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江西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Bod****ee
  • 文档编号:50941923
  • 上传时间:2018-08-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83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临川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 文 试 卷第第ⅠⅠ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 、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zhì)、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 “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 “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2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

      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 “性直” “心空” “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 “柔” “忠” “义” “谦” “贤” “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 “亲慈子孝” “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B. 《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 ,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C.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 “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D.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诞生的竹谱专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因为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B.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D.白居易的《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的《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3B.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 、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D.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亲慈子孝” “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就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赵玭,澶州人家富于财晋天福中,以纳粟助边用,补集贤小史,调濮州司户参军刺史白重进以其年少,欲试以事,因以滞狱授之玭为平决,悉能中理重进移刺虢、成二州,连辟为从事会契丹构难,秦帅何重建献地于蜀,孟知祥署高彦俦秦州节度,成为支郡,因署玭秦、成、阶等州观察判官周显德初,命王景帅兵讨秦凤彦俦出兵救援,未至,闻军败,因溃归玭闭门不纳,召官属谕之曰:“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我辈安忍坐受其祸?去危就安,当在今日 ”众皆俯伏听命玭遂以城归朝世宗欲命以藩镇,宰相范质不可,乃授郢州刺史,历汝、密、泽三州刺史建隆中,入为宗正卿乾德初,出为泰州刺史二年,改左监门卫大将军、判三司玭狂躁幸直,多忤上旨,太祖颇优容之尝廉得宰相赵普私市秦、陇大木事,潜以奏白,然惧普知,因称足疾求解职五年春,罢使,守本官自是累献密疏,皆留中不出,常疑普中伤六年,诣阙,纳所授告命,诏勒归私第又请退居郓州,不许玭不胜忿,逾年,伺普入朝,马前扬言其短上闻之,召玭及普于便殿,面质其事玭大言诋普贩木规利,上怒,促令集百官逐普,且谕其事。

      王溥等奏玭诬罔大臣,普事得解上诘责玭,命武士挝之,令御史鞫于殿庭普为营救,得宽其罚,黜为汝州牙校太平兴国三年卒,年五十八选自《宋史·赵玭传》 )4.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连辟为从事 连辟:连续征召B.会契丹构难 构难:结成冤仇4C.世宗欲命以藩镇 藩镇:唐朝为防止边倕各异族的进犯,设置军镇,设立节 度使此处指藩卫镇抚D.六年,诣阙 阙:本义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 台上起楼观,二阙之间有道路此处指代朝廷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B.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C.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D.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赵玭因为交纳粮食资助边防之用,补为集贤小史,调为濮州司户参军。

      刺史白重进在虢州、成州二州任刺史时,连续征召他为从事B.高彦俦出兵救援秦凤,溃逃回来赵玭闭门不接纳,并召集官属后以城归附后周世宗想任命他为节度使,后来被授予郢州刺史C.赵玭急躁刚直,太祖颇为宽容估由于赵普中伤,赵玭罢使职后多次上的秘密奏疏都被留在禁中没有批示,因此他十分忿恨赵普D.赵玭探知赵普入朝,在马前大声宣扬赵普的短处,此事惊动了皇上,后来王溥等人上奏说赵玭诬蔑大臣,赵普的事情才得以解决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刺史白重进以其年少,欲试以事,因以滞狱授之 (5 分)译文:(2)尝廉得宰相赵普私市秦、陇大木事,潜以奏白,然惧普知,因称足疾求解职5 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5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 ,作者此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8.“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概括 (5 分)9.“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 1 分,共 6 分)(1)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 , ”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被人们广为传颂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 , ”(3) 《庄子 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鹰的飞翔(丹麦)彭托皮丹这是关于一只年轻的鹰的故事它还是黄嘴雏鹰的时候,被带到教区牧师的家里在那儿,好心的人悉心照料它,就像童话故事中的丑小鸭一样,小鹰在嘎嘎叫的鸭子、咯咯叫的母鸡和咩咩叫的绵羊中间长大人们给它起了个平民的名字叫克劳斯它通常在靠近猪圈的一处旧篱笆上歇息,坐在那儿等着女佣只要老多萝茜一出现,它就会一下子窜到路面上,摇摇晃晃地、以背麻袋赛跑似的滑稽步伐走向装满的食槽。

      这种步伐是苍穹之王在地面行走时所特有的然而有一天,当新鲜的南风吹来了春天,鹰像从前一样,栖息在篱笆上,沮丧地做着6梦,突然一阵懵懂的对自由的渴望令它张开翅膀飞翔,这回它不像通常那样掉在地上,而是一下子被升到了空中一开始它还小心试探着终于,伴随着一声快乐、野性的尖叫,它扶摇直上,在高高的天上盘旋了一圈一下子,它明白了做一只鹰意味着什么村庄、森林和被阳光照耀的湖泊从它下面经过鹰向着苍穹越飞越高,飘然陶醉于广阔的地平线和自己翅膀的力量突然它停了下来,周围浩大的虚空令它害怕,它落在一处可以歇息的地方在它的头上矗立着层层岩石,陡峭光秃的石墙上没有一处可用来避风西方,太阳正置身于猩红的晚霞之中,这预示着风暴与暗夜当傍晚的薄雾笼罩了河谷,一股强烈的孤独感袭上了这只高贵的鸟儿心头沮丧之余,它看到一群牛伴着尖叫声走在回圈的路上,前面就是人类舒适的住所它收紧翅膀,把喙深深插进胸前的羽毛中,孤零零地立在沉默、荒凉的岩石上突然头顶上传来振翅飞翔的声音,一只白喙的雌鹰正在它和傍晚红色的天宇之间盘旋年轻的鹰在原地待了一会儿,伸着脖子考虑着这番奇怪的景象,但它的犹豫立刻便烟消云散了在健壮的两翼有力的拍击下,它冲向高空,一会儿便接近了它的同伴。

      于是开始了一场群山之上野性的追逐雌鹰总是在前面高飞,克劳斯尽力赶上,尽管它更沉重而且气喘吁吁雌鹰是不是永远也不会停下来?它想着,它快筋疲力尽了,翅膀感到又累又重雌鹰飞得越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苏武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9《屈原列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训练答案.docx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反思.docx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ocx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现状及应用策略.docx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