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十九首1ppt课件.ppt
57页第五章第五章 汉代文人五言诗汉代文人五言诗1、了解文人五言诗的起源、了解文人五言诗的起源2、、掌握掌握《《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的 情感内涵与艺术特色情感内涵与艺术特色3、赏析、赏析《《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授课时数:授课时数:4 4参考书参考书v1 1、、 赵敏俐赵敏俐 《《汉代诗歌史论汉代诗歌史论》》 吉林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951995年版年版v2、、余冠英余冠英 《《汉魏六朝诗选汉魏六朝诗选》》 人民文学出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社19581958年版年版v3、、隋树森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古诗十九首集释》》 中华书局中华书局19551955年版年版v4 4、马茂元、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古诗十九首初探》》 陕西人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11981年版年版第一节第一节五言诗的起源五言诗的起源与发展与发展 五言民间歌谣与乐府民五言民间歌谣与乐府民歌以及汉朝出现的歌以及汉朝出现的““新新变声变声””共同促进了文人共同促进了文人五言诗的产生五言诗的产生 v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年《《佳人歌佳人歌》》 )) v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的《《咏史咏史》》张衡张衡《《同声歌同声歌》》、郦炎、郦炎《《见志诗见志诗》》、秦、秦嘉嘉《《赠妇诗赠妇诗》》、赵壹、赵壹《《刺世疾邪诗刺世疾邪诗》》、、蔡邕蔡邕《《翠鸟翠鸟》》辛延年辛延年《《羽林郎羽林郎》》、宋子侯、宋子侯《《董娇娆董娇娆》》v《《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创作完全进入了成熟文人五言诗的创作完全进入了成熟时期 1、最早见于萧统的、最早见于萧统的《《文选文选》》, 题为题为“古诗古诗”2、作者为东汉时期的一些中下层失意、作者为东汉时期的一些中下层失意文人 3、大致产生于东汉顺帝至献帝之间、大致产生于东汉顺帝至献帝之间名称、作者与时代名称、作者与时代 一、一、《《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名称、作者与时代的名称、作者与时代 《《十九首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
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也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其乐,咋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清人陈祚明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采菽堂古诗选》》::故故《《十九首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人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十九首》》以为至极以为至极 清清 陈祚明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采菽堂古诗选》》::《《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僻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僻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是为皆在其下,是为《《国风国风》》之遗。
