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某快速路工程分离式立交桥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附图).doc
31页佛山市顺德快速干线高富路(安富跨线桥段)工程安富市场分离式立交桥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目 录1. 工程概况 11.1 路基标准横断面 11.2 路基路拱横坡 21.3 护坡道 21.4 路基边坡 22. 编制依据 33. 地形、地貌 34. 气候 35. 工期安排与进度计划 36. 人员、机具、材料配置情况 46.1 人员 46.2 设备 46.3 原材料 47. 施工工艺 47.1 概述 47.2 路基土方施工 57.3 软土地基处理工程 101. 工程概况安富市场分离式立交路线部分设计时速40km/h,交叉桩为K20+092.177(主线)=AFK+368.593(安富市场路),交叉角度9445,29.1”;安富市场主路上跨主线,两侧分别设置辅路与主线辅道平面交叉主路路基总宽20m,主路桥梁段两侧辅路路基宽2×6m,其余路段两侧辅路路基宽2×5.5m,主路路基宽9m考虑到附近居民出行方便,主路跨线桥中孔右侧桥面加宽3m作为专用人行道安富市场主路全长577m,设置圆曲线两处,曲线半径均为800m,不设超高,最大纵坡5%,凹型曲线最小半径为1000m。
本分离式立交路面结构采用24cm水泥混凝土面层+18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cm4%水泥稳定石屑底基层+15cm未筛分碎石垫层,与辅道平角范围内路面采用辅道路面结构,即4cm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C+8cm沥青混凝土面层AC-25C+乳化沥青下封层+18cm5%水泥稳定碎石+18cm4.5%水泥稳定碎石+18cm4%水泥稳定石屑,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间设置3m过渡段安富市场分离式立交桥头引道主路与辅路高差小于1m段,设置现浇C30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高差大于1m小于5.5m路段设置悬臂式挡土墙;高差大于5.5m路段设置扶壁式挡土墙辅路边坡鱼塘采用M7.5浆砌片石+植草防护,其余路段采用植草防护安富市场立交路基施工范围为:主路AFK0+000~AFK0+202.15,AFK0+475.09~AFK0+577;辅路A,AK0+000~AK0+342.823;辅路B,BK0+000~341.617;辅路C,CK0+000~CK0+182.683,;辅路D,DK0+000~DK0+181.4951.1 路基标准横断面(1) 一般路段路基路基总宽度为20m,其断面布置型式如下:(2) 桥头引道路基路基总宽度20m,其断面布置型式如下:(3) 桥梁段标准横断面路基总宽度为20m,其断面布置型式如下:主路9m(0.5+0.5+0.5+3.5*2+0.5+0.5+0.5)两侧辅道宽5.5m(0.5+3.5+1+0.5),布置图如下:1.2 路基路拱横坡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设2%横坡,土路肩设4%横坡。
1.3 护坡道填方路基边坡坡脚设1m宽护坡道,并设向外倾4%的横坡1.4 路基边坡本项目全线为填方路基,采用单级直线式边坡,边坡坡度1:1.52. 编制依据(1) 佛山市顺德快速干线高富路(安富跨线桥段)工程两阶段施工图纸、招标、投标书2) 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3) 本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4) 交通部颁布的有关公路工程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及规程3. 地形、地貌本工程路线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偶有微丘出露,海拔高度一般在1.1~6.2m之间地势低洼,鱼塘密布,河涌、沟渠纵横交错公路沿线除河流堤坝、鱼塘塘埂、道路路基以及村镇附近表层覆盖有厚度不等的第四系人工杂填土外,其余地段表层多分布有淤泥质土、亚粘土、淤泥等不良土质区内河网极为发育,属珠江水系地质条件较差,对路基填筑施工质量要求较高路基填筑采用西江的新近淤积砂4. 气候本工程路段所经地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8℃,冬季最冷月份为一月,平均气温12.9℃,极端最低气温为-1.9℃夏季最热月份为七月,平均气温28.7℃,极端最高气温38.2℃,无霜期352天。
本工程所在区域雨季时间长,一般4~9月是雨季,降雨量大,达到1649.9mm,春夏两季雨量最多,每年夏秋季节台风活动频繁,对工程施工有一定影响,路基开挖及回填工程可能会遭受水淹或水冲的危险,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期5. 工期安排与进度计划根据“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的安排: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工期为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6. 人员、机具、材料配置情况6.1 人员1)项目部:按照本标段工程施工进度需要,项目部拟用具备路基施工经验的技术主管1名,技术员3名,施工员4名,安全员2名,调度1人,测量人员4人,实验室4人,负责路基施工2)协力队伍:路基土石方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操作熟练的工人,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质量意识;挖掘机司机、推土机司机、压路机司机、土石方运输车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6.2 设备表6.2-1 主要投入设备序号机械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1推土机2台2挖掘机PC2002辆3压路机YZ18C2台4装载机ZL40D-Ⅱ2台5自卸汽车5台6载重汽车2台7洒水汽车1台8不带门架袋装砂井机1台9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1台10CFG桩长螺旋钻机1台11空压机1台12发电机组200kw1台备用电源6.3 原材料本项目路基填料采用附近的新近淤积沙,施工时做土质包边处理,包边土考虑将鱼塘底清除的淤泥质土翻晒后作为路基包边土使用。
