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八贾谊论(苏轼).doc
4页1 -二十八 贾谊论(苏轼)【题解】 贾谊:(前 201—前 168) ,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仅活 33 年在古代汉语 中,30 岁之前死为“夭折” 《汉书·贾谊论》:“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 郡中(后由廷尉吴公向汉文帝推荐,文帝召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 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于 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 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 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后又被召 回长安,任文帝之子梁怀王太傅)梁王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 岁余,亦死贾生之死,年三十三矣 ” 《汉书·贾谊传》赞:“……使时见用,功化必胜为庸臣所害,甚可悼 痛 ” (这是引刘向语) 《屈原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鱼 (贾谊被贬为长沙太傅时所 作)《鵩鸟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命不可说,孰知其极……真人恬漠, 独与道息德人无累,知命不忧 (贾谊对自己的前途迷茫、彷徨)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苏东坡:北宋人,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论贾谊的人生境界, 主要论点是人应该善用其才。
论贾谊的人生境遇,主要论点是人应该善用其才对于贾谊,作者抓住了 他的以卓越的才能,遭逢了为历代称颂的贤明君主汉文帝,然而其结果则是以 失意夭折而告终一事来做文章经过分析,认为贾谊不善于运用自己的才能作者认为:贾谊始终不得意的原因,就在于他的政见不利于当时的权臣, 他应该首先做好团结大臣的工作,然后推行其政治主张[正文]第一段:开门见山点出题旨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者字词组, “者”指代一种事情凭借才智自己使用才能这件事)实难惜乎(语气词,表示感叹)!贾生(汉代对儒生的一种称呼)王者之佐(判断句),而(连词,表转折,却)不能用其才也翻译:有才能并不难,自用其才实在很难可惜啊!贾谊是皇帝的辅佐之臣,却不能自用其才 夫君子之所取者(所、者,特殊代词结合使用,指代“取”的对象)远,则(连词,就)必有所待;所就(走向,接近,达到)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两解:一说被帝王招致,一说致功业),而卒不能行(发挥)其万一者(代词,古之……者,指- 2 -代“……的原因”,全句主语),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作者谦称)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连词,表示让步,即使,纵使)三代何以(宾语前置)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介词,介绍原因,由于,因为)不用(无标志被动)死。
然则是天下无舜尧,终不可有所为耶(语气词,表疑问,吗)?仲尼圣人(判断句),历(引申义,指孔子周游列国以求作官)试于天下,苟非大(状语,表程度,特别)无道(统治无术)之国,皆欲勉强(努力,同义连用,与现代汉语不同古代有时指主观上自己尽力怎样,现在指非自愿的行为)扶持,庶几(表示但愿,希望出现某种情况)一日得(得,条件允许实现;能,主观条件;可,客观条件)行其道将之(到……地方去,动词,本义)荆,先(先:前进也从儿从之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古之与止为一文先从止,而义为前进,犹见从人目而义为视,企从人止而义为举踵此处“先”为动词,在……之前)之(代词,也可视为衬字,无义,音节作用)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其勤如此也, “如此”谓语提前表示强调下句“如此其厚也”句式同,反复出现)孟子去(离开)齐,三宿(sù,过夜、夜晚睡觉……《诗·卫风·考槃》:独寐寤宿朱熹注:寤宿,已觉而犹卧也xiù,星辰xiǔ,量词,一夜 )而后出昼,犹曰:“王其(语气词,表示揣测)庶几(有希望,差不多)召我 ”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宾语前置,为何)不豫(豫与逸,舒畅)?”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反问语气,难道)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表明了孟子积极的入世态度)。
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与之,此处省略了“之”与,偕同)有为,而(连词表顺承关系)可以无憾(憾:怨恨义:《世说新语·德行》: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新唐书·刘祎之传》:子翼詈人,人都不憾恨:遗憾、后悔义:《荀子·成相》:不知戒,后必有恨杨倞注:恨,悔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主谓词组作谓语,主谓之间加“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生之不能用(无标志被动,被……任用,于、为、被)汉文也(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 翻译:君子的理想,目光远大,就一定要有所等待;要达到的功业巨大,就一定要有所忍耐古代的贤人都倚仗着可以被帝王招致的才能,而最终没有能够发挥其中的万分之一的原因,不一定都是当时君主的罪过,有的人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我仔细观察贾谊的言论,像他说的那些话,即使是夏商周时代的贤人,又怎样远远的超过他呢!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由于不被重用而死, (既然这样,那么这是说)天下如没有尧舜,就最终不能有所作为吗?仲尼是个圣人,到各国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不是特别没有“道”的国家,都想努力扶助支持它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将要到荆国去,先派冉有去,再派子夏去重申他的主张君子想得到明君,勤勉到了如此地步。
