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俄罗斯运用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分析及启示.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89805186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6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俄罗斯运用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分析及启示会中九班刘珈彤一、 问题的提出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以激进的“休克疗法”向市场经济过度,各种商 品的价格全面实行自由化,物价和各种服务费用大幅度上涨,群众生活水平急 剧下滑,对外贸易全面萎缩,这种恶性通货膨胀阻碍了俄罗斯整体的改革进程, 价格信号严重失真使市场机制远远不能成为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力量,高通货 膨胀率打击了居民的储蓄愿望和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助长了囤积居奇和投机倒 把,使得整个经济生活陷入混乱状态之中尤为突出的是,俄罗斯的恶性通货 膨胀还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幅度滑坡俄政府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定卢布 汇率等一系列对策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中国和俄罗斯同为进入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大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普京 执政后,俄罗斯经济呈现强势复苏,通货膨胀治理成效显著俄罗斯相关问题 的考察与分析,对中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俄罗斯的研究,希望可以 解释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在大国经济转型期,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如 何?第二,中国可以从俄罗斯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获取的经验和启示是什么?二、 俄罗斯转型不同阶段通货膨胀的特点与成因(一) 转型初期制度冲击引发的超级通货膨胀俄罗斯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与其90年代初推行的“激进改革”直接相关, 这次改革采用“休克疗法”,以国民经济私有化、市场化为目标,全面放开商品 价格。

      1992年1月2日,俄罗斯政府放开了约90%的零售价格和约80%的批发价 格,开始实施价格自由化方针前苏联控制物价长达60多年,“一步到位”放 开物价,久压的物价必然要反弹因此,俄罗斯出现高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必 然性,它是完全放开商品价格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制度与体制换型的必然产物二) 1995-1999年以“外汇走廊”为核心的货币政策俄罗斯为抑制通货膨胀于1995年采取了 “外汇走廊”制度,“外汇走廊”的 实质是选择了汇率目标制这一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汇率目标制曾被饱受通胀困 扰的拉美国家所采用,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通过实施汇率目标制来抑制 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是通过一价定律,使得可贸易商品的价格保 持稳定二是使该国民众树立起与目标国通货膨胀率相一致的通货膨胀预期 三是使该国的货币政策得到有效约束对于俄罗斯而言,采取汇率目标制稳定 了民众对于卢布币值的预期,扩大了对于卢布的需求,使得通货膨胀率得到了 一定的降低三) 2000-2008年经济复苏过程中可接受的通货膨胀1998年金融危机后俄罗斯经济开始复苏,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俄罗斯 经济复苏的原因可以简单归结为两方而:一是在经历了“激进式”制度变迁所导 致的经济转型初期的无序混乱后,新的制度矩阵得以初步形成并发挥其效力。

      二是国际能源价格的高涨使得俄罗斯获得大量的能源出口收入大量的能源出 口收入使得俄罗斯财政状况迅速好转,成功实现了财政盈余石油美元的流入 也使得卢布扭转了对于美元的贬值趋势,民众对于卢布的信心不断加强四)2008年经济危机后俄罗斯的货币政策通胀目标制与通货膨胀受到控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给俄罗斯处于复苏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再次带 来重创,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陷于衰退,2009年更是负增长7.80%但值得注 意的是,一方面,俄罗斯经济在2010年很快实现了恢复性增长(4.30%),另一 方面,俄罗斯也没有重蹈1993年、1998年经济危机之时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的 覆辙,2010年的俄罗斯通货膨胀率降到了经济转型启动以来的最低点俄罗斯能够在经济危机后快速恢复增长得益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动荡提高 了俄罗斯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政府根据通货膨胀形势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 货币政策相互交替的做法,对法定准备金率和银行再贴现率进行适时调整而 2007年出现通胀压力时,及时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上调法定准备金率三、 俄罗斯通货膨胀的成本与代价俄罗斯治理通货膨胀所取得的绩效,是以十分高昂的成本与代价换取的。

      这 种沉重的代价,会长久地影响俄罗斯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一) 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进而转向长久的停滞过度紧缩财政大大缩小了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而基本建设投资的锐减必然导 致生产下降1992-1994年,俄罗斯基本建设投资分别比上年下降45%,16%, 27% o 1994年的生产性投资也大体只相当于1990年的30%在此期间,国内生 产总值以年平均12. 7%的速度下降,其中工业生产年平均下降15. 5%,农业生 产下降比工业生产还严重,1995年工业生产总值下降4%,而农业生产总值竟下 降8%过度紧缩货币,大量减少货币供给,必然使企业资金严重短缺,使企业 之间互相拖欠债务陷入“三角债”危机企业流动资金短缺,使企业连维持简 单再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及辅助材料也无力购买,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企 业技术改造资金短缺,使企业早已陈旧落后的技术设备难以得到更新和改造, 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二) 通货膨胀与生产下降、停滞并存,并与失业增加、人民收入两极分化相 互交织实施过度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尽管把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在短时期内强行压 下来,但它是以生产下降和停滞为代价的而且通货膨胀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其反弹的因素依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尤其是生产的下降和停滞,导致市场商品 供给总量的减少及供给结构的失衡,达到一定程度还会使通货膨胀率升高四、 简要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一)简要结论第一,前面的分析告诉我们,俄罗斯启动经济转型以来,虽然通货膨胀问题 在不同的转型价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其通胀走势一直是由货币供给与货 币需求的变化共同决定其中,货币供给受到财政状况与货币政策目标的约束, 货币需求则受到通货膨胀预期和汇率变动的影响因此,只有从这两个方而采取针对性措施的时候,俄罗斯的通货膨胀问题才能够得到比较有效地解决第二,俄罗斯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财政收支状况是货币政 策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货币政策目标在俄 罗斯经济转型之初,而临大规模制度变迁引发的经济秩序混乱.选择符合公共选 择约束条件且始终如一的政策方向是控制通胀的必要条件二)启示第一,注重实体经济发展经济学常识表明只有总需求超过潜在产出,才能 产生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口众多,总需求旺盛,需要不断提高供给第二,收回流动性,提供最佳货币供应针对当前实际,应该适时处理好房 地产问题、民间金融问题和地方债问题第三,后危机时期,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美国加入“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行 列,这为全球流动性泛滥埋下了巨大隐患,流动性过剩将加剧通胀的预期,目 前已经对资产价格和国际资本流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而临 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同时还而临国内既防比通胀又防比衰退的政策选择,难度 极大在这种情况下,是增长优先还是防通胀优先,政策决策部门而临两难选 择俄罗斯在金融危机后把防比通胀置于优先地位,引入通货膨胀目标制来作 为货币政策的基本框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俄罗斯的这一政策选择具有借鉴 意义特别是,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货币政策框架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转型 国家都有着良好的表现,中国是否应引入这一货币政策框架值得分析和探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