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种翻译-如何把财经报道写得津津有味.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2215223
  • 上传时间:2022-04-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1.1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种翻译如何把财经报道写得“津津有味”                    邹 杰【摘要】要写好财经报道,关键是要把报道写“活”,用老百姓看得明白、听得懂的语言“翻译”出来,我们称之为“第二种翻译”,其写作方式必须实现专业性与可读性的有效转化关键词】第二种翻译;快餐式;通俗化近年来,爱看财经报道的人多了起来,现在的物价问题、全球粮食危机、股市行情的震荡……这些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于是,关于财经方面的报道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话题但是要让大多数外行人对他们不太熟悉的财经报道感兴趣,的确不是一件易事要写好财经报道,关键是要把财经报道写“活”,用老百姓看得明白、听得懂的语言“翻译”出来,我们称之为“第二种翻译”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学习都非常紧张较之以前,信息、资讯来源渠道更加丰富、快捷,因此受众对新闻报道[来自wwW.lw5U.coM]的要求转变为快餐式和通俗化,换言之,报道也要相应快餐式和通俗化如果文章写得深奥、晦涩,他们就没有那份闲心,也懒得看因此,一个高明的记者不是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而是要把复杂的问题说简单、说清楚。

      [来自wwW.lw5u.Com]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媒体在读者意见调查中显示,相当多的读者说财经新闻看不明白这让我们媒体,尤其是从事财经新闻的记者不得不反思:其实,新闻中的财经报道也是一种公众知识,财经新闻的写作报道必须实现专业性与可读性的有效转化那么,我们的报道如何才能实现转化?笔者认为——首先,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财经报道的内容看,大干世界、纷繁复杂,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经济理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个普通读者无法也不可能像经济学家那样,具备如此全面专业的知识体系,如果我们的报道无法通过巧妙的“翻译”,实现再提炼、再加工、再转化、再整合,把复杂问题说简单,那么相当多的读者是不会看懂这些报道的,再者,从老百姓的需求看,各种经济现象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对财经报道也是相当渴望的真正的经济学大家是不会把经济现象说得深奥晦涩的,他们往往把复杂的经济现象用最简单、最生动的话说出来茅于轼有一本经济学普及读物,叫《生活中的经济学》,他用家常式的经济随笔,通过老百姓的日常琐事,把深奥的经济学还原为事理常规,如其中的“喜欢搬家的美国人”、 “让银行为您服务”等篇目,让人在不知不知中就被点化领悟了。

      再如,前些年中国经济实现历史性的转变,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转眼间“短缺经济”变成了“过剩经济”,于是中央借鉴凯恩斯的理论,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专业术语,普通读者不一定能理解,于是有经济学家把它提炼成最通俗的两句话:一句是“百姓不买政府买”,另一句是“现在不买将来买”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老百姓不买东西,那么政府出钱买政府买的不是日常用品,而是搞基础设施建设,如投资修公路、出钱建水电站等现在不买将来买”,就是说现在政府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怎么办?就像普通老百姓那样,现在没有钱可以借嘛,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国债等方式把将来的钱拿来“救救急”短短两句话,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说得明明白白其次,要把专业问题通俗化记者没有必要使用专业术语卖弄自己的学问,更没有必要把简单的现象披上深奥严肃的面孔一名优秀的记者,不使用专业术语同样能把复杂的现象说得准确生动在具体的报道中,我们提倡用一种真诚的、平等的表现方式,不要让人感觉你在夸夸其谈或者在教训别人读财经类报道,最佳效果是要让读者感觉到你在和他摆龙门阵,不知不觉中把生活中的点滴经验和经济运作联系起来,轻松愉快又受益匪浅。

      有一篇文章,叫(从煮饺子说到规模财经》,非常能说明问题,文章导语是这样的: “朋友你吃过饺子吗7你知道饺子是怎么煮出来的吗?你一定会说当然吃过,也知道是怎么煮出来的如果我给你提一个要求,要你别煮多了,只煮一个饺子,你会同意吗?你肯定会说要煮就煮一锅,谁会只煮一个然而我们的不少企业在日常工作中正在干着煮一个饺子的傻事文章接下来就讲规模经济为何物,为什么市场经济一定要讲规模,我们又怎么样讲规模一个煮饺子的比喻,生动而形象地把规模经济阐述得清清楚楚第三,要把人物和事件故事化将一个人放在经济活动的整个背景下去分析,如果说财经类报道不好写也不好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经济活动中人的关注:而在经济人物写作方面,又恰好出现了判断失误——我们大部分人始终认为,主人公做了什么是最重要的而为什么这么做?什么力量促使他这么做?什么偶然性让他下了决定?这些具有吸引力和神秘性的方面,我们却忽略了而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不是数字,不是事件,不是勾心斗角,而是经济事件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情节和人的性格往往使报道更具独特性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他的成败往往与性格中的某些优点和缺陷息息相关今天信息高度发达,同样的机遇摆在人们面前,人与人的性格不同.对待机遇的态度也不同,于是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只能与成功擦肩而过。

      性格决定了做人做事的方法,也就决定了自己的道路和命运这方面,IT产业巨子柳传志、王志东、张朝阳的历程道路就是最好的例证其实,财经报道的写作,犹如一句古诗的意境:润物细无声人们都说,经济学是一门让入学会“选择”的学问,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第二种翻译”,讲述老百姓身边的事,从中点拨出一个个如何“选择”的道理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日报传媒集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