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寒地黑土古筝艺术的发展路径探索.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4004014
  • 上传时间:2021-1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9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寒地黑土古筝艺术的发展路径探索 摘 要:黑龙江省处于我国的寒地黑土区,是黑土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中,艺术文化产业又对我国寒地黑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古筝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研究黑龙江省的古筝艺术,更好地认识它的发展历程,有助于黑龙江省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寒地黑土经济的腾飞关键词:寒地黑土;古筝艺术;问题;路径我国的音乐历史源远流长,筝作为一种弾拨类的中国传统乐器,是众多乐器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它的身上,我们能看到3000年历史文化的缩影,5000年华夏文明的传承古筝演奏出的旋律往往十分高雅、优美,给人的身心带来愉悦的享受,因此,古筝深受人们的热爱古筝在发展历程中,逐渐吸收我国各地的民歌、戏曲等音乐的优点,丰富了古筝演奏的风格、特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曲目和多种流派目前,我们发现的著名流派有河南、山东、浙江、广东的潮州与客家、陕西、福建派、蒙古筝和朝鲜族的古筝新中国成立后,曹正先生于1950年将古筝艺术带到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即后来的东北音专),并在学院内设立了古筝专业;1953年,赵玉斋先生的到来使东北音专的古筝专业进入新的成长时期1954年黑龙江省行政区划成立,在此之前,黑龙江这片黑土上还没有古筝艺术。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黑龙江省的古筝在1959年得到发展2018年,黑龙江“琼花杯”古筝艺术节是古筝的饕餮盛宴,众多名家参与,大力弘扬了民族的传统文化,提升了黑龙江省古筝教学与演奏水平,选拔了优秀的演奏人才,带动并激发了群众学习古筝的热潮1 寒地黑土古筝艺术的发展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黑龙江省的古筝艺术得到发展1958年,黑龙江省成立了艺术学院;次年,艺术学院开设了古筝专业,当时,由于学校内没有教授古筝的专业教师,所以由张春欣这位老一辈民间音乐家担任代课教师,教授古筝;1965年,哈尔滨艺术学院的音乐系合并到哈尔滨师范大学,此后,学校开设了古筝專业,张贵生任古筝专业的教师,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1961年,张贵生在哈尔滨市的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表演了古筝独奏,此后5年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张贵生参加演出的形式都是弹奏古筝在1966—1976年这特殊的十年中,古筝教学与古筝曲目的创新处于停滞状态后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古筝艺术交流会议展开,为黑龙江古筝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张贵生、郭勤、吴运卓、李德年等第一代古筝艺术家也重新开始了古筝的教学工作1988年暑假,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几位音乐教师在报纸上刊载了开设暑期培训班(教授小提琴、古筝等乐器)的广告,许多学生报名学习。

      相较而言,学习西洋乐器的学生要多于学习古筝的学生,尽管人们接受古筝的过程会比较漫长,但这时已经有一些学习弹奏古筝的儿童学生了,这对于古筝在哈尔滨的传播是有益的,同时这也是黑龙江省古筝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尤其是近几年,张贵生其子张彤(哈师大教授、硕导、黑龙江省古筝学会会长),是古筝艺术研究的优秀带头人,对黑龙江省古筝的发展影响深远2017年,黑龙江省选举并成立了民族管弦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彤教授,副会长:佳木斯大学张妍老师、齐齐哈尔大学的赫威老师、绥化学院的朴力老师等;秘书长:周博,副秘书长:冯凌月、孙天舒),委员会的成立及职能作用的发挥,促进了寒地黑土古筝艺术更加科学迅速、有机持续地发展2 寒地黑土古筝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 师资、教材问题艺术院校是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基地,院校师资力量与硬件设施直接影响教学水平与院校的发展目前,黑龙江省艺术院校古筝专业的师资与教材存在严重的短板,这无疑会制约黑龙江省古筝艺术的长远发展尽管黑龙江省各地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都有自己专门的教师,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师资力量明显薄弱,同时,院校为学生提供的舞台机会不够,导致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差黑龙江省各大院校古筝专业的教材目前并未得到统一,按照自编教材开展古筝教学,自编教材相对于统一教材来说针对性更强,但是主观性较大,需要统一的教材进行规范。

