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我的父亲母亲》的叙事结构和艺术风格.doc
4页浅析《我的父亲母亲》的叙事结构和艺术风格文传1201 潘力军 20126120【摘要】经典爱情叙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是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早期风格代表作之 一,这部电影用了一种近乎浪漫、淳朴、诗意的电影创作思想去生动的描绘了一段文革时代 背景下,偏远农村里发生的一段爱情故事很多人评价这部电影是创作形式和架构大于了实 际所展现的电影主题内容,但这种简单淳朴的电影艺术风格和叙事框架所向人们展现的《我 的父亲母亲》却让很多观众为之感动良久自此,我们也能够看到张艺谋导演在电影中对于 画而和细节所展现出来的电影意境尽善尽美的追求这看似简单明了的叙事框架和策略却包 含了导演精心安排的叙事策略,本文将对张艺谋这一电影的叙事框架和风格进行简论关键词】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叙事框架;艺术风格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是张艺谋导演具有着非常鲜明个人特色的一部作品,他在电影的 宏观艺术风格上的追求近乎于完美,力图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张艺谋,虽然电影《我的 父亲母亲》中章子怡扮演的招娣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张艺谋之前的作品《秋菊打官司》中 巩俐扮演的秋菊形象,但是他在影片的整体的故事叙述方式和具体呈现方式上做出很大的改 变,不仅仅是将电影叙事语言变得看起来简单实则复杂,还是由以前单纯的追求画而的色彩 感以及色彩和镜头强烈的对比感,转变为在拍摄《我的父亲母亲》时的各个因素协调发展, 对于画面、声音和演员表演表现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
张艺谋曾说:“《我的父亲母亲》 是一部讲述爱情、家庭、亲情的电影一个纯朴的姑娘爱上了一个年轻的男人,一爱就是一 辈子他们的爱情很真诚……这是我第一次用诗意、浪漫、抒情和单纯去表现一个时代中的 爱情故事……这部电影是舍浓郁而求单纯在《我的父亲母亲》的手法处理上,导演费尽了心思,影片的叙述采用的是一个倒叙的 手法,但是在具体的故事结构框架却做了许多不同寻常的非常详细而周密的设计,比如常常 用黑白画面将镜头穿插回现在,又通过彩色带回过去到了哪一步该怎么讲故事,该讲什么 样的故事,什么时候该去讲现实时空下发生的故事,什么时候又该继续叙述父亲和母亲的爱 情,这些都在短镜头蒙太奇的运用和精准的画而切换下得到了非常好的加强的作用一、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叙事框架张艺谋在讲述《我的父亲母亲》这样一个唯美也有些令人伤感的爱情故事时,几乎都是 从故事的女主人公的独特视角出发的,他用一个几乎完全是女性的视角来将这个爱情故事呈 现在我们眼前C故事的开端,是父亲作为一个青年知识分子来到这个小乡村当一名教师,母 亲为了见这个远道而来的年轻先生,特地换上了一身新的衣服,母亲远远地看着他,心里暗 暗的喜欢上这个先生为了表达出自己内心之中那份最真挚最淳朴的爱恋,母亲将自己家里 最好的青花碗作为自己独特的代号,几乎是每天一换,变着法的给心上人做最好的“派饭”, 为了符合当地的风俗,也为了给教室增添一丝生气,母亲几乎是昼夜不休的织出了绑在房梁 上那块红布,为的就是让父亲在上课抬头的时候就能够看见母亲的这份心思,就能够像见到 母亲一样。
女主人公招娣是一个对文化和知识非常向往女性角色,而父亲此时不仅作为一个 男性的象征更是母亲心中那份对富于文明生活追求的不二选择母亲每天为了能听到教师 里的朗读声,不惜绕更远的路去前井挑水;为了吸引这个外来的教书先生的注意力,母亲几 乎每天都守候在骆先生和孩子们放学回家的那条必经之路上,刚开始母亲只是远远地看上一 眼,远远地听他们说说笑笑便满足了,到后来发展到了假装不经意的偶遇,母亲对于父亲的 爱,在不断铺陈的故事情节中也不断地发酵升温然而就在父亲体会到了母亲对她的爱意时, 就在他们即将开始i段美好的生活的时候,那个独特时代背景给这对年轻人又开了一个大大 的玩笑,父亲被打成了右派,被带回了城里调查,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完成答应母亲去吃饺子 的承诺,就被带走了母亲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发了疯一般的追了出去,最后不仅人没追到, 碗也摔破了,这一摔,摔碎的不仅是母亲爱父亲的那颗心,也摔碎了他们之间刚刚建立起的 美好爱情虽然最终招娣的老母亲找到了技术精湛的工匠将万修补好了,但是对于招娣来说, 这己经没有意义了,因为再也换不回父亲的归来母亲不甘心,他没办法承受与父亲的离别, 也没办法抑制住自己内心的失落和委屈,她毅然决然的在一个大雪天里选择去城里找父亲C 但她却昏死在了半道上。
