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岁航空人解甲不归田.docx
5页百岁航空人解甲不归田 口姜泓冰 钱钰2013年1月5日,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所高校的校长,以及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航天科工集团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教授们汇聚一堂,只为向一位老先生道一声:“生日快乐!”这些专家中不少人已是古稀之年,发言时却都谦恭地称一声“尊敬的范先生”那份发自内心的敬重与亲近,那种热烈诚挚的气氛,足以令人动容范先生”何许人也?他是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见证人和参与者,是钱学森的同门师兄和挚友,是国内最早提出研制无人机的科学家,也是数家高校航空专业的创办人,至今仍坚持在实验室里工作、指导博士研究生,挑战着人类从事科研年龄的极限他,就是著名力学家和航空教育家范绪箕那一天,是他的百岁诞辰早年立下航空救国梦1914年1月5日,范绪箕出生在北京193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航空工学硕士和机械工学博士学位留美期间,他师从世界航空科学的泰斗冯·卡门教授,与钱学森五载同门良师和益友对范绪箕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他坚定了航空救国的志向,也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阶段,范绪箕回国,除在航空研究所工作外,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1945年,他在浙大筹建航空工程系经费短缺,物质条件匮乏,为了筹建实验设备,他自己设计图纸、把关审核,自己出资买材料,师生一起动手加工,建成了我国第一座3英尺低速风洞这座风洞以后随着大学的调整、迁徙而移拆,直到前几年在西北工大的部分还发挥着作用学生的学生的学生”都已是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范绪箕奉命主持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三校航空系合并与筹建华东航空学院的工作1955年,他被评为当时我国航空院校中唯一的一级教授此后二十多年间,范绪箕长期担任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主抓教学与科研工作,带领该校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范绪箕就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在他任职期间,校领导班子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创造了高校改革中的数个第一:第一个走出国门开展对外交流,开启了“中美高等教育交流的破冰之旅”;第一个接受海外捐赠建图书馆,开高校引进外资先河;率先进行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建立了一批高新尖端学科……范绪箕的百岁诞辰庆祝会上,浙江大学航空系1946级至1952级的学生代表来了我是范老在浙大教过的学生中最年轻的,84岁了。
要知道,范老的学生的学生的学生现在都已是教授了!”1983年,范绪箕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挑选了38位成绩优异的交大学子出国留学,利用亲友资源,亲自为每个学生选学校、选专业、选导师,这一举措在当时是突破性的这些“世行生”日后都学有所成,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如今,他们联手在母校设立了一份“范绪箕奖励基金”,还主动担任学生们的导师,希望像范老那样,给年轻学子成才创造更多机会我的工作刚刚开始”1984年,范绪箕卸去校长职务,却并未“解甲归田”:“职务上已经退休,但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从那时起至今,范绪箕每天坚持工作6小时以上,查阅资料、进行实验、撰写论文、参加活动、与青年学子分享自己的科研心得,工作让他快乐、健康、充实1996年,已82岁的范老开始研究航天飞机的热防护系统,在高温应力、蠕变、焊接相变以及断裂疲劳、振动、损伤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在92岁和96岁高龄分别完成的两篇高水平论文,令同行后辈们叹服老人笑着说:“我们的社会逐渐老龄化,实现中国梦,老年人也要努力!”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工作的郑京良,是范老带的2009届硕士研究生那时每天早上9点,在徐汇校区一号楼西边的办公室,准能看到范老的身影。
郑京良说,“范老总是埋头书堆,在稿纸上写写划划当年,96岁高龄的范老将一沓厚厚的著作手稿交到学生手中,请他们帮忙打印时,学生们和编辑都惊呆了这本书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里面不少公式都是他一步步推导出来的跟随范老三年,郑京良学到了很多,他很感谢老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纯粹的读书科研环境范绪箕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也让郑京良感动不已毕业前夕,郑京良通宵熬夜赶论文,第二天一早赶到实验室,往往顾不上吃早饭细心的范绪箕发现后,每天早上都给他带早点,“这样一位大师,这样一位高龄老人,对学生还如此关爱,我感动得不知说啥好如今,这位百岁老人照样自己动手烧饭洗衣,关心时事,还在梦想着,如何将纳米等热防护材料技术应用到神舟飞船上,代替目前使用的烧蚀热防护技术,让飞船“看起来更美”,能够像航天飞机一样往返起降早在半个世纪前,范绪箕就提出了研制无人驾驶飞机的构想2012年的中国珠海航展上,中国的各种无人机引人注目,主办方也将这位最早提出中国“无人机构想”的科学家请到了现场范老当年的理想,正在一一变成现实我的人生没有什么传奇要说有传奇,就是我还活着!俗话说‘人生如同驴推磨’,经历过风雨,更赶上了近30年国家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大机遇,晚年可以在自主选择的科研方向上‘自由游荡’,真是幸运。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美好前景,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近期目标,我还想着和大家一起步入这个美好的社会呢!”在晚辈学人的簇拥下,身体健朗、头脑清晰得令人惊讶的百岁老人这样告诉大家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