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韩非子的法家哲学.ppt

17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50941961
  • 上传时间:2018-08-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63.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韓非子的法家哲學第一節 以法為教 以吏為師 第二節 人皆自利 君國之利在耕戰 第三節 世異則事異 事異則備變 韓非子像《韓非子》書影光緒丁酉書影簡介• 韓非,約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卒于秦 王政十四年(前233年)與李斯同師事荀卿 • 《史記·韓非子列傳》:“韓非者,……喜刑名法 術之學,而其歸本于黃老 • 韓非子多次上諫韓王以法治國,均未採納他對韓 王“不務修明其法制”所造成的“儒者以文亂法, 而俠者以武犯禁”現實政治不滿堅持倡導“立法 術,設度數”的“利民萌便衆庶之道”(《問田》) • 今本《韓非子》共55篇,約10萬8千字《史記·韓 非列傳》說韓非“作《孤憤》、《五蠹》、《内外 儲》、《說林》、《說難》十餘萬言”部分内容 為後人增入第一節 以法為教 以吏為師• 一、韓非論“法” • 《定法》:法者,憲令著于官府,刑罰必于民心,賞 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奸令者也 • 《難三》:法者,編著之圖籍,設之於官府,而佈之 於百姓者也 • 在《五蠹》篇中提出“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 觀點,批評儒“以文亂法”,墨“以武犯禁”沿著 商鞅“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史記·商君列傳》)、“居 官而守法”(《商君書·更法》)的思路,提出“刑過不避大 臣,賞善不遺匹夫”(《有度》)的平等思想,甚至君主 亦“不得背法而專制”(《南面》),而應該“明公私之 分,明法制,去私恩”。

      申不害講求“術”,其失在韓非子哲學第一節• 于“不擅其法,不一其憲令”,故“奸多”(《定法》) •《商君書·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 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不足多是也變法的目的在於 激勵耕戰《商君書·農戰》:凡人主之所以勸民者,官爵也;國之所以興者,農 戰也 • 二、韓非論“勢”•依《莊子·天下》,慎到之“道”乃要人“棄知去己”、“決然無主”而“至死人 之道”,要人徹底棄除主觀能動性,而變成一種無知之物的存在體這是從虛無因 循之體道的角度來説的慎到重“勢”,指“權勢”,它是從君位而言的政治哲學 概念《慎子·威德》:賢而屈於不肖者,權輕也;不肖而服於賢者,位尊也堯 爲匹夫,不能使其鄰家;至南面而王,則令行禁止由此觀之,賢不足以服不肖, 而勢位足以屈賢矣故無名而斷者,權重也;弩弱而矢高者,乘於風也 • “勢”指君主所處之勢位及所把握的權力韓非認爲 ,治國不能僅凴德賢,而必須將君子的勢位和權力牢 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否則“勢亂”君子必須守 “勢”,掌握賞罰二柄《八經》:君執柄以處勢,韓非子哲學第一節• 故令行禁止柄者,殺生之制也;勢者,勝衆之資也 。

      《八經》:賞罰下共則威分《外儲說右下》:賞 罰共則禁令不行《内儲說上》:夫賞罰之為道,利 器也君固握之,不可以示人又:權勢不可以借人 ,上失其一,臣以爲百 • 三、韓非的“術”•循名責實—慎到之“道”《群書治要》引《慎子·大體》:善爲主者,倚於愚, 立於不中盈,設於不敢,藏於無事,竄端匿疏,示天下無爲……爲人臣者,操契 以責其名名者,天地之綱,聖人之符張天地之綱,用聖人之符,則萬物之情無 所逃之矣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鄭之賤臣學術以干韓昭侯,昭 侯用爲相内修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申子 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 “術”,即君主駕馭和管理群臣、百官的法則和手段 《難三》:術者,藏之於胸中,以偶衆端,而潛御 群臣者也《定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 實,韓非子哲學第一節• 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 循名責實”就是“循名實而定是非,因參驗而審言辭”(《奸劫弑臣》) • 君子在治國之時,要懷“術”不露《奸劫弑臣》:明 主,其務在周密,是以喜見則德賞,怒見則威分,故 明主之言,隔塞而不通,周密而不見《八經》:明 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

