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鉴赏书法步骤.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48211980
  • 上传时间:2022-01-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鉴赏书法步骤鉴赏书法步骤  大家都说自己不懂鉴赏书法,看不出个所以然,我给大家带来了鉴赏书法的八个步骤,一起来看看吧!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合汉字是由假设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假设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一样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相同,应当而且必需有所改变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当分离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舒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舒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那么,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字姿可以而且应当多种多样、千奇百怪,但不行忽视必需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认真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旧稳健如新有些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假如一竖起来,那么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因而,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容易的办法是,把纸一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崩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牵强方通神〞所谓“不必牵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阅历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安稳〞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这是使书法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穿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如同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定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概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剧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局部,要留意是否用的恰倒益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假设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需恪守肯定的法度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相同,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需在继承的’根底上有所创新因而,在评论和观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六、在观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的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相同,与书写时的情绪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艺术格调常随的年龄和情绪的改变而改变。

      同一个书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绪而写出不尽一样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可爱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楚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那么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浮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旷、潇洒的格调,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因而,肯定要把作品放在当初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观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观赏书法要有肯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中国的书法具有象形性,字形是由特别的线条笔画构造而成的,对于这样一种特别的艺术,假如仅仅以实论实给予一点想象就体味不出其中的妙处所以,历代的书法家们总是以丰盛的想象力给予书法艺术以合理的比方如王羲之把“横〞、“竖〞两画分离比方为“如孤舟之横江诸〞,“假设春笋之抽寒谷〞梁武帝形容萧子云的书法为“书如危峰阻目,孤松一枝,荆可负剑,壮士弯弓,雄人猎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比方萧思话的书法为“舞女低腰,仙人啸树〞,这就把两种艺术格调截然不同的书法十分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八、在纵观一幅书法作品整体的美之后,还可从第一个字的第一笔看起,目光向来尾随笔迹移转,根据原的笔意用眼专心把字“重〞写一遍,既是对书法作品进行一次“内仿照〞的复写。

      通过这种心领神会的“内仿照〞复写,可以感触原运笔的方向和角度,笔锋的着力点以及提按的轻重缓急,笔端的走势和力度改变,笔画之间的联系和向背,笔画的互相扶持和互相照应,领略草书的风驰电掣、偃仰回旋,真书的持重端庄、规行矩步,行书的沉着婉约、疾徐如便,从而把握到书法的活力、意趣、格调和境界,才干有效地提高书法的观赏水平  [鉴赏书法步骤]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