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少儿游戏二.docx
54页农村少儿游戏二夏天的游戏 生产队社员集体割麦子 麦田里收割后捆好的麦子 农村老太太们在麦场捋葶子 用牲口拉着牛轴(学名:碌碡)轧场 刚起完场后的麦场 扬 场 晒麦子 收完麦子,轧完场,到了真正的夏天,烈日炎炎,暑气难消,中午,脱掉背心儿、小裤衩,扑通一声跳进坑里,坑塘一角挤满了小光腚猴儿们,互相淘水,打水仗,扎猛子比游泳速度、技术高低在坑塘岸边找一块光滑的有一定坡度的地方,往上淘水做成泥滑梯,然后从水里光着屁股跑出来在泥滑梯上一坐,出溜一下滑到水里,其他人继续往滑道上淘水保持滑道润滑,一个接着一个,玩的不亦乐乎到水沟里逮鱼、捞虾、爬树捉知了成了常事暴雨到来前,经常会有大批的蚂楞(蜻蜓)到来,孩子们会举着竹扫帚东奔西跑地扑蚂楞下暴雨时,坑里的鱼往往沿着雨水逆流而上,如同飞鱼。
孩子们有时在村头大街上麦场上的平地谁洼里也能抓到巴掌大的鲫鱼、梭鱼秋天的游戏 秋天,收获的季节到了,满地的红高粱、白高粱、黑壳(读科音)了密不透风,金黄的谷穗压弯了腰,枣树上挂满了红红的枣子,野生的海椹子由红变紫,又由紫变黑,摘一个放在嘴里那叫一个甜一个个大人们忙忙碌碌,忙着收获又忙着腾茬整地种麦子正如小学语文课文——《秋天到》描述的丰收景色那样: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黄澄澄的是梨,红通通的是枣 秋天到,秋天到,地里蔬菜长得好,冬瓜披白纱,茄子穿紫袍,白菜一片绿油油,又青又红是辣椒另一篇小学课文《秋天》更传神的描述秋天鸟类的迁徙景色: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秋天的游戏有,逮银螂壳、抠螃蟹(大闸蟹)、逮蚂蚱、捉蝈蝈,掼蛤蟆、印模子天旱时,池塘里的水少了,孩子们会把塘底的淤泥搅起,让池水变成泥汤,鱼都逃到水面换气,正好“浑水摸鱼”,有时还会在斗渠等水沟中筑起一道泥堰,用搪瓷脸盆把一侧的水泼到另一侧,来个“竭泽而渔”冬天的游戏冬天到了,寒风呼啸,最后一片柳树叶子飘离了树梢。
小伙伴们穿上了家做的棉衣,棉靴子地里庄稼早已收割完毕,过冬的麦苗郁郁葱葱,明春种高粱的地块也耕耙的舒舒坦坦,原来场上堆的满满当当的高粱垛、棒子栈子已经打轧入库,只剩下垛在麦场周边的干草垛了地净场光了,一年一度的农闲季节来到啦在不刮风的傍晚,冬日和煦的暖阳,给小伙伴带来了难得的惬意打汰的,撞拐的、打瓦的、藏猫猫的,抠老雀的,打尜的,三三两两,尤其是进入“三九”后,到大坑冰面上滑小凌爬的更是络绎不绝一个难得的冬季玩耍季节啊第一部分:儿童游戏1、奔桥裹(石头 剪子 布) 奔桥裹手势 男孩玩奔桥裹(石头剪子布) 女孩玩奔桥裹(石头剪子布) 捉迷藏前玩奔巧裹奔桥裹:就是现在常说的,石头,剪子,布奔:就是石头,桥:就是剪子,裹:就是布是划拳的最简单方式,也是决定先后次序的最简洁方式说奔、桥、裹,比石头、剪子、布节省音节,玩起来比说石头、剪子、布更简洁一点其逻辑关系如下:例如大人说:石头,剪子,布,哪个最厉害?孩子说:石头最厉害,结实坚硬,大人说:布能裹住石头;孩子说:那就布厉害些,大人说:剪子能剪开布;孩子说:那就剪子厉害些,大人说:石头坚硬,砸坏剪子;奔桥裹 (即锤头、剪子、布)就是按照此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一方右手出的战胜另一方,就决定战胜方先玩。
这是属于玩游戏前,游戏参加者决定先后次序的“游戏规则”,可以称得上“游戏之母”2、 过家家 50年代过家家 过家家 80年代过家家游戏时间:一年四季都有玩的,游戏地点:冬天一般在炕上,春秋一般在屋外边、门口边玩参与游戏人员范围:是男女儿童共同玩的游戏,年龄段在四至六岁之间的幼童游戏玩法:男孩当爸爸女孩当妈妈,随便找一些砖、破碗、破盘子就可当做房子、锅碗瓢勺过日子,做饭、吃饭、刷锅、洗碗、看家等等春夏秋季暖和时过家家,一般是在院里,常常把废弃的破碗破锅当玩具,在泥土地上挖几个坑当锅灶,折些树枝当筷子,用泥巴或野菜做成各式各样的“食品”,还会模仿大人样子,招呼其他孩子:“小瑞、小三子饭熟了吃饭了”,也还模仿大人一样“请客”玩过家家游戏能融合孩子之间的亲情,有益于从小树立和睦分工的家庭观念 3、指五官 指五官游戏时间:一年四季都有玩的游戏地点:一般在家里参与游戏人员范围:两人游戏,一般在家里大人及三四、五六岁儿童之间游戏玩法: 让孩子右手食指点在自己的鼻子尖上待命,然后大人说一个五官的名称,如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牙齿等。
