国重新走上正规. 在所有的重大事件上, 他听从民意, 冒着生命危险支持法属殖民地的独立. 当他的主张遭到52%的选民反对的时候, 他意识到自己不再适合领导法国, 他毅然辞职, 把人民赋予他的所有权力交还给人民 人类历史上,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 其中有为数不少的民族英雄成长为国家领导人. 但是成为国家领导人之后利用自己的威信搞个人崇拜的算不上伟大的人, 使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的算不上伟大的人, 掌握军权用强权统治人民的也算不上伟大的人. 而最难以做到的是, 在自己不适合领导国家时, 主动自愿地把所有的权力交还给人民. 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祖国, 热爱并且尊重人民, 坚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随时可以牺牲自己, 随时愿意为了人民的利益放弃自己的权力, 从来不对人民使用强权, 外交上树立国家的威信, 内政上富民强国, 并且拥有卓越的领导才能的民族英雄, 成为国家领导人之后, 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戴高乐被法国人民评选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反映出法国人民心目中的伟人的标准. 如果我们全民投票评选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中国公民(在了解真实的中国历史的前提下), 你会把你的票投给谁 法国政论家,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主义者,-创始人之一1809年1月15日生于贝桑松一农民兼手工业者家庭,卒于1865年1月19日 曾在印刷厂当排字工人和校对员,通过自学而成为职业作家,后与人合伙开办小印刷厂 1837年迁居巴黎 ,从事着述活动1840年发表《什么是财产或关于法和权力的原理的研究》,提出财产就是-的论点,蜚声于世该书从小资产阶级立场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大私有制,认为可以通过保护小私有制摆脱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 1846年发表《贫困的哲学》,企图以政治经济学来论证自己的改良主义思想,反对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1848年革命发生以后,开始从事实际的社会改革活动,曾任《人民代表》报和《人民之声》报主编,被选为国民制宪议会议员1849年因着文反对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被捕入狱,被判3年徒刑和3000法郎罚款在狱中写成《一个革命家的自白》和《十九世纪革命的总观念》。
1852年获释,1858年在《论革命与教会的正义》一书中激烈抨击天主教会,在再次被捕威胁下-比利时 1862年遇赦返国,继续宣扬无政府改良主义思想 其他重要的作品有:《论人类秩序的建立》、《社会问题的解决争》、《战与和平》等 《什么是所有权或对权利和政治的原理的研究》是他的一部成名作,初版发表于1840年 蒲鲁东被称为-之父 ,他首先使用安那其(Anarchy)一词表述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他否认一切国家和权威,认为它们维护剥削,扼杀自由他反对政党,反对工人阶级从事政治斗争,认为其主要的任务是进行社会改革他的-与改良主义合成一体,提出一个所谓互助主义的救世良方主张生产者根据自愿原则,通过订立契约进行互助合作,彼此等价交换各自的产品这种空想的互助主义方案建立在小生产者的小私有制基础之上,其目的是形成生产者之间永恒的公平,防止他们遭受破产的厄运,使小私有制永世长存 蒲鲁东的学说和政治活动对巴黎公社前的法国工人运动颇有影响 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法国,5060年代广泛流行于西欧国家并颇具影响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思潮。
因其创始人蒲鲁东而得名蒲鲁东在他的《什么是财产》、《贫困的哲学》、《社会问题的解决》、《一个革命者的自白》和《19世纪革命的总观点》等着 作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的观点蒲鲁东主义认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有弊病,都不合乎理性,以个人占有为基础的互助制社会是最好的社会模式;主张建立以无息贷款为基础的人民银行作为改造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互助制社会的根本途径;宣扬阶级调和与和平革命,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鼓吹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任何国家和政府,反对一切权威蒲鲁东主义的核心,是幻想通过和平改良的办法,建立小手工业生产制,实现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为了维护国际工人运动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者同蒲鲁东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论住宅问题》等着作中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蒲鲁东主义巴黎公社后,蒲鲁东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影响基本消除 