之遗 清清 沈德潜沈德潜《《说诗晬语说诗晬语》》::v1、离别的感情v2、失意的感情v3、忧虑人生无常的感情二、二、 情感内涵情感内涵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梦见在我旁旁,忽觉在他乡,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尽素书中有尽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叙别叙别远别远别久别久别疑虑疑虑宽慰宽慰1、叠辞:行行重行行、叠辞:行行重行行 2、浓厚的抒情气氛、浓厚的抒情气氛3、实写与虚写相结合、实写与虚写相结合 实写:相去日已远,实写:相去日已远, 思君令人老思君令人老 虚写:胡马依北风,虚写: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越鸟巢南枝曹操,魏武帝曹操,魏武帝沛国谯人沛国谯人年二十,举孝廉年二十,举孝廉初平元年(初平元年(190),起兵讨董桌起兵讨董桌建安元年(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于许昌迎献帝都于许昌十三年(十三年(208),进位丞相进位丞相二十一年(二十一年(216),封魏王二十五年(二十五年(220),卒其诗:反映汉末动乱,慷慨悲凉其诗:反映汉末动乱,慷慨悲凉散文:多切政事,清峻通脱散文:多切政事,清峻通脱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①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一)(一)“ 汉末实录汉末实录 ”(二)(二)“古直悲凉古直悲凉”1、浑厚质朴,不加雕琢。
浑厚质朴,不加雕琢2、慷慨悲凉,富于同情心慷慨悲凉,富于同情心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蒿里行蒿里行》》共分四段,有启、共分四段,有启、有承、有转、有合段与段之间,有承、有转、有合段与段之间,环环紧扣,层层剥笋,相辅相承环环紧扣,层层剥笋,相辅相承既表现了诗人气势沉雄的超凡文既表现了诗人气势沉雄的超凡文采,也反映了诗人博大胸襟,俯采,也反映了诗人博大胸襟,俯瞰一切,对腐朽势力敢斗敢争、瞰一切,对腐朽势力敢斗敢争、决不妥协的英雄气概决不妥协的英雄气概 曹丕,魏文帝曹丕,魏文帝沛国谯人沛国谯人八岁,能属文,知骑射八岁,能属文,知骑射建安十五年(建安十五年(210),),为五官中郎将,为五官中郎将, 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建安二十二年(217),),立魏太子立魏太子建安二十五年(建安二十五年(220),继),继魏王同年十月,登基为帝,建立同年十月,登基为帝,建立魏朝秋风萧瑟天气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群燕辞归雁雁南翔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慊慊思归恋故乡,君君何何淹留寄他方?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援琴鸣弦发清商,⑤⑤短歌微吟不能长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星汉西流夜未央⑥⑥牵牛织女遥相望,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尔独何辜限河梁!!⑦⑦一、题材:思妇诗一、题材:思妇诗二、层次:二、层次:(一)前三句:通过景物描写,创造一种浓重的(一)前三句:通过景物描写,创造一种浓重的 感伤气氛感伤气氛二)接着三句:引入思君(二)接着三句:引入思君——思念游子的内容思念游子的内容三)(三)“贱妾贱妾”以下五句:正面写思妇因思念之情而以下五句:正面写思妇因思念之情而 百无聊赖百无聊赖三、艺术特色:三、艺术特色:(一)中国古代七言诗成熟的标志一)中国古代七言诗成熟的标志二)写景与抒情相结合二)写景与抒情相结合三)句句压韵,一韵到底三)句句压韵,一韵到底四)(四)“一气卷舒一气卷舒”,文气一贯到底文气一贯到底在秋风萧瑟中天气转凉,在秋风萧瑟中天气转凉,草木阵阵摇落白露为霜草木阵阵摇落白露为霜,,燕儿归去大雁向南飞翔燕儿归去大雁向南飞翔远游人怎不叫人思断肠远游人怎不叫人思断肠,,是否你也一样想念故乡,是否你也一样想念故乡,为何迟迟不归滞留他方为何迟迟不归滞留他方? ?我形只影单一人守空房,我形只影单一人守空房,忧从中来不能把你遗忘,忧从中来不能把你遗忘,不知不觉总是泪下沾裳。
不知不觉总是泪下沾裳取琴弹起凄惋的清商曲,取琴弹起凄惋的清商曲,不能长歌也可低吟短唱不能长歌也可低吟短唱皎洁的月光照着我的床,皎洁的月光照着我的床,正是银河转向长夜未央正是银河转向长夜未央天上牛郎织女遥遥相望,天上牛郎织女遥遥相望,你们有何罪隔开着河梁?你们有何罪隔开着河梁?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同母弟,曾封陈王,曹丕同母弟,曾封陈王,死棱谥思,死棱谥思,故世称故世称“陈思王陈思王” 少少聪聪敏敏,,有有才才华华,,很很受受曹曹操操宠宠爱爱,,一一度度想想立立为为太太子子曹曹丕丕即即位位后后,,对对他他甚甚是是猜猜忌忌,,多多方方迫迫害害,,不不得得参参预预政政事事最最后后郁郁郁郁而而死死年年仅仅四四十十一岁 他是建安时期成他是建安时期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诗就最高的文学家,诗风华美,骨气奇高风华美,骨气奇高散文和辞赋亦清丽流散文和辞赋亦清丽流畅今有《《曹子建集曹子建集》》传世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两晋南的影响很大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为北朝时期,他被推尊为文章典范的地位。
