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 .doc
4页13.3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第一课时)一. 教学内容: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47页二. 教学目标:1. 理解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2. 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及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发展数形结合的意识3. 通过从解析式和图象两个方面对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关系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三. 教学重难点:1. 重点: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2. 难点:用一次函数图象求一次方程的解及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四. 教学方法:诱导发现式,讲练结合法五. 教学准备:三角板,多媒体课件六.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问题,引入课题:1. 怎样由函数的解析式得到函数的图象?2. 函数中自变量x的值在图象中是点的 坐标,函数值y在图象中是点的 坐标3.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教学说明:问题1,2复习了图象与点的坐标,为本节课做准备;问题3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二) 讲授新课: 分组讨论: 问题1:从解析式上看一次方程2x+6=0、一次不等式2x+6>0、2x+6<0与一次函数y=2x+6之间有着什么联系?(一次方程2x+6=0的解就是一次函数y=2x+6当y=0时x的值;一次不等式2x+6>0的解集就是一次函数y=2x+6当y>0时的x的取值范围;一次不等式2x+6<0的解集就是一次函数y=2x+6当y<0时的x的取值范围。
问题2:已知一次函数y=2x+6(1) 画出函数图象,并求出它与x轴交点坐标;(2) 观察图象,判断x取什么值时,函数y的值等于0?(3) 函数y=2x+6的图象与x轴交点横坐标与一元一次方程2x+6=0的解有何关系? 学生归纳:一次函数y=2x+6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x=-3就是方程2x+6=0的解;反之,方程2x+6=0的解x=-3就是一次函数y=2x+6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一般地,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 轴交点的 坐标就是方程2x+6=0的 ;反之,方程kx+b=0的 就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 轴交点的 坐标 问题3:观察一次函数y=2x+6的图象(图见课件)回答问题: (1)图象中蓝颜色的部分在x轴的 方,即y 0,亦即2x+6 0,不等式解集为 ;此时,图象中蓝颜色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图象中红颜色的部分在x轴的 方,即y 0,亦即2x+6 0,不等式解集为 ;此时,图象中红颜色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学生归纳: 从解析式上看一元一次不等式2x+6>0(或2x+6<0)的解集,就是使一次函数y=2x+6取 值(或 值)时x的取值范围 从图象上看,一次不等式2x+6>0的解集是直线y=2x+6位于x轴 方部分相应x的取值范围,2x+6<0的解集是直线y=2x+6位于x轴 方部分相应x的取值范围 (3)仿照上面结论,请给出一次不等式kx+b>0,kx+b<0与一次函数y=kx+b之间的关系教学说明: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发展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三) 应用新知,练习巩固:1. 如图(图见课件)是y=-2x+6的图象,结合图象回答:(1)x 时,y=0; (2)x 时,y>0; (3)x 时,y<0; (4)x 时,y>6 2. 作出函数y=3x-9的图象,结合图象求:(1) 方程3x-9=0的解;(2) 不等式3x-9≤0的解集;(3) 当y>3时,求x的范围教学说明: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评讲)(四) 自主总结,谈谈体会: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同学们对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有了那些新的认识?你有哪些体会?(教学说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反思,认识到数学学科各知识间联系,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作用。
五) 作业:1. 教材48页,习题13.3第1,2题2. 选做题:画出函数y=2x-4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若-1≤x≤4,则y的取值范围是 ;(2)-2≤y≤2时x的取值范围是 (分层要求,各有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