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析四川茶文化.docx
3页品析四川茶文化我自小生活在四川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成都是一个喜于安乐和休闲的城市人们更愿 意放慢生活的步调去品味一座城的魅力,更愿意约上三五个朋友去喝茶聊天闲谈一番于是, 成都除了火锅以外我想最多的就是茶馆,由此我从小也受到了成都特有的茶文化的熏陶四川盛产蒙顶甘露,竹叶青,峨眉毛峰我最喜欢的还是竹叶青它的名字温文尔雅, 它的味道沁人心脾,它的样子纤细柔美竹叶青大多产自峨眉山峨眉山是我国重点风景旅游区之一,山门上“天下名山”四个大 字是郭沫若所写历代文人都赞美峨眉之秀丽,唐代诗人元稹有“锦江滑腻峨眉秀”,南宋诗 人范成大有“三峨之秀甲天下”的诗句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白芽茶被列为贡品 宋代诗人陆游有诗曰:“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可见竹叶青的历史源远流长一 直至今山势雄伟、风景秀丽的四川省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的万年寺、清音阁、白龙洞、黑 水寺一带是盛产竹叶青茶的好地方这里群山环抱,终年云雾缭绕;翠竹茂密,茶树生长十 分适宜 峨眉竹叶青外形扁条,两头尖细,形似竹叶;内质香气高鲜;汤色清明,滋味浓 醇;叶底嫩绿均匀用于制作竹叶青茶的鲜叶十分细嫩,加工工艺十分精细一般在清明前 3〜5 天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嫩匀,大小一致。
适当摊放后,经高 温杀青、三炒三凉,采用抖、撒、抓、压、带条等手法,做形干燥使茶叶具有扁直平滑、 翠绿显毫,形似竹叶的特点;再进行烘焙,茶香益增,成茶外形美观,内质十分优异峨眉山的竹叶青拥有这自己特殊的茶文化,至宋明两代始起,峨眉山茶文化中的茶器十 分讲究,由于“峨眉雪芽”的汤、色、型的形态属“清汤碧水”绿茶,故多用宋瓷明窑中的 薄胎青花瓷和薄胎白瓷茶器为主,除了品饮它的独特香味外,还重于观赏不仅茶器,就连饮茶的水也非常考究宋代苏东坡为品饮“峨眉雪芽”,自创制做“提梁 壶”,又名“东坡壶”苏氏认为,象“峨眉雪芽”这样的上乘香茗,需用峨眉山大峨寺之前的“玉 液泉”浸泡,即为上品善水后来苏东坡任考试贡院主考任至杭州期间,曾邀贡院众大人在钱塘 江口望海楼汲泉品饮峨眉雪芽时,还特别嘱咐朋友一定要汲取望海楼的惠泉煮茶故今人冲泡峨 眉雪芽,多以弱酸性或偏硅酸性的泉水,才真正浸润得出雪芽的特殊香味从古至今茶文化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 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 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依照《诗经》等有关文献记录,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诸类苦味 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从发现了茶的其他价值后才有了独立的名字"茶”。
在食医合一 的历史时代,茶类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药用功能是不难为人们 所发现的然而,由一般性的药用发展为习常的专用饮料, 还必须有某种特别的的因素, 即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某种特定需要巴蜀地区,向为疾疫多发的“烟瘴"之地"番民以茶 为生,缺之必病或许成都人并没有看懂茶里面的文化与内涵,但是在成都的生活之中处处都有茶的文化, 成都人传播的茶文化是轻松愉悦以及享受的,人们愿意放慢在城市中追赶的脚步,停下来找 间茶馆,饮饮茶,尝尝小吃,真正的体验休闲之都的韵味四川的饮茶习俗并非高雅脱俗, 为的就是那个幸福的感觉,所以四川的茶文化应当的轻松与幸福的成都人常常将茶文化与各种娱乐文化交流,成都人尤其爱喝茶,爱泡茶馆坐在茶馆中, 茶客们可看川剧、可听 清音、可溜鸟、可打盹儿或者看看闲书、录像片、要么就两三个人 凑 在一块儿摆龙门阵,不时还有掏耳朵的、擦皮鞋的、算命看相的 游走其间,大家都消遥自 在,自得其乐,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可以深 深感受到社会群体的亲和,感受到成都茶馆儿的 浓浓的地方特色 此外成都茶馆儿还有着不容小觑的社会功用,它起着“会客室”、 “俱乐 部”和“民事纠纷调解处”的作用。
