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系统开发串讲.docx
44页1? 信息和信息系统(识记)1.1 信息化的含义信息化的实质是使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推广信息技术是手段, 利用信息是目的,信息化 则是实现目的的过程1.2 信息和数据的定义数据: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并没有意义信息:对数据的解释,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 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 才成为信息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1.3 信息的特性客观性、时效性、不完全性、价值性、等级性(战略级、策略级、作业级)1.4 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概述系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一群单元做出有规律的安排, 使之成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 正确的收集、 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 和控制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1.5 信息系统的类型 作业信息系统:由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三部分组成 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信息报告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经理信息系统2. 管理与决策(识记)2.1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人们共同劳动的需要,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采用各种形式、 方法、手段对人、财、物等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管理的任务在于能通过制订和实施组织的目标,取得良好的业绩于效益 ”2.2 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 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2.3 管理系统的三个层次战略管理、管理控制、作业管理2.4 决策的定义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2.5 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2.6 决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1) 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2) 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3) 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4) 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2.7 不同管理层次的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决策问题结构化决策问题:简单、直接 ,有固定规律可循,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 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 决策者的主管行为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影响;半结构化决策问题: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无法确定最优方案2.8 不同类型的决策问题对信息的不同需求结构化决策问题:所需信息往往是统计性的, 大部分数据来自组织内部, 且有教高精度 ;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所需信息一般是预测性的, 而且大部分来自外界, 不具有详尽的内容和高度的结构。
2.9 人在信息处理上的重要作用 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识记)3.1 说明信息系统在哪些方面支持计划职能支持统计分析工作;支持预测;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工作;支持计划数据的存取;支持计划的优化3.2 预测的概念以及它与计划的关系预测:预测是计划的基础, 是对未来状况作出估计的专门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在于通过 各种定性、定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规律 性预测是计划的基础3.3 编制计划使用计算机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计算机的支持,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会影响编制计划人员对从事计划工作的积 极性3.4 举出信息系统支持计划优化的例子女口: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如何搭配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线性规 划问题)3.5 信息系统支持组织职能的内容人力资源组织方面: 岗位管理子系统、人才信息子系统、 人员培训子系统、招工和分配 子系统等;工作组织方面:主要是明确组织流程实现各项业务都对数据库操作的协同处3.6 举出信息系统支持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例子 女口:将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经过业务流程重组,理,消除单据传递的延迟,大大提高整个作业过程的效率。
