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探析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19614933
  • 上传时间:2023-1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8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探析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论文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 培养 论文摘要:运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分析自我效能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进而提出了培养学生自我效能的几种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拉在《社会学习心理学》中指出,人不是对外界因素的单纯反应,而是对面临的刺激进行选择、综合和变换,也即进行着自我调节,在此过程中,人对其能力的判断起主要作用由此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要领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要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由此可见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习直接相关因此,针对六年级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我在本校四个班中做了调查 从表1可见只有%的同学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不感兴趣的为%;有信心学好的占%,没有信心学好语文的为%表1告诉我们在小学那么多学科中,语文作为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同学们感兴趣的却很少;表2数据显示没有信心学好语文的学生高于有信心的,认不清自己语文学习能力更是占多数。

      尽管我在学校调查的数据有限,但是从一个层面显示出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态度 二、自我效能感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穆尔顿等人对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研究的相关文献,更是表明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有积极的正相关由此可见,自我效能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更是多维的 第一,它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认知过程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往往把行为的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把行为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不够这种思维方式能促使学生提高表达能力的动机水平,增强自己的努力程度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倾向于认为行为结果完全是由环境控制的,自己是无能为力的,以维护自己的价值,往往具有一种无助感 第二,它会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坚持性及努力的程度自我效能感在学习动机的发动中起着核心作用,决定着学生水平的高低和强度,它反映在学习活动的努力程度和面对困难、挫折、失败时活动的持久力和耐力上 第三,它会影响学生对待语文学习的情感反映模式在语文学习中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常常担心自己应对能力不足,面对语文学习任务干着急,举足无措这种慌乱体现了个体在面对此任务时的焦虑,他们往往会采取消极的退避行为或者防卫行为,这些情绪反应减低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恐惧。

      三、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要想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首先要了解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界因素 1.环境因素人不是单独的个体,他生活在社会中,环境对其的影响便不可忽视随着儿童青少年走入学校,老师、同伴成了他生活圈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交往经验也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对儿童的适应和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是影响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之一 2.外部援助与评价李晓东、张炳松的研究告诉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回避求助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自我效能低的学生更倾向于回避求助,虽然十分需要别人的帮助,却不主动求助或只问答案不问过程,希望别人代替自己解决问题 3.语文学习任务的难度如果任务很难,这时的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而这时的失败不会将低自我效能感;如果学习任务简单,即使成功也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倘若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二)个人因素 1.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个人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经历获得关于自身能力的知识,因为依靠自己的经验得到关于自身的知识最可信赖,所以它是自我效能感的最强有力的信息源一般来说,成功的亲身体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历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断地成功会使学生建立起稳固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的情境中去 2.替代性经验个人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知识一个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做成了某件事或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就会想象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当看到一个与自己具有类似能力的示范者,虽然经过巨大的努力,还是失败了的时候,他也往往觉得自己也不会有取得成功的希望,从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导这是凭借说服性建议、劝告、解释以及自我规劝来改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言语劝导被广泛用来说服人们去相信自己的能力例如:学生在习作学习中遇到困难,信心不足时,教师可用“你上次的习作写得非常棒哦,我们期待你这次的精彩作品等话语来鼓励学生,让学生拥有信心完成任务但是,言语劝导要切合实际,脱离实际情况的言语劝导效果不太,甚至影响让学生一头雾水。

      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和鼓励效果最好   4.情绪唤醒状态心理状态对自我效能感形成与变化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焦虑过高的学生往往会在考场上低估自己的习作能力;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任务;成功时的积极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也会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发生变化;心情紧张过分激动都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以上四种因素常常是综合起来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发生影响的因而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时也应综合加以考虑 四、增强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一些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的综述,结合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我采取以下一些具体的策略来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这方面的自我效能感 1.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的信念和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看待每一个学生要有一种积极的期望,相信每个孩子内心都蕴含着积极向上的趋势,有着可以开发的才能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性的因素,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近期的进步,多方面共同给予孩子肯定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家庭因素等都影响着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的,我们应多方面其抓手,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

      2.为学生提供直接或间接体验成功的机会,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首先,要想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就得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日标,减少学生失败的机会其次,自我效能的信念系统是人类动机、幸福和个人成就的基础除非人们相信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否则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促使人们去面对困难并坚持不懈 3.提供激励性的替代经验替代性经验是在学生观察学习获得的其中,以与其类似的榜样示范的作用最为明显如一个孩子的语文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下等,但是一次期中考试他却取得了前十名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表扬与之同等水平或水平高于此人的学生则会模仿该同学的行为因此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教师不能吝啬对取得进步的同学的称赞,更不能吝啬对与其一样渴望成功的孩子的鼓励 4.多元评价标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比如,在面对让孩子头疼的作文时,教师批改时应客观地描述学生写作的进步和不足,因文而异、因人而异,饱含爱生之情,仔细琢磨学生的写作优势,善于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亮点,多采用“批改+评语+奖励”的办法对待学困生和那些自卑、胆怯、孤僻的学生,尤其“另眼看待”。

      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任务,评价也不相同,但都以鼓励为主一次课堂的发言,一次作文本的书写,一次朗读表现都应成为教师鼓励评价学生的契机 相信,在教师悉心的关注下,每一位孩子都能拥有较高的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丁铁军等,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 [2]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 [3]王玲,浅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实践[J] [4]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二版)1 / 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