旧时成都至般市民的住 处不宽敞,有客来时,谈话不方便, 于是主人手一挥:“走,吃茶去” 人们也习以为常欣然前往至于“俱乐部”,中山街茶馆 的“鸽市”, “百老汇”的“雀雀儿市”自不必说了,它们本身就含有“信鸽”、 “雀雀儿市”俱乐 部的性质,其他的比方说专门下各种棋的、唱“围 鼓"的等形成的俱乐部茶馆也很常见茶 馆的另一重要职能是作为社会文化娱乐场所晚上茶馆设有川剧“玩友”坐唱,俗称“打围鼓” 另外,有些茶馆设有四川扬琴、评书、清音、金钱板等演出活动坐茶馆的人可以边饮茶, 边欣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曲艺节目四川盛产茉莉花,所以窨制花茶在四川具有悠久的历史喝花茶在四川比较普遍茉莉 花茶的特点是:香气清芬鲜灵,花茶味醇和含香,汤色黄绿澄明,绿茶之中点缀着朵朵白花, 醇厚的茶味中又透着茉莉的鲜香之气因为以上的特点,茉莉花茶被推举为清香型花茶的代 表四川是茶的故乡全省优秀名茶产区有30多个,品种达40 多种具有盛名的四川功夫 红茶,在一九八五年第二十四届国际优秀产品评选会上,被评为茶叶冠军,荣膺“世界金质 奖”红碎茶一九八六年荣获第二十五届世界优质食品金质奖峨眉竹叶青,一九八五年第 二十四届国际优质产品质量评选会上,被评为茶叶冠军,荣获世界金奖。
重庆沱茶,在一九 八三年第二十二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荣获国际金奖由于四川的名茶品种繁多,历史悠久,所以饮茶的习俗是古老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 茶馆、茶肆在四川历史悠久,遍布巴蜀城乡的大街小巷,素来为人们所称道在川西城乡的 各式茶馆里,随处可见饮茶的人们,有的饮茶是为赏玩花鸟助兴,有的品茗是为享受桑榆晚 景的情趣,有的是年轻人为了捕捉提壶饮酺的一丝新奇.……总之,蜀中饮茶的独特方式,独 特茶具,引起了许多中外游客的兴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了古老的巴蜀文化恒定不 迁的传统和恒久迷人的魅力,体现了巴蜀人一种特殊的生活情趣四川人饮茶渊源自古早在西汉资中人王褒著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蜀中一个叫杨惠 的寡妇家里烹茶的情况:“舍中有客,提壶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这是四川人饮茶最 早、最明确的文献记载,这篇文章中还规定奴隶有为奴隶主“牵犬贩鹅,武都买茶”的义务, 这说明了当时川西一带至少已有经营茶叶生意的茶市出现到西晋时,张载登成都白菟楼, 写诗赞叹成都茶的高贵:“芳茶冠六清”所谓“六清”是指古代人所用的包括水、浆、醴、醇、 医、酏等六种饮料,就是《周礼•天宫•膳夫》说的:"饮六清”这说明早在西晋时,成都的 茶就已经超过了“六清”,居于各饮料的首位,可见饮茶品茗在巴蜀地区很早就已经成为受人 们欢迎和重视的习俗。
在当今的世界,茶在饮料中的地位非常高,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 大饮料在苏轼的诗里,茶水又叫“茶汤”、 “茶食”因为饮酒吃饭之前,要先品茗,进茶一盏, 这种习惯叫“茶筵”这种习惯进一步发展,就是现在日本的“茶道”由此可见,日本的茶道 同古代四川饮茶的程序和方式极有关系茶花色白清香,沁人心脾,在“肉食者鄙”的时代, 茶的清香便成为一种圣洁高雅的象征所以,古人用茶来形容清丽的女子金人元好问的诗 说: “牙牙娇语总堪夸,学念新诗似小茶 ”“小茶”、 “茶茶”常常用来作为女孩的代称,甚至 径称为“茶花女”,这充分显示了茶文化在人们审美心理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所起的巨大作用四川的茶或许没有大红袍那样的稀少和精贵,或许没有龙井那样的气势,但是四川的茶 清新而淡雅,安静不去寻求那份更多的价值,它的魅力就是本身独有的气质,就如同四川人 一样,四川人总是活在自己的小幸福里,不羡慕北京的居高临下,不欣赏上海的婀娜妩媚, 不追求香港的高楼林立我们要的只是自己安逸的小生活,有茶喝,有火锅吃,不紧不慢不 争不吵,要的就是这么的简单没有人可以评定什么茶才是最好的茶,不以价格,不以出身, 不以历史,不以噱头,四川的茶文化就刚好的反应了四川人的魅力,就如同没有人可以评价 哪个城市的人才最具有幸福感,有人喜欢北京的大将之风,有人喜欢上海的小资情调,有人 喜欢杭州的浪漫魅力,有人喜欢西藏的与神低语,有人喜欢内蒙的气势磅礴,所以没有标准 去恒定茶叶的好坏,也没有标准去衡量那个城市人民的生活。
这就是四川茶,这就是四川人, 不温不火,直率简单,乐于玩耍,知足常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