要求孩子用指着鼻尖的手指,快速指到自己五官相应的位置指错了重新来,指对了,游戏继续进行开始时,说的速度较慢,等熟悉后,逐渐加快速度速度特别快时,就有指错的情况,但随着游戏反复进行,错误越来越少,到后来就不出错了 有时也可以互换角色,孩子发口令,大人指由孩子来判定大人说得对错为了增加游戏的难度,对于眉毛、眼睛、耳朵等五官,还可以指出左右 还有玩错位指五官与原来的指五官不同,错位指五官要指出错位的五官部位,比如:说眼睛,要指除了眼睛以外的其他任何一个五官,如鼻子或者嘴巴,如果指了眼睛就算错错位指五官比较难,它让孩子的脑子多转一个弯 指五官游戏简单,随时可以玩当一方指错时,双方常常开心地大笑!它可以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动脑又动手,好玩又有趣! 4、翻手击掌 翻手击掌(单手) 翻手击掌(单手) 翻手击掌(单手) 翻手击掌(双手) 翻手击掌(双手)游戏时间:一年四季随时都可玩。
游戏地点:在学校课间、在露天电影放映场等候放映时,常有小朋友玩这个游戏参与游戏人员范围:两人游戏,一般儿童之间游戏玩法: 翻手击掌游戏很简单,分单手游戏、双手游戏两种玩法 一人攻击,另一人防卫攻击者伸出手掌,手心向上;防卫者也伸出手掌,手心向下,将手掌放在攻击者手掌上,两人的手掌互相接触攻击者可以出其不意地突然抽出手掌,迅速翻过手来,猛击守卫者的手背,守卫者反应要快,只要攻击者的手掌脱离自己的手掌,就可以快速躲避 若攻击者击中了守卫者的手背,则攻击者可以继续翻手攻击守卫者的手背,直到攻击者没有击中守卫者的手背、攻击失败时为止 若攻击者攻击失败,则双方的手掌调换位置,即原来的攻击者做守卫者,原来的守卫者做攻击者,游戏的规则依旧 翻手击掌游戏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锻炼快速反应的能力,给游戏儿童带来了许多欢乐不仅儿童喜欢玩,青少年也有很多玩的5、 破闷儿(猜谜语) 五十年代谜语图文 五十年代初谜语图文 花生谜底游戏时间:一年四季随时都可玩游戏地点:在家庭、学校课间都可以玩。
参与游戏人员范围:两人或多人游戏,一般在大人与儿童或儿童之间游戏玩法: 一人出谜语另一人或其他人猜 如:“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猜一种果实花生!” “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猜一种做菜的东西”蒜!”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这是什么自然现象”?“下雨!” “哥俩一般高,见面就摔跤猜一种生活用品“筷子!” “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辣椒” “叮铃铃,叮铃铃,没鼻子,没眼睛,一只耳朵一张嘴,又能说话又能听” “上边毛,下边毛,当中一颗黑葡萄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眼睛” 此游戏锻炼儿童思维判断想象能力,为儿童提供饶有风趣的精神食粮6、 丢手绢 丢手绢年画 丢手绢 丢手绢 丢手绢 丢手绢游戏时间:春秋两季玩的比较多,游戏地点:宽敞的庭院、学校操场、打麦场上参与游戏人员范围:6-8岁儿童集体游戏游戏玩法:丢手绢这种游戏是很多人非常喜爱的,参加人的年龄一般都是十岁上下的儿童。
一般情况下,由一二年级老师组织的比较多首先参加的人围成背朝外的一个圆圈,双手打着节拍唱歌谣,唱的歌词是: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然后选出一个人手拿着手绢在圈周边围着圈子跑;在歌谣唱完之前,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当跑的人选中脸朝里并且正在唱歌的某一人时,把手绢丢在他或“她”的背后,丢手绢的人装着若无其事继续奔跑,再跑到没有发觉被丢手绢的人时,就把他或“她”抓住,被抓住的人就输了他或“她”就必须到圈子的中间为大家表演一首歌;如果被丢手绢的人在没有被抓到之前,发现了自己的背后有手绢,他就立即拣起来顺着前面人的方向继续跑,把手绢再丢到别人的背后,第一个丢手绢的人就到第二丢手绢人的空位置上脸朝里坐下游戏继续,以此类推此游戏能增强儿童融入集体认知,有助于提高儿童机智灵活性 7、说笑话 (讲故事) 听爷爷讲故事 听奶奶讲故事 听雷锋叔叔讲故事 听战斗英雄讲故事 说评书老先生在农家院 孙敬修老师80年代与小听众交流 “小叮当” 康瑛老师50年代与少年儿童听众交流 康瑛老师与孙敬修80年代共同主持少儿节目 60年代围坐在一起收听少儿节目游戏时间:一年四季都可以玩,一般晚上或劳动休息时间。
游戏地点:农家炕头、生产队场院屋、饲养室,以及田间、地头参与游戏人员范围:这是男女少年儿童都喜欢的游戏年龄跨度从四五岁儿童到十多岁少年都是参与游戏人员,甚至十八岁以上及四五十岁青壮年都很喜欢游戏玩法:有大人说的时候,一般是一个人讲,小伙伴们在一起时有一人讲的,更多的是轮流讲傻三、傻姑爷对对子,鬼神、狐仙、蛇仙、大灰狼等等冬天藏猫猫扎死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