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忍不住偷偷的跑了回来,但还是被带走了, 就因为这样,母亲和父亲最终的相聚又推迟了好几年张艺谋塑造了一个环境特征十分鲜明的时•代大背景,然后把这样一段打动人心的放置在 其中,给这段美好的爱情故事刻上了深深的时代痕迹文革那个特殊的时期里,对于父亲一 次又一次不公正不公平的待遇,不仅没有削弱母亲的爱,反而使它更加坚固这也是为什么 到了影片快结尾的地方,父亲偷偷跑回来见母亲,并旦最终选择和母亲相守一生,这一切都 显得是这么的水到渠成,而没有任何刻意推动发展的痕迹全片的叙事框架可以用以下两个字来进行概括:(一) 等电影中的招娣一直是处于一个“等”的状态虽然在很多观众看来招娣一直在主动的进 行追求,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出自己内心中的爱意,比如连夜赶工织出房梁上美丽的“一 抹红”;在送派饭的时候每天都想着心思变花样的给骆老师送不同的吃的;每天都偷偷的躲 在骆老师和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等着他们经过,只为远远的看上一眼虽然招娣做了这一切 的在我们看来已经是很直白的努力,但是他还是处于一个“等待”的状态下,她在等着骆老 师能够注意到她的这些努力,有一天能够明白她的心思,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对于骆老师 真挚的情义,等待着骆老师能够喜欢自己,爱上自己。
招娣用一种近乎是最原始和最淳朴的 方式来向自己的心上人表达自己的爱意,她在不断地表达但同时也在不断地等待,因为招娣 当时所处的时期并不倡导所谓的自由恋爱,而且当时还是一个男权找主导地位的时期,招娣 作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美人胚子,虽然她己经努力的在进行着自我的表达,但是她的这些努力 仍然有待于骆老师的一个决定,最终起着决定作用的还是身为知识和男性权力代表的骆老师 因此,招娣只能一直等,一直等待下去,等着骆老师终有一天能够体会到她对他的爱意所 以处于一个被动状态下的招娣,以一个“等”的行为状态构成了故事叙事框架的第一层,并 且也贯穿了影片所呈现的故事的始终0(二) 追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令人记忆最深刻的场面,恐怕就是招娣漫山遍野奔跑的场面C 招娣在奔跑的动作里所透露出来的那种质朴的、笨拙的、倔强的感觉,其实就是导演想向我 们传达的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那份最原始的追寻C张艺谋的这种独特的叙事模式和变现任务、 情节的手法,无疑为整部影片添加了许多张力招娣从骆老师第一天到村里教书开始,就换 上了美丽鲜艳的新衣服,迫不及待地跑着去看先生教书的样子;她每天远远的守候在骆老师 和同学们放学回家的路边,一旦有动静,就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想方设法的想和他们来个 正而的偶遇。
这种“追逐”在电影早己经成了招娣生活中最重要甚至是最主要的一部分在 骆老师没能够感受到招娣的爱意之前,招娣一直在奔跑,在努力的进行追逐,她不仅仅是胞 向自己美好的爱情,也跑向了美好的新生活骆老师的形象是一个具有文化素养的城里来的 大学生他不仅平易近人而且内心十分的善度所以招娣对于骆老师的爱是一种饱含了积极 向上心态的爱,也是她希望通过这段感情来进行内心自省的一个意图的展现他始终认为骆 老师是美好的、自由的新生活的代表,有文化有知识的骆老师似乎早已在招娣的心中成为了 一种摆脱这种贫瘠状态的符号,虽然招娣并没有抱着一种能够和骆老师结婚就能够摆脱这个 小村庄和这种闭塞的生活这样强的目的性,但是这种爱情确实是一-种带有着进取心的爱与 此同时,骆老师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招娣常常会借去前井打水的机会偷偷的听骆老师给孩 子们上课,由此可见,招娣内心中对于知识,对于能够读书写字也是十分向往的,她虽然是 一个闭塞的农村里长大的姑娘,但正是由于骆老师给她带来的这份带有一定自省色彩的爱情, 使她觉得人应当要往好的方向去发展,因此,在招娣“追”这一行为的含义中,又曾添了一 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二、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艺术风格这部电影最突出的一个艺术特征就是红色在电影当中的使用。