孟子离开齐国,住了三夜后才离开昼这个地方,仍然说:“王大概有希望召见我了 ”君子不忍心离弃他的君主,情谊深厚专一到了如此地步公孙丑问孟子:“您为什么不愉快?”孟子说:“当今天下,除了我还有谁呢?而我为什么不愉快呢?”君子珍重爱惜他自己,到了这样周到的程度如果像孔孟这样而再不被任用,这才知道天下果然不值得偕同- 3 -(无道的国君)有些作为,而可以没有怨恨像贾谊这样的情况,不是汉文帝不能任用贾谊,而是贾谊不能用于汉文帝夫(语气词,表示提起一段议论,发语词)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双宾语),灌婴连(人与车相连不断,引申为连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吕雉,高祖皇后,惠帝母亲,惠帝死后临朝听政,吕氏死后,诸吕谋乱,被周勃等人平定汉朝:汉高祖,汉惠帝, (吕后),汉文帝)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副词,仅、只)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暗含地位无足轻重,没有背景),欲使其(兼语句)一朝之间(夸张,言其迅速),尽弃其旧而谋(谋求,考虑,与“图”义近)其新(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 ,亦已(副词,形容词,表示超过或达到某种程度,过于,太)难矣。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插入语,翻译时要提前),优游(联绵词,叠韵)浸渍(同义连用双音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两解:副词,全部;动词,得到 )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可以之)得志(这里贯彻着苏轼“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有所忍思想)安(疑问副词,哪里,怎么)有立谈之间,而遽(遽:传也一曰窘也从辵,豦声指驿站或驿站的车马,古代送紧急公文用这种办法来传递,特点是快,引申为马上,立刻)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联绵词,愁肠百结,郁闷不已)愤闷,趯然有远举(对举,有升高之义,引申为飞,远走高飞,比喻远离朝廷而退隐屈原《远游》远举即远游,离开混浊的人世,政治的漩涡,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求得内心的安宁)之志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居处,对待)穷者也翻译:绛侯亲手捧着皇帝的玺印把它交给文帝,灌婴联合几十万军队而在刘吕之间决一胜负他们又都是汉高祖刘邦的旧臣,这大概是君臣相互投合的情分,那里仅仅是父子兄弟的关系呢?贾谊,是洛阳的年轻人,想让皇帝一个早上的时间内全部抛弃旧臣而考虑接受擢升为大臣,这也是太困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上得到君主的信任,下得到绛侯、灌婴之辈大臣的赞同,从容不迫的与他们交往,使皇帝不生疑心,大臣不忌恨他,这样之后全天下而只做我想做的事情。
不出十年,可以用这种办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哪里有站着谈话的瞬间,而突然对别人痛哭起来这样的事呢?看他过湘江时,做赋来凭吊屈原,心绪缠绵郁闷,有跃跃然想隐退之志这之后因自己伤感哭泣,直至夭亡,这也是不善于对付困窘不通达境遇的缘故夫谋之一不见用(被动, “见”表助动词),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连词,状中)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见识,对于社会理解处事的方法)不足也古之人有高(形容词作动词,高出,压倒)世之才,必有遗俗(脱俗)之累(绳索——连缀,此处指牵累,拖累,是指精神心理的负担),是故非聪明睿哲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形容词使动,使之完全)其用——耳聪目明,自身条件——睿智、通达——有主见、不为他人所诱惑,三个条件递进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 4 -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代词,那)其(语气词)匹夫略(经略土地也从田各声段注:凡经界曰略,引申之规取其地亦曰略)有天下之半,其(语气词,推测)以(介词,凭借)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具,咸,全面)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谊之(连词,连接两项指同一事物,即同一关系往往为种属关系)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
而为贾生者,亦慎(形容词动用,谨慎的对待)其所发哉(语气词,感叹)!(为君、为臣两个角度)翻译:谋略一次不被采用,哪里就知道永远不会再被采用呢?不懂得静静地等待局势变化,却自己戕害自己到如此地步呜呼,贾谊志气大而器量小,才能有余而见识不够古代的人,有高出于当代人的才干,一定有不同于世俗的毛病因此,不是聪明通达有主见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干古今传说符坚在草野平民之间得到王猛一个早晨之间把旧臣都排斥在外,而与王猛谋略那个平常人(符坚)夺取的土地有天下的一半大概凭借这一点吧我深深地同情贾谊的志向,因此全面的议论这一问题,也使君主如果得到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要了解到他们有孤高不群的秉性操行一旦不被任用,就忧伤失望,精神颓废,不能再次振作起来而作为贾生这样的人,也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所发表的言论措辞啊[重点字词]其(1)代词(主语、 )主语:其自取也,观其过湘定语:自用其才,其时君,其道,其勤(其厚,其至) ,其君,其大臣,其变,其用(2)语气词:表示推测:其庶几召我,其君臣相得之分,表示反问:舍我其谁哉,彼其表示祈使:之(1)连词:主谓之间:才之难,谋之一不用,贾生之论,君子之欲,君子之不忍弃其君,汉文之不能用生定中关系:王者之佐,古之贤人,可致之才,大无道之国,刘吕之雌雄,高帝之旧将(2)代词:(虚化)先之,申之(第三人称)授之文帝,与之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