      天則不非,鬼則不因 • 四、法、術、勢三者的關係 • 三者各有特殊的職能 • 三者又是相互依存的法—勢;法—術;術—勢• 《定法》:君無術則弊於上,臣無法則亂於下 • 《難勢》: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韓非子哲學第一節• 《難三》:人主之大物,非法即術也 • 《有度》:人主雖使人,必以度量准之,以刑名參之 ,以事遇於法則行,不遇於法則止;功當其言則賞, 不當則誅以刑名收臣,以度量准下,此不可釋也 • 在法、術、勢三者中,法是中心問題是,韓非認爲 君主無條件地代表著“法”的理想和國家公利,從而 使君權得到極大的隆升,而淩駕於國家權力之上第二節 人皆自利 君國之利在耕戰• 一、人性是自私自利的 • 《難二》:好利惡害,夫人之所有也……喜利畏罪 ,人莫不然《奸劫弑臣》: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 去之,此人之情也……人焉能去安利之道而就危害 之處哉?《外儲說右下》:主賣官爵,臣賣智力《 難一》: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 備内》:后妃、夫人、太子之黨成而與君之死也,君 不死則勢不重,情非憎君也,利在君之死也《六反 》:且父母之於子也,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 ……然男子受賀,女子殺之者,慮其後便,計之長利 也。

      故父母之於子也,又用計算之心以相待也,而況 無父子韓非子哲學第二節 • 之澤乎?《内儲說上》:凡人之有爲也,非名之,則 利之也整個世界乃“君臣交計,父子相為”的無情 世界 • 二、與荀子不同,韓非認爲人之自私自利的本性不僅 毋須“化性起偽”,而且正是君主治國安邦的有利條 件《六反》:夫欲利者必惡害,害者,利之反也, 反於所欲,焉得無惡欲治者必惡亂,亂者,治之反 也是故欲治甚者其賞必厚矣,其惡亂甚者其罰必重 矣《外儲說左上》: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 ,士死之《外儲說右上》:馴鳥者斷其下翎斷其 下翎,則必恃人而食,焉得不馴乎?夫明主畜臣亦然 令臣不得不利君之祿,不得無服上之名……焉得不 服? • 名利與二柄韓非子哲學第二節• 韓非認爲,人皆不可信任,故需以法控制和駕馭臣下 《備内》: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又 :爲人主而大信其子,則奸臣得乘於子以成其私 ……爲人主而大信其妻,則奸臣得乘於妻以成其私 ……夫以妻之近與子之親,而猶不可信,則其餘無可 信者矣 • 韓非認爲,君主的利益與國家利益一致,國家的公利 在於君主生命的安危和富國強兵重本抑末,鼓吹農 戰,貶斥五蠹(學者、言談者、帶劍者、文學之士、工商之民)。

      《守 道》:立法,非所以備曾史也,所以使庸主能止盜趾 也《說疑》:今世皆曰:尊主安國者必以仁義智能,而不知 卑主危國者之必以仁義智能也故有道之主,遠仁義,去智能 ,服之以法《八經》:賞必出乎公利,名必在乎為上第三節 世異則事異 事異則備變• 一、世異則事異 • 《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衆,人民不勝禽獸蟲 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 ,號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 ,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 ,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鮌 禹決凟近古之世,桀紂暴亂,而湯武征伐 • 《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婦人不織 ,禽獸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養足,人民少而才有餘,故 民不爭是以厚賞不行,重罰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 子不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是以人 民衆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故民爭雖倍賞累罰, 而不免於亂韓非子哲學第三節• 《五蠹》: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 氣力 • 二、事異則備變 • 今有構木鑽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為鮌禹笑矣;有決 凟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

      然則今有美堯、舜 、湯、武、禹之道與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矣是 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爲之備 • 故必須以“法”治之:導利、止爭、穩定、有序韓非子哲學餘論• *參驗:遵循名實相符的原則,以參互驗證來判斷是 非真僞的方法《奸劫弑臣》:循名實而定是非,因 參驗而審言辭所謂“參”,即“偶衆端以參觀”,將不 同的事象放在一起比較、鑒別,以避免片面性所謂 “驗”,《八經》“聽言不參則權分乎奸,智力不用則 君窮乎臣”《顯學》: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 • *矛盾《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 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 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 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今堯舜之不可兩譽,矛盾之說也 • 《五蠹》:不相容之事不兩立歷史評價• 《史記·韓非列傳》: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 ,其極慘礉hé刻也少恩 • 《史記·太史公自序》:嚴而少恩……可以行一時之 計,而不可長用 • 《漢書·藝文志》: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 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 • 《淮南子·泰族》:重法而棄義,是貴其冠履而忘其 頭足也。

      • 《論衡·非韓》:治國之道所養有二:一曰養德,二 曰養力……韓子之術不養德,偃王之操不任力,二 者偏駁,各有不足偃王有無力之禍,知韓子必有無 德之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