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德行智慧.doc

40页
  • 卖家[上传人]:e****s
  • 文档编号:265092108
  • 上传时间:2022-03-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8.50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德行智慧 处其厚不居其薄 第三章 德行智慧 处其厚不居其薄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①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②,下德为之而有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那么攘臂而扔之③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④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⑤,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⑥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⑦故去彼取此⑧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译文 上德不以自己道德高尚,实际上是有德下德自以为有德,实际上是没有德的 上德无为而随顺自然,并不是为了实现什么下德即使无为,却把无为当作某种目的的手段具有大仁爱的人,爱人而不抱任何目的;而具有大正义的人,行义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具有大礼法的人,是在追求礼法,如果没有人回应就抡起胳膊去强迫人了 所以,丧失了大道,这才强调道德;丧失了道德,这才强调仁爱;丧失了仁爱,这才强调正义;丧失了正义,这才强调礼法 所谓礼法,不过说明了忠信的浅薄缺乏,其实是祸乱的开始 所谓人的先见预谋,不过华而不实,去道甚远,正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淳厚而不居于贫薄,存心朴实,而不在于虚华所以要舍弃后者采取前者。

      注释 ①“上德不德”四句,老子书中,道之表达为德道是客观的存在,自然的法那么,德指人之体道者8220;上德”为最高的德,不自以为德,故有德 ②“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最高政治原那么,即任其自然 ③老子将人(实际是统治者)的修养行为分为五个层次: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上德“无为”,下德,上仁,上义上礼皆“为之”析而言之: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任其自然,具有绝对的自由 “下德为之而有不为”,为之而有所不为,有自己可以控制的自由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以,因也,凭借无所因而为之,为之而不受客观限制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有所因而为之,为之而且受客观控制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那么攘臂而扔之”,为之而且强使他人为之 ④“失道而后德”四句实与上五个层次相应;不失道者上德也(文中没有出现,类推可得);失道而后德,实即失道而后下德;失德而后仁者,上仁也;失仁而后义者,上义也;失义而后礼者,上礼也。

      ⑤薄,浇薄上礼于五个层次中为最下,强力而为,忠信浇薄而为祸乱之首 ⑥前识者,自以为有先见之明者,即“自是”者华,虚华 ⑦二句谓,大丈夫立身处世,当处于淳厚不处于浇薄,处于朴实不处于虚华 ⑧去彼,去其薄,去其华取此,取其厚,取其实 解析 老子认为,具有最大德性的人,根本就没有德与不德的概念,所以在别人看来,他的行为才是符合道德的也就是说,大道无言无名,大德也同样无言无名一旦有名,那就进入了后天的分别之中而具有分别的人就是凡夫俗子所以,那些具有下德的人,把道德看得很重,生怕失去了道德,做什么事情都要用道德去衡量这样一来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失去了真正的道德 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上德”,它不同于德政老子批评德政不顾客观的实际情况,仅凭个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老子讲的“上德”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志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表达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下德”的人是有以为的无为,抱着功利的目的,凭着主观意志办事。

      “失道而后德”,这是在无为的类型内部说的,失道那么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8220;失德而后仁”,这是指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 仁已经是有为了,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在有为的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 茫茫宇宙间,所有的生命都只是一次短暂的出现,犹如大自然中的过客来去匆匆,在大自然中连一丝痕迹都不会留下 所以,所有的生命都只有当下的存在意义而没有原始的或终极的纪念意义 我们不禁为生命的短暂和自身的渺小而叹息,可叹息本身是毫无价值的,它只会空耗我们的生命,在这短暂的一生里,我们应该有意义地度过一生 这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我们有思想和意志,能够区分善恶美丑,正因为有了区别对待,我们才会存在道德标准,当然这种标准也是人为规定的,在老子看来真正的德是无需形式的我们在参透这一思想的同时,也就明白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让自己做一个觉悟的人 故事 宋濂老实谨慎 明代的宋濂性情老实谨慎,久做内廷的官员可是从没有搬弄过别人的是非他在自己住的门上,题了“温树”二字来访的客人如问起宫廷中议论的事,即指着门上字让他们看,避而不答。

      有次宋濂在家陪客人饮酒,明太祖便秘密派人侦察情况次日,当面问宋濂,昨日饮酒没有?坐中客人都有谁?吃些什么饭菜宋濂全部照实答复 太祖满意地说:“果然是这样,爱卿没有欺骗我8221; 太祖召见问宋濂群臣的好坏,宋濂只举其中优秀的说:“优秀的大臣与我友好往来,我有所了解;不优秀的,没有接触,所以不了解8221; 主事茹太素奏上万言书,指陈时务,触怒了明太祖,问朝廷大臣们的意见 有的迎合皇帝落井下石批评万言书说:“这是不尊敬朝廷,诽谤诬告,无法无天8221; 皇帝问到宋濂时,他却答复说:“他茹太素出言无忌,不过是忠于皇上罢了皇上正想广开言路,怎好苛求问罪呢?”随后,太祖冷静下来,仔细看了他的万言书,便发现有不少值得采纳的东西于是召集全部朝中大臣,对那些看风驶舵,说过茹太素坏话的进行质问、责备,对宋濂说:“如果没有你,我几乎枉加固于敢讲话的人8221; 于是,太祖在朝廷当众表扬他说:“我听说最卓越的是圣人,其次是贤人,再其次是君子宋景濂侍奉我十九年,从来没有讲过一句假话,讥诮过一个人的短处,始终无二,不仅堪称为君子,而且可以说是贤人了。