      古筝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由于高校的改革扩招,古筝专业的学生人数增加,这就使古筝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更大2.2 需求、演奏问题文艺团体中古筝弹奏者的文化素养较低、理论知识不扎实,导致他们的演奏水平与演出中的配合度较差近年来,古筝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喜爱,古筝演奏时常出现在婚庆典礼、开业典礼、庆典活动中,在广场上、在音乐厅里都能见到古筝的影子,古筝在人们心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中华传统民族乐器古筝在演奏过程中的快速转调是需要注意的,在一些大型合奏乐曲的演出中,一般不会使用古筝的常用调,在演奏的过程中通常还会有两三次的快速转调目前,我们使用的就是二十一弦式的古筝,这种古筝在快速转调的瞬间非常考验演奏者的水平、技能,在演奏途中进行快速转调是比较困难的2.3 市场、观念问题古筝乐器由于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大批学习古筝的人,市场对于古筝教学的需求增大,为了谋取利益,分得一杯羹,一些业余的培训机构和没有办学资格的艺术类学校出现,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业余人士参与古筝教学,致使古筝教学的教师队伍混乱,鱼龙混杂,导致教学不规范,演奏的方法错误;家长急于求成,急于让自己的子女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快速学成,学习古筝的时间缩短,导致学生古筝弹奏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除此之外,一些以商业利益为目的举办的比赛报名费很高在古筝的传播中,优势与劣势都十分明显,乐器不如舞蹈和声乐的受众广,乐器不便于携带,单纯依靠乐器本身发出的声音是有限的3 寒地黑土古筝艺术的发展路径分析3.1 构建不同院校的学科优势及特色黑龙江省的高等院校在近些年有了明显的进步,教育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各院校的教学方法各具特色,学科优势各不相同这些院校拥有相同的办学优势,教育硬件设施比较完备;经费来源稳定;师资力量有保障,教师的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一些教师的成就享誉国内外;课程的设置科学严格;学校的管理系统科学、完善;生源稳定近些年,古筝在普通群众中推广力度加大,以古筝为主题的交流会、比赛等也逐渐增多,普通百姓对古筝的认识和喜爱加深,这也得益于古筝本身独有的魅力3.2 规范教学,统一教材,提高师资力量在教学上,笔者认为黑龙江省各艺术院校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时代接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弹奏技能,重视个人师德,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刻总结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课程使用的教材问题上,笔者认为可以由哈尔滨师范大学带头编订艺术院校古筝专业的教材,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程度、实际情况制定出古筝教材所选用的曲目范围,使黑龙江省的古筝教材能够统一。

      由黑龙江省的古筝专业委员会开展教师的培训3.3 共建实践基地,增强演奏能力艺术院校、文艺团体、文化部门应加强沟通、联系,这样文化部门能够为院校的学生提供舞台,文艺团体与群众接触能够更贴近生活,普通群众也能享受到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如此一来,乐曲也能在不同群体的交流碰撞中得到创新、发展3.4 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体制改革黑龙江省的群众文化馆与文化团体、专业院校加强沟通,联合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这些文娱活动无疑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舞台表现机会,提供了实习的机会,专业艺术团体的加入也能为学生带来表演的技巧指导文化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成熟也促进了黑龙江省一些演艺公司的出现演艺公司与院校加强沟通,可以成立具有特色的、新的古筝乐团成立筝乐团可以培养专业的古筝人才,可以帮助古筝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就业岗位参考文献:[1] 冯光钰.从扬州古筝学术交流活动看筝乐的现代传播发展[J].音乐探索,2008(4):4-5.[2] 车焱.建国后东北地区筝乐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3] 高翀.中国古筝音乐艺术发展历程研究[J].华章,2012(13).[4] 兰庆炜.古筝艺术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大众文艺,2012(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