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许地山散文的范式.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1682920
  • 上传时间:2018-08-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7.6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独特的“许地山式”美感许地山是现代作家、学者,也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文学创作以小说与散文见长,但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散文,读来都别有一番奇特浪漫滋味,那是许地山式的美感翻看许地山的散文, 浓郁的宗教气息扑面而来, 其散文的宗教意识涉及儒、佛、 道及基督多派,兼收并蓄几大宗教的教旨精神是其散文最大的特点《鬼赞》中作者因人死后不辨世间观感、不受时间拨弄而称赞鬼最有福, 借鬼之口来表达作者向往佛家修行的六根清净的极致境界在《愿》中妻子直呼“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 ,能成全一切世间等等美善事 既表达佛家思想,也体现基督教的博爱万家情怀而《海》把人生比喻为茫茫大海中失控的孤舟,当面对困境,“我们只能把性命先保住,随着波浪颠来播去便了”,这是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儒家精神在许地山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为天下大同理想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这两方面在批判恃强凌弱的《小俄罗斯底兵》和提倡做于民有益之人的《落花生》中都得到很好的表现各宗教思想既有相互补足之处, 却也不免有所冲突, 体现在许地山散文中不免令人深感其思想之矛盾复杂其实不然,细读其文章就会发现,他的散文所叙述的内容多离他真实人生的体验较远,多是以宗教为载体经过艺术加工后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对人民生存的极致关怀, 处处体现的是“为人生”的“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从这点上来看他的散文有着唯一的创作主旨。

      《小俄罗斯底兵》和《万物之母》批判军阀和战乱给百姓带来痛苦; 《愿》中作者直愿做形骸融散的精盐使一切有情得尝咸味,这是其牺牲自我成全世间人幸福的博大之爱的体现; 《公理战胜》讽刺帝国主义强权的虚伪; 《蝉》和《三迁》表现的是对苦难人的同情 ,, 许地山写人间苦难、写生本不乐,他的笔是人民之笔他的作品表现出杂合各派宗教思想的复杂性,只是因为他在用宗教来纾解对世界的失望, 用宗教来指引一条适合人民生活的路,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对人最真切的关爱他在“为人民”的写作主旨的指导下,借宗教的外衣和艺术的装饰, 表现对人的终极道德理想的认识,他试图通过笔来描绘他心中的乐土,那里不再是生本不乐, 不再是人生既苦,这支笔寄托了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并且,许地山的散文是智慧的散文、人生的散文,其中充满饱经风霜的睿智之言他的文章多是对他所接受和思考的人生哲学的议论,表达的是他对宇宙、自然、生命、生活的理解我们知道许地山的一生多波折,家庭变故迭起他身逢乱世、幼遭丧乱、四处飘零、异域求生、青年丧妻 ,, 过早体会人生百态和生活苦辣,使他对人生有着别于一般人的特殊体悟,这些生活的直接体验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的是他对于生活的独到理解。

      《爱就是刑罚》中“刑罚”是爱的直接体验, 若无真爱情何须受心灵的伤害,这是在写新婚夫妇的生活体验,告诉大家“爱的刑罚”其实也是幸福生活的添加剂;《蜜蜂和农人》讽刺人类的自私,倡导人们学习蜜蜂无私互助的精神;而《信仰底哀伤》讲述的是天才的养成之道;《难解决的问题》批评对爱情轻率的态度, 提倡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等等 这部分充满积极意义的作品是历经生活磨砺的他的第一手生活体悟,那是智慧之语, 是走过人生的沧桑之语,对于生活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当然,许地山的作品中也不乏悲观消极的作品,但,无论是哪类作品我们都能从中体味出他的百味人生读其悲观之作,则思其悲观之因,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品其积极之言,则学他从容面对人生除此之外,许地山散文的艺术性创作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首先,他善用宗教用语和描写异域风情来表达哲思,创造出神秘浪漫的氛围从《头发》中庄严神秘的铺发为路的宗教仪式到《七宝池上的乡思》中令人联想翩翩的长着翅膀的迦陵频迦、平静人心的天笙曲、池边成行的宝树等, 他的笔渲染了一个神秘虚幻的世界,这世界似乎友好却也令人止步, 正是这种欲得而不可得的诱惑,令其散文别有一番魅力其次,他的散文经常使用简单的意象来表现抽象的哲理。