      8221; 每次非正式场合见面,总要命人为他设坐侍茶,每天早晨必定令宋濂陪着进膳,反复咨询商讨问题,往往直到晚上才结束 老实的可贵 “一个人有两样东西谁也拿不走,一个是知识,一个是信誉我只要求你做一个正直的公民不管你将来是贫或富,也不管你将来职位上下,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你就是我的好儿子8221;这是著名企业联想集团原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小时候接受的父亲的教诲此后,无论做什么事情,柳传志都以诚信为先,以真诚为首联想的成功,与领导者老实做人、诚信待人是分不开的,他们以自己的老实获得了银行、员工、投资者、消费者的信任柳传志带着父亲“正直做人”的教诲,成长、创业,并使这句话成为联想人的精神圭臬 1997年,香港联想因为库存积压造成19亿港元的亏损,这在当时是个相当大的数字在危急的时候,联想的领导层竟然首先告诉银行亏损的消息,然后再申请贷款一般人认为,先借钱再通知银行亏损状况或者干脆不通知银行会比拟容易借到钱但是联想集团宁愿付出代价也不愿失去银行的信任此举果然赢得银行的信任,并再次贷到了款如果不是联想长期守信用,这件事根本就做不成 老实是人性中第一美德,是对本心的守护。

      曾国藩说:“勤能医治懒惰,慎能医治骄傲8221;在这两个字的前面,必须有个诚来立足根本立志要把这事懂得透彻,辨得明白,专心诚意去做,就是坚于磐石的难事也能做到,鬼神也会避让,这就在于自己的诚意了除尽自己的私心,对待什么事都能推心置腹,让人们都明白无疑,这是待人接物的老实以诚字为根本,以勤字为实用,大概可以免除罪过吧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德行智慧 重积德那么无不克 重积德那么无不克 原文 治人事天莫假设啬①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那么无不克,无不克那么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②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③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译文 治理人事,侍奉上天,最重要的是收敛、爱惜 只有收敛,可说成是早做准备早做准备,即所谓厚积恩德厚积恩德,那么无往而不克无往而不克,那么力量无限力量无限,就可以治理国家了有了治理国家的根本,治理方可以长久 这就叫做根扎得深,柢生的牢,这是生命长存的道理 注释 ①治人,治理人民事天,对待自然啬,深藏厚蓄,不炫耀示人 ②早服,即早服于道重积德,厚积德,深积德无不克,无往而不胜六句谓,唯有深藏厚蓄,可谓早服于道,早服于道就是深厚积德,深厚积德那么无往不胜,无往不胜那么力量不可穷尽,力量不可穷尽就可以治理国家;治国有此根本,乃可以长久。

      ③柢,主根,树基;视,明 解析 “无为”、“不争”、“无欲无求”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如何克服人类本身的欲望,老子提出了“啬”的观念,何谓“啬”,就是爱惜和保养,也可理解为节俭 “治人事天莫假设啬8221;治人也就是治理人民的意思,事天就是保养精气、养护身心,整句话的意思就是统治者在治理百姓和保护自己身心的过程中要懂得节俭之道,就是要“吝啬”8220;啬”字在古代是一个职位的名臣,不是一个贬义词 “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就是及早服从、及早从事的意思整句话可以理解为统治者只有懂得节俭,才能利人而不害人,服从自然之道理一个统治者要懂节俭,早作打算,积蓄粮食老子在此告诫统治者要节财、爱惜民力,不扰民,无为而治 老子紧接着提出“早服谓之重积德”君主的德行就是领导国家,领导国家的关键就是保证人民衣食无忧,这是国家稳定的重要根底素来“民以食为天”,只有人民衣食无忧,才不会惹事生非。

      除了民心安定之外,还牵涉到战争的成败,在战争中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那么,可见粮食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所以统治者要懂得积蓄粮食是稳定国家的根底作为君主应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对各种事变应有预见的能力,并根据自己的预测及时筹划出应对的策略而国家的粮食筹备是否充足,那么是检验一个君主德行的重要指标 “重积德那么无不克,无不克那么莫知其极8221;老子在此强调积累德行所能到达的境界8220;无不克”就是能克服一切、战胜一切的意思一个国家物质储藏富足,人民安定团结,领导者又精于筹划、目光长远,这个国家自然战无不克这里的战无不克,并非专指战争,还指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无不克,他必然高深莫测,人们根本无法揣摸他的深度和极限 “有国之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