红色可以说是张艺谋导演 电影作品中使用最为频繁,也是常常被拿来被当做主题色调的颜色在张艺谋导演的许多经 典作品中,大部分的农村女性的形象都是身着一身大红色的衣服,这似乎也成为了张艺谋导 演电影的一个代表符号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其中有四个地方是最突出的代表,第一个是骆 老师刚来到村子里时,招娣穿上一件招新的花棉袄带了一条鲜艳红围巾,迫不及待的胞去见 这个刚来的教书先生,这时的红色也象征这招娣心中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的欲望;然后则 是招娣带着大红的围巾漫山遍野奔跑去偶遇骆老师,这个场景下,红色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漫山遍野的燃烧,不仅燃烧着招娣和骆老师之间的爱情,也点亮了他们前方的道路;再有就 是那个教室房梁上鲜艳的“一抹红”,招娣不眠不休的赶出了这一抹“红”,为的不仅仅是 让教室增添一丝生气,更是为了让父亲身处教室中时,一抬头就能看见,睹物思人;最后则 是骆老师第一次去招娣家吃饭,招娣扶着门框,穿着红色的衣服,基涩甜美的形象给罗老师 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红色几乎成为了这部电影的一个案线索,也使得整部电影的叙事更加具 有条理性叠化手法的使用也是这部影片一个最成功的地方和最鲜明的特色之一电影中大量的使 用了叠化的镜头,看似有些过度使用,但实际上这些叠化镜头的功能却不尽相同。
有些叠化 镜头的使用是为了使得时空的转换变得十分的自然,就比如说影片一开始出现了一个相框, 里面有一张村口的照片,导演在这里使用了叠化的手法,从镜框这样一个凝固时间的物体过 渡到了过去,无形中使得整部电影的叙事结构的铺展更加的自然更加的完整有些叠化镜头 的使用则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比如招娣不小心弄丢了骆老师送给她的发卡,于 是她一连好儿天都早出晚归,在她寻找发卡的过程当中,就使用了大量的叠化的镜头,这些 镜头不仅表明了时间的变化,也体现除了招娣内心中由于找不到发卡的沮丧与失望,更层面 的描绘出了招娣内心倔强顽强的性格再比如有些叠化镜头的使用是为了表现出主人公的某 些行为的意图,比如招娣在派饭的时候,用自己家的青花大碗变着法的给骆老师送好吃的, 在展现餐桌上的派饭的食物时,就使用了叠化的镜头,表现了招娣为了能让骆老师感受到她 的爱意的良苦用心,这也把招娣淳朴善良的农村女孩形象一下子更加丰满的呈现了出来这部电影使用了两条发展线索,一条是招娣对于骆老师的情感变化,另一条则是骆老师 在乡村教书的经历,这两条线索,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贯穿了电影的始终,是的电影 的叙事结构完整而集中。
特别是后者线索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了,招娣对于自己美好爱情 和美好新生活的追求并不只是停留在了人类原始的欲望之上,为了爱而去追求,而是包含了 一种对知识充满了渴望的情感在其中,这是导演从一个更加宏观的人文主义情怀的层而赋予 这段爱情的新的意义寻求知识”是张艺谋导演电影作品中常常使用的主题符号无知、 闭塞和文明、富于知识这两种极端情况的碰撞,使得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往往都带有着非常鲜 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语境,就像在这部影片中一样,他认为女性即使身处在那样一个男权主 导、传统观念盛行的社会体制下,仍然有权利也有义务去追求把握自己的幸福,就像招娣努 力去追寻自己的爱情一样这种对于女主人公形象的生动刻画和描摹,反映出了但是农村生 活的闭塞和简单,这个时候这样一种看似不好的环境,却成为了世外桃源,保护着父亲和母 亲纯洁、质朴而美好的爱情三、结语影片到了结尾的地方,时空又穿插回到了现在,作为故事主讲人的我,陪着母亲沿着父 亲过去常走的那条路,将父亲抬回了村子里此时,母亲仿佛乂回到了过去,她依旧穿着那 件鲜艳的棉袄,依旧带着那条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