      《暗途》中用灯的意象来说明人在险境中,应该直面危险,借自身去洞照一切,见机行事 ,才能保全自身《补破衣的老妇人》借破衣和老妇人两个意象来表达作者对人世的思考:人之经历就像是一件“破衣”,人们在世间忙忙碌碌不过像“补破衣的老妇人”那样,“东搜西罗 ,无非是些绸头、布尾 ,只配用来补补破衲袄罢了” 作者正是巧妙地借用意象,将人生的道理阐发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再次,其散文的用情之诚,用语之质,也让其散文尤为动人许地山散文“爱”的主题非常明显,对妻子之爱,对人民之爱都让他表现得淋漓尽致《愿》中作者直愿做形骸融散的精盐使一切有情得尝咸味,这是其牺牲自我成全世间人幸福的博大之爱《我想》写的是妻子死后, 丈夫内心的极致之痛, 通向极乐园的爱情之路已随爱人的死而荒芜,爱人的身影遍寻不到只能在记忆中搜索;《爱流汐涨》写妻子死后丈夫痛入心扉, 默默啜泣这两篇是许地山借文中人之口表达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这份爱写得感人莫名,作者之痛、作者用情之诚莫不让人动容 许地山对妻子的爱情至深至诚,对人民之爱无私博大,其感情是发至心灵深处的自然流露而无造作之态,,若无真情是决计写不出如此感人至深的文章许地山散文的用语之质也令人印象深刻,他的用语之质体现在语言质朴、简凝别具一格。

      其散文无论是说理性的还是抒情性的都是以平实的不加修饰的自然之语构成,就算是描写景色的文章,如:描写四季更替的《山响》也只是用生活之语来加以表现四季变幻并未加华丽的辞藻修饰但是,自然之语自有其真情之美, 他的散文语言就像他提倡的落花生精神,外表质朴却内涵独特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 许地山的乡土作品与同时期的许多乡土小说家一样都揭露底层人民的苦难,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但许地山的作品又是独特的,它充满着希望之美单以女性命运一点来讲,许地山笔下的女性就与同时期关注女性命运的乡土作家不同萧红、沈从文的作品中女性逃不脱悲剧命运,但许地山小说中的女性虽然生活多苦,却十分勇敢坚强, 努力地在夹缝中求生存并最终不至于悲剧一生 《缀网劳蛛》中忍受不白之冤的尚洁最终事情水落石被重新接回夫家,一家人团聚; 《春桃》中“一女二夫”的模式虽然与传统道德规范不相符, 但是三人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还有《命命鸟》中加陵和敏虽然最终双双死去,但是许地山强调“他们走入水里,好像新婚的男女携手入洞房那般自在,毫无一点畏缩在月光水影之中,还听见加陵说:‘咱们是生命的旅客,现在要到那个新世界, 实在叫我快乐得很。

      ’ ”他们两人的死并不是迫于现实的无奈而是为追求一种更高的生命境界,他们是殉道而死的, 是带着希望而走向生命的终点, 于他们而言, 这种为理想而死何尝不是种成全的幸福?可见, 许地山的乡土作品更多的是在黑暗的现实中指给了人们一条活路, 这份生的希望让他的作品没有同时期乡土作家作品的悲凉气息,多了份对生命的慈悲和体贴以宗教思想来面对人生百态,以广博的胸怀来爱世人这是许地山散文的精神内涵,他还以充满艺术的创作手法来表现最本真的情感,处处体现一个经生活磨砺者的生活智慧品读许地山的作品, 总是能感受到那份温暖的人性关怀和享受到独特的许地山式的作品之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