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含解析).pdf
12页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一章 声现象注意事项: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 择 题(每小题3 分,共 12X3=36分)1.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人耳能辨别鸟声与琴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传播速度 B.音调 C.响度 D.音色2.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淮剧在央视 非遗里的中国节目里播出小明收看节目时将音量调大,是改变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3.在需要安静的医院、学校和科研部门附近,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4.2023年 12月 2 1 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在舱外,航天员开展天和核心舱修复任务时,和地面及舱内工作人员用无线电波进行通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不能振动产生声音B.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厚厚的宇航服阻止了声音进入耳朵D.用无线通讯可以让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更快5.小东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A.甲:音响播放乐曲,看到火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B.乙: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振动C.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声音的响度不同D.T: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消除噪声6.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7.对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枢”,“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山鸟闹”一定是乐音8.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
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X108m zs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9.如 图 1,监测器接收到声源发出的M、N 两声音,得到的数据如图2、3,则()频率/7Hz强弱等级(dB)监测器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A.N 的音调比M 高B.M 的响度比N 大C.声源发出声音M 时振动幅度比N 大D.声源发出声音N 时每秒内振动次数比M 少1 0.如图,音叉M、N 完全相同,M 发出440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 随之振动,N 也发出440Hz的声音,则()音叉M音叉NA.M 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B.M 和 N 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C.M 和 N 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M 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11.如图所示是一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该驱蚊器通过发出不同的声音,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从而达到驱蚊的效果,对于该驱蚊器使用分析正确的是()A.该驱蚊器调至频率最高挡时,声音振幅会增大B.该驱蚊器可以在真空环境使用C.该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D.该驱蚊器发声时,声音传播的距离越远,声速越小12.男女两位歌唱家分低高音声部二重唱时,两位歌唱家的声音最有可能()A.音调相近 B.音 色 相 近 C.频率相近 D.响度相近二、填空与作图题(每图3 分,每 空 1 分,共 26分)13.如图所示的图丙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
请在图丁的坐标图中画出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不变,响度变为图丙所示声音的一半14.如图所示为狗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某种蝴蝶飞行时在Im in内翅膀振动480次蝴蝶 发 出 的 声 音 能 被 (选 填“狗”或“大象”)听到这种声音属于(选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5 狗 50000 1 -A;产|工 24|1 大象 200词I|发声频率/Hz|听觉频率/Hz15.2023年 5 月 2 8 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 产生的,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 减弱噪声周围观看的人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16.如图所示为户外大型乐器一 一“鸣响树”,它是一种由不同长度和方向的钢管制成的它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 产生的,由于钢管的长度不同,发出声音的 不同,周围的人们根据乐器发出的声音可以判断风向和等级,说 明 声 音 可 以 传 递17.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图中读数为35(填单位)大雪过后噪声监测装置示数减小,主要原因是篷松的雪能减弱声音的反射,据此,你判断在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的干扰,应(选 填“增大”或“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因 此 墙 面 应 选 用(选 填“柔软多孔”或“坚硬光滑”)的材料。
1 8 .口琴是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如图所示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而 C区的较长、较厚O O O D D O D DD D I(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发 生 变 化 的 是 声 音 的(选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较厚、较长的铜片振动时要比较薄、较 短 的 铜 片 振 动 的 (选 填“快”或“慢”),高音区为(选填字母)区1 9 .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波驱鼠器在通电工作时,它发出的超声波和普通声音一样都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但是这种声波由于它的 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我们无法听到,它通过空气传播到老鼠的位置,达到驱鼠的目的2 0 .如图甲所示是汽车发动机气缸异响听诊器,把听诊器连接的金属杆接触汽车发动机特定位置,就可了解气缸内部运转是否正常;某次工人师傅听到的声音比较响,说明声音的(选 填“频率”或“振幅”)大如图乙是两个物体振动周期和振幅的图像,则这两个物体的 不同,但相 同(选 填“响度”或“音调”)2 1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相同的音叉,B是粘在甲音叉叉股上的小平面镜,C为一较大的平面镜,A为固定的激光笔,D为天花板。
实验时,用橡皮锤敲打一下音叉乙,听到声音的同时,会观察到天花板上的光斑位置发生变化光斑位置变化说明音叉B 发生了,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若增加小锤敲击音叉乙的力度,可 看 见 光 斑 在 天 花 板 上 移 动 的 幅 度 会 (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实验题与解答题(每空2 分,共 38分)2 2.探究声音的特性:(1)如 图 1所示,小慧同学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她想探究的问题是:;(2)如图2 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在木梳齿上划过,可听到(选 填“梳齿”或“卡片”)振动发声;先快划后慢划,听声音的变化,可 探 究 问 题 是;(3)如图3 所示,小明将一把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先轻拨后重拨,发现重拨时,桌面被拍得较响,由此现象,小明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 小 明 得 出 结 论 所 依 据 的 实 验 现 象 是 (选 填“正确”或“错误”)的,判 断 的 理 由 是;(4)小明还利用图3 所示探究了“影响声音的音调的因素”,实验时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可听到声音的音调变小,可观察到钢尺振动变慢,由此得到结论:图2图32 3.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两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U)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具有o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 个 现 象 说 明;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 能 看 到 泡 沫 塑 料 球 被 弹 起 的 图 是 (选 填“甲”或“乙”),这是因为 o2 4.古筝是中国独特的民族乐器之一,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小红在古等演奏中发现,拨动不同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程度有关于是她利用弦 音 计(如图甲)做研究,弦音计上有四根固定在“音箱”上的琴弦,每根弦线的松紧程度都相同,她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甲 乙(1)若她选择6、c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若她要研究音调与弦线材料的关系,则应选择 两弦线做实验2)小红在古筝演奏中还发现,古筝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走音”现象,这是指琴弦发声音的.偏离了标准,于是她就拿出“调音器”拧动琴弦右端的弦钉来“调音”(如图乙所示),这是通过改变琴弦的 来实现的3)小红轻轻弹和加大力度弹同一根琴弦,则琴弦发出声音的 不同参考答案1.D【详解】我们把声音特有的特色叫做音色,因此我们能分辨出来鸟声与琴声这两种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2.B【详解】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小明收看节目时将音量调大,使声音变大,改变声音的响度3.A【详解】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A.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 A 符合题意;B.阻断噪声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B 不符合题意;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 C 不符合题意;D.禁止鸣笛不能减小噪声传播速度,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o4.B【详解】A B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出舱时,航天员身处真空环境,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 A C错误,B 正确;D.声音不在太空中传播,故 D 错误故选Bo5.D【详解】A.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所以音响播放乐曲,看到火焰晃动,A 正确,不符题意;B.拨动琴弦,琴弦振动发出声音,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振动,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杯子的振幅不同,声音的响度不同,C 正确,不符题意;D.噪声强度显示仪只能显示噪声的强弱,不能消除噪声,故 D 错误,符合题意6.C【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超声波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故 A 错误;B.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超声波也是声波,它的传播也需要介质,故 B 错误;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在传递信息,故 C 正确;D.超声波是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音,超出了人的感知范围,潜艇上的舰员不能够听见,故 D 错误7.A【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 A 正确;B.高声是指大声说话,指声音的响度大,故 B 错误: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听 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C 错误;D.“山鸟闹”若干扰到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也会成为噪声,故 D 错误。
故选A8.A【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属于声波,因此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 A 正确;B.人类听不到超声波,故“嘀嘀嘀”的警报声不是超声波,故 B 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