3.7 支持领导职能得到几种信息系统的特点 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数据、模型和良好的界面支持半结构和非结构化的决策;经理支持系统:主要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 辅助企业领导对非结构化问题进行决策,经理可依获得大量的尾部数据3.8 举出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的三个层次上支持管理控制的例子1) 支持作业控制,如:库存控制方面、财务控制方面等;2) 支持管理层次上的控制,如:生产计划与实施结果的对比报告等;3) 支持战略计划和控制,如:分析历史数据,对未来能力进行预测等4? 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识记)4.1 信息系统的各个发展阶段1)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953? I960 )2) 信息报告系统( 1961? 1970)3) 决策支持系统( DSS)( 1970? 1980)4) 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4.2 信息报告系统的特点和种类特点:按事先规定的要求提供管理报告,用来支持决策制订还不能有效的支持决策, 不能称作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种类:生产报告系统、服务状态报告系统、研究状态报告系统4.3 早期管理信息系统失败的原因并非由于系统不能提供信息,是由于当时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很多信息都不是经理决 策所需要第 2 章数据组织和数据处理1. 数据处理的概念(识记)1.1 数据处理的目的1) 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2) 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决策有用的数据;3) 把数据编辑后存储起来,供以后取用。
数据检索、1.2 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 数据收集、数据转换、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数据的组织、数据的运算、数据存储、 数据的输出2. 数据组织的概念(简单应用)2.1 数据结构的两种形式 外存结构、内存结构2.2 数据组织的四个层次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2.3 数据项、记录、鉴别键、文件、数据库等概念 数据项:是描述一个数据处理对象的某些属性的与字段的概念相对应 记录:是与一个公共标志有关的数据项的集合主键:是用来唯一地标志一个记录的标示符 鉴别键:主键与副键的统称,其功能是用来鉴别和搜索记录文件: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相关记录的集合如:输入文件、报告文件) 数据库:是数据组织层次中目前已达到的最高级别2.4 数据外存储介质的构造磁带:是一条涂有磁性材料的塑料带, 上面有多条平行的磁道, 上面每个磁点代表一个 二进位磁盘:柱面 &磁道 x 扇区3. 数据的物理组织和逻辑组织(简单应用)3.1 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的概念和它们的区别 逻辑记录:是数据在用户或应用程序员面前呈现的方式,即用户对数据的标示方式 物理记录:是与逻辑记录怎样具体地存储到外存上有关的3.2 数据物理组织的两种基本形式及其特点1) 顺序的数据组织2) 直接的数据组织3.3 数据逻辑组织的概念 数据的逻辑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
三种结构形式:链表、树、网络3.4 按需要用指针在图纸上将记录联结成链表(需要理解 P24)3.5 用图形表示树和网状组织两种数据的逻辑组织(需要理解 P25)4. 文件组织(简单应用)4.1 文件组织、文件系统的概念和文件系统的功能 文件组织:是数据组织的一部分,主要指数据记录在外设备上的组织文件系统:指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管理和存取文件的软件系统,它由文件和管理文件的程序组成文件系统功能:它能定义需要的文件组织方式,并提供建立和存取数据的环境4.2 记录存入存储器的物理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区别 两者并不一定完全一致,排好序的顺序文件是物理顺序和逻辑顺序一致的文件4.3 各种文件组织方式的特征器上时,还可以按顺序或不按顺1) 顺序文件:存储在顺序存储器上时,只能按顺序扫描法存取;存储在随机存取存储按分块查找法或折半查找法进行存取2) 索引文件:分为索引区和数据区,索引表的索引项按顺序排列,数据文件本身可以序排列3) 直接存取文件① 直接地址法:存取机构动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会产生重号;不易记忆② 相对键法:搜索时间短,处理速度快;若有空号,造成空间浪费;需要占用一个连续 的地址块,空 间利用率低。
公式:( 100 为假设的记录长度, 400 为假设的文件存储起点地址)③ 杂凑法公式:存取速度快,节约存储空间; 不易找到一个良好的算法,有时碰撞现象 发生过多时,会加长存取时间存储单元数:( N 记录总数, n 单位存储记录数)质数除法公式:(K需要转变的键号,P接近存储单元的质数,INT表示取整)4.4 在顺序存取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上顺序文件可以采用的查找方法(见 4.3 )4.5 索引文件的特点以及查找、删除、和插入操作过程(见 4.3 )4.6 实现直接存取文件组织的三种方法的原理见 4.3 )4.7 杂凑函数的一种算法一一质数除余数(见 4.3 )4.8 用溢流表法解决存储单元分配中碰撞现象的原理(需要理解 P30)4.9 使用杂凑法的步骤,知道杂凑法的优缺点1) 确定记录总数 N ;2) 确定每一存储单元可以存放的记录数 n;3) 按公式计算应准备的单元数: ;4) 找出一个杂凑函数5. 数据处理技术(简单应用)5.1 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有关人员造成的具有高度组织的总体5.2 数据库的主要特征1) 最小的数据重复性2) 数据存储的一致性3) 数据的独立性4) 数据的安全性5.3 数据库与数据文件的主要区别数据库包含了若干个文件,通过联结路径实现记录之间的联系;数据库能反映显示世界中信息间联系及含义;文件只包含数据本身,而数据库则包含了基本数据和关于数据的数据,如反映联系的、 反映语义的,为 了管理控制而附加的各种数据。
5.4 数据模型的三种类型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5.5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由实现数据库管理功能的许多系统程序组成的集合功能:①定义数据库、②管理数据库、③维护数据库、④数据通讯功能、实现数据的传 送5.6 目前常用的几种数据库管理系统1) Oracle 数据库2) FoxPro (笔者注:老掉牙的东西,不学还不行,晕换成 DB2、 SQI Server 或者 S ybase 等还差不多)5.7用SQL语言查询数据用的语句(略,考过《数据库原理》的应该是没有问题的6. 数据处理技术(领会)6.1 定义数据文件的结构6.2 数据文件建立过程中设立控制点的重要性 控制点的目的:对输入的数据项进行校验,避免由此而影响数据的正确性数据校验的方法:名称校验、重复校验、范围校验、类型校验、平衡校验等6.3 根据具体要求编写建立和修改数据文件的程序6.4 编写对数据文件按选定字段进行排序的程序6.5 对数据文件进行检索的几种方法6.6 编写按顺序查找法对数据文件进行检索的程序# / 346.7 随机检索程序的编写方法6.8 数据文件合并和更新的含义和使用场合6.9 用处理文件去更新文件的程序原理7. 数据处理方式(识记)7.1 数据处理方式的两种类型 批处理方式、联机实时处理方式7.2 批处理的两种类型及其处理过程1) 顺序处理:必须从第一个记录开始,一个一个搜索下去,直至找到要修改的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