7. 施工工艺7.1 概述根据设计,路基工程均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挖方和填筑施工及软土地基处理等预压时,采用等载预压本工程全线处于软土地段,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单纯预压、袋装砂井+中粗砂垫层+土工格栅+预压和CFG桩+中粗砂垫层+土工格栅+预压本工程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沉降和稳定度动态观测,以确定合理填筑方式、控制软土地基施工期间的变形与稳定、控制并预测软土地基工后沉降,同时沉降量也作为预测路面填筑时间的基础资料,并为填料计量提供依据7.2 路基土方施工7.2.1 施工准备(1) 开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熟悉施工招标文件、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收集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和地下管线、构造物等资料并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在施工方案得到书面同意后,即开始进行路基土方的施工2) 在施工范围内全面复测导线、中线,测量与绘制路基横断面按图纸要求在现场设置路基用地界桩和坡脚、截水沟、边沟、取土坑、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标明其轮廓,并每隔5m设置标志3) 根据图纸所示的挖方、路堤填料取有代表性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进行试验,主要试验项目如下:① 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②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③ 含水量试验;④ 密度试验;相对密度试验;⑤ 土的击实试验;⑥ 土的承载比试验(CBR值)等。
4) 土样试验完成后,将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备案如果所调查与试验的结果与设计图纸资料不符时,提出解决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否则,不能进行路基施工5) 在开工之前应在试验路段进行压实试验,以确定土方工程的正确试压方法,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压实设备的类型及其组合工序、各类压实设备在最佳组合下的各自压实遍数以及能被有效压实的压实层厚度等还要包括不同土质施工机械(挖、运、装、卸、平整等)设备的组合和全部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并以书面形式向工程师报告,按试验情况提出拟在路堤填料分层摊铺和压实所用的设备类型及数量清单,所用设备组合及压实遍数、压实厚度、松散系数,供监理工程师审批试验路段的位置由监理工程师在现场选定,其长度不小于100m(全幅路段)压实试验前先清理其表面,然后将表面按填筑要求进行翻松、整平与压实试验段所用填料和机具应与将来施工所用材料和机具相当7.2.2 施工流程在软土地基处理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堤填筑在填筑时,均应充分考虑路基沉降,根据路基沉降量的大小进行适当的超宽填筑碾压,以确保路堤的宽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期路堤坡比应大于1:1.5路基填筑施工见“图7.2-1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图7.2-2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含水量小含水量大路基放样布置中心沉降、水平位移观测桩软基处理、分层填筑初平、碾压、精平观测点抄平试验检测(K30、n、K等)检测合格转入下道工序施工洒水闷料适中检测不合格适中摊铺晾晒图7.2.2-1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路基填筑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分层填筑摊铺碾压洒水凉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施工准备路基整修基底处理图7.2.2-2 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填筑施工工艺框图7.2.3 路基填料(1) 本工程路基的一般填料均采用外购的新近淤积砂,砂粒粒径大多为0.2~0.5mm,为级配较差的中、细砂,填筑路堤的两侧做土质包边处理2) 路基两侧包边土厚度1m,包边土内按纵、深2.5m及0.5m的间距梅花形布置横向塑料排水板,以便及时排除砂层中多余的水分3) 包边土采用鱼塘底清除的淤泥质土,经翻挖晾晒后使用,并要求其压实度应不小于85%,CBR值不小于2%4) 软土地基处理时,为了利于排水和均匀分担桩体上的应力,在路堤基底铺设一层50cm厚中粗砂垫层垫层砂料采用洁净的中粗砂,表面干燥,含泥量不大于5%,细度模数不小于2.6,渗透系数不小于5×10-3cm/s5) 路床填料采用石粉渣作为路基封层,以有效传递路面部分车轮荷载的压力,并利于路面渗水排出。
石粉渣必须干燥、洁净,其压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6) 填筑原则:路堤填筑要严格执行稳定性控制标准,结合设计要求的填筑厚度和软土地基监测控制标准进行每一层填土施工,保证足够的预压时间,(等)超载部分填土的卸载按软土地基监测的卸载标准进行7.2.4 填筑施工方法(1) 对于塘梗及非鱼塘路段填筑路基前应对基底进行清表,清除腐殖质、有机土等,清表厚度一般为30cm清表完成后回填路基填料至原地面,并进行夯实,压实度至少应达到90%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2) 当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则进行换填,换填深度,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cm(不含路面)时,对原地面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再将表面翻松深30cm,然后整平压实,其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换填料应按设计要求办理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cm时,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其压实度不应小于设计值3) 零填挖地段:零填挖顶面0~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6%,如达不到压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