蒲鲁东在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的同时,还主张建立一种契约制度代替政府他认为,凡是一切都处于相互契约关系中的地方,根本部需要警察执行一切监督、保护的职务,人们也不再需要国家和政府干预他们的事务他说:一切通过契约进行。
我同自己的邻居达成某项协议我的意志就表现在契约里同样,我可以同自己公社的一切居民签订契约同样,我的公社就可以同任何其它公社签订契约我深信,以这种方式在一切地方制定的和反映千百万不同意志的法律,将永远只是我的法律 蒲鲁东的这种-的理论和主张,是从施蒂纳那里承袭来的马克思指出:没有权威的社会废除迷信、司法、行政、警察、国民教育、战争、海军等等各个方面都带有施蒂纳式的辞藻 蒲鲁东虽然吸取了施蒂纳的-思想和词藻,到处鼓吹-,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泰然自若地忍受了法国当权的统治这表明其个人生活与其思想之间的巨大落差,是其软弱性和妥协性的集中表证 作为-的始祖,蒲鲁东又是一个反权威主义者他由反对任何国家和政府进而反对一切权威即任何形式的统治和顺从他在《19世纪革命的观念》这部-的代表作中极力鼓吹反权威主义思想,认为政府、司法、教会、土地、金钱统统不要成为权威;只要不要权威,才能使个人利益与人类利益、集体至上与个人至上达到空前的一致,不要权威!就是让自由契约代替-的法律,让自愿的协商代替铁面无情和至高无上的司法;让理性的伦理代替启示的伦理;让力量均衡代替权力均衡;让经济统一代替政治集权 总之,他幻想建立一个没有权威的社会。
为此,蒲鲁东主张由各地居民组成自治集团,并由这些自治集团结成-他认为这种-是绝对自由的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夏尔波德莱尔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恶之花》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从1843年起,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恶之花》的诗歌,诗集出版后不久,因有碍公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判罚1861年,波德莱尔申请加入法兰西学士院,后退出作品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美学珍玩》、《可怜的比利时!》等 人物生平 法国诗人1821年4月9日生于巴黎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欧皮克后来擢升,在第二帝国时期被任命为法国驻西班牙大使他不理解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和复杂心情,波德莱尔也不能接受继父的-作风和高压手段,于是欧皮克成为波德莱尔最憎恨的人但波德莱尔对母亲感情深厚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诗人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波德莱尔对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采取了挑战的态度。
他力求挣脱本阶级思想意识的枷锁,探索着在抒情诗的梦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在这个意义上,波德莱尔是资产阶级的浪子1839年,波德莱尔通过了毕业会考他向往过自由的生活,要去当作家他博览群书,大量涉猎文学作品,来往于青年画家、文学家之间,并被浪漫主义这美的最新近、最现代的表现所征服 1841年,夏尔波德莱尔被送出国旅行和巴黎文人艺术家交游,过着波希米亚人式的浪荡生活原目的地为加尔各答,中途在毛里求斯等地停留,他拒绝继续旅行,与1842年2月15日回到法国,继承了父亲的10万法郎1845年.波德莱尔发表了画评《1845年的沙龙》,以其观点的新颖震动了评论界1848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反对复辟王朝,波德莱尔登上街垒,参加战斗1851年,发表《酒与-精》9月,发表散文诗《酒魂》1852年,波德莱尔的创作进入0他先后发表了二十多首诗,十余篇评论和大量译著1855年,以《恶之花》的标题发表18首散文诗7月,发表第一批散文诗《夜色朦胧》和《孤独》1857年6月25日,诗集《恶之花》出版奠定波德莱尔在法国文学史上 的重要地位这部诗集问世时,只收101首诗1861年再版时,增为129首。
以后多次重版,陆续有所增益1864年2月7日和2月14日,在《费加罗报》上发表6首散文诗,标题为《巴黎的忧郁》4月24日,夏尔波德莱尔到达比利时的布鲁塞尔5月~6月,在比利时做演讲,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