文章典范的地位钟嵘钟嵘《《诗品诗品》》::“陈思之于文章也,譬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女工之有黼黻”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一步步登上北邙山山坡,一步步登上北邙山山坡,远远望见洛阳四周群山远远望见洛阳四周群山洛阳城显得多么的寂寞,洛阳城显得多么的寂寞,昔日的宫室全都被烧焚昔日的宫室全都被烧焚随处可见的是残垣断壁,随处可见的是残垣断壁,荆棘高高仿佛上与天齐荆棘高高仿佛上与天齐再也寻不见旧时的老人,再也寻不见旧时的老人,看到的尽是些小伙少年看到的尽是些小伙少年踏足地面觅不出条路径,踏足地面觅不出条路径,荒芜了的土地谁来耕田!荒芜了的土地谁来耕田!游子已经多年没有归来,游子已经多年没有归来,再也认不得交错的陌阡。
再也认不得交错的陌阡原野是何等的萧条,原野是何等的萧条,千里地见不到人烟千里地见不到人烟想起平日一道生活的人,想起平日一道生活的人,伤心哽咽竟无片语只言伤心哽咽竟无片语只言送别诗送别诗代游子抒发怀乡别土之情代游子抒发怀乡别土之情(一)前十句:(一)前十句:“望望”,写洛阳,写洛阳的残破,也写出百姓的灾难的残破,也写出百姓的灾难二)后六句:设想应氏还归汝(二)后六句:设想应氏还归汝南途中的荒凉南途中的荒凉 诗中描绘了大浩劫后洛阳和广大中原诗中描绘了大浩劫后洛阳和广大中原地区残破萧条的景象,反映了民生凋弊,地区残破萧条的景象,反映了民生凋弊,满目凄凉的社会现实,为那个时代留下了满目凄凉的社会现实,为那个时代留下了一幅具体生动的历史画卷面对灾难深重一幅具体生动的历史画卷面对灾难深重的现实,诗人不作冷眼旁观,而是充满着的现实,诗人不作冷眼旁观,而是充满着激情 对于世乱时艰,对于人民的苦难,对于世乱时艰,对于人民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漂泊无常,莫不表示深切的对于人生的漂泊无常,莫不表示深切的关注,发出深沉的慨叹,一种勃郁之气,关注,发出深沉的慨叹,一种勃郁之气,悲凉之感流注全篇。
悲凉之感流注全篇 (一)个人情感与特定历史事件相结合一)个人情感与特定历史事件相结合二)写景富有层次感以洛阳为中心(二)写景富有层次感以洛阳为中心由近及远地展开的,做到层次分明而又由近及远地展开的,做到层次分明而又虚实相生虚实相生(三)描写上能准确地把握对象的特点三)描写上能准确地把握对象的特点如写洛阳的残破,只拈出垣墙、荆棘这如写洛阳的残破,只拈出垣墙、荆棘这些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稍加点染便景象些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稍加点染便景象毕现 1 1、名词解释、名词解释①① 汉乐府汉乐府②②《《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③③ 建安文学建安文学④④ ““三曹三曹””2、、《《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首二句首二句“青青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用的是古,用的是古代诗歌比较常见的代诗歌比较常见的“比兴比兴”手法,手法,请分析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所起的请分析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所起的作用3 3、、《《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一诗,写的都一诗,写的都是极普通的事,如游子远出,思妇是极普通的事,如游子远出,思妇消瘦,希望游子努力加餐,但却很消瘦,希望游子努力加餐,但却很感人分析这首诗之所以感人的原感人。
分析这首诗之所以感人的原因4、人们说曹操的诗是反映汉末社、人们说曹操的诗是反映汉末社会动乱的会动乱的“诗史诗史”,诗风,诗风“古直悲古直悲凉凉”试举《《蒿里行蒿里行》》一诗加以说一诗加以说明5、试分析、试分析《《燕歌行燕歌行》》一诗女主人一诗女主人公思念游子的细腻的心理公思念游子的细腻的心理6、曹植的、曹植的《《送应氏送应氏》》(步登北邙(步登北邙阪)一诗是怎样描写洛阳残破的阪)一诗是怎样描写洛阳残破的?这样描写与送应氏兄弟有什么?这样描写与送应氏兄弟有什么关系?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