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裂酸化安全要求.docx
8页压裂、酸化安全要求1.施工作业前的安全要求1.1施工作业设备、设施的安全要求A高压管汇系统的定期监测管理高压管汇系统的定期监测与管理应按照SY/T 6270-1997执行B压裂泵液力端(泵头)的检查与监测1合理使用、精心维护泵头,是延长泵头使用寿命、防止泵头突发事故的重要措施2压裂车泵头保险阀应清洗涂油,安全销子的切断压力不应超过额定工作压力3压裂泵头、泵头内腔外表不应有裂纹;阀、阀座不应有沟、槽、点蚀、坑蚀及变 形缺陷,若有应及时更换4每次施工完后应认真清洗泵头内腔,以防止酸、碱、盐的腐蚀造成应力集中点, 使泵头过早损坏5装有缓冲器的泵头,应每月核对一次缓冲器压力,低于额定压力者应及时充气, 如漏气要及时修理6在换凡尔时要认真观察泵头腔内有无裂纹,如发现裂纹应立即更换新的泵头7在泵运转时或承压时不要打开泵头上的放空闸门,以防止发生事故C施工压力显示系统的校对与检查整个压力显示系统应当每年标定一次,与标准压力的误差应小于土 2%,以保证其灵敏、 准确D泵车压力自动报警及保护系统1常进行压力校验,确保压力传感器及整个系统的精度及准确度2确保压力设置正确3自动保护后,应及时将油门调至怠速并将挡位空挡,以免在不急于重新施工时, 复位后的误操作。
4重新起泵时应先将自动保护复位5确保压裂机组发动机紧急熄火装置性能良好E酸化施工设备的配套要求1总要求是人不见酸、酸不见天、密闭施工2现场酸化施工流程所用酸液提前配好,采用如下流程注酸:酸罐车T密闭供酸泵车T酸化压裂泵车一注入井内3防漏与清理管线施工前高低压管汇用无酸液体试压注酸完后用无酸液体清洗高低压管汇,此清洗液应 作为替置液注入井内F其它安全配套要求1在地面管汇中,对应的每台泵车、混砂车、酸泵车的每条进出口管线都应配有单 向阀,以备施工中发生问题时便于处理2含硫化氢气井施工作业设备的要求按照SY 6137-1996第3章执行1.2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要求A对井场、道路及电力线路的要求1根据施工规模统一规划施工井场2进出井场道路的转弯处,应根据施工车辆的转弯半径适当加宽路面,做到不打倒 车,进出方便道路应平整牢固,承载能力(包括桥梁)不低于35T3施工过程中拉运支撑剂(或拉运液体)的车辆能顺利出入4横穿道路的电线要在过车前检查,高度不够者应提前加高5施工区内场地要求:(1) 不同规模、施工压力的井场有效用地不得低于以下标准:——砂量<20m3,施工压力<25MPa,井场长x宽=22mx 28m;——砂量20〜40m3,施工压力<35MPa,井场长x宽=28mx 32m;——砂量40〜60m3,施工压力<70MPa,井场长x宽=35mx 40m;——砂量>60m3,施工压力〉70MPa,井场用地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增加;----当施工有特殊要求时,井场用地应根据需要作相应的增加。
2) 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无积水,无障碍物,液罐摆放区域承载能力不低于50T, 车辆摆放区域承载能力不低于35T,不允许在“填方”部位摆放施工装备(包括车装设备和 罐类设备)3 )砂罐底部必须打水泥基墩,水泥基墩的要求为:整个砂罐水泥基墩长x宽x 深=6m X 6m x 0.6m,水泥基础高差不超过10mm,承载能力不低于砂和砂罐的总重量6施工作业现场应有安全照明措施所有施工车辆和液罐的摆放位置应远离已架高 的各种电力线路,更不能摆在其线路下面B液罐、施工作业车辆和排污池的规划布局1所有液罐、施工作业车辆应摆在井口上风方向,各种车辆设备摆放合理、整齐, 保持间距,便于撤离2施工车辆停放位置距井口要保持一定距离,最少不要小于10m3与施工车辆无直接关系的车辆应停放在上风方向距井口 20m以外的安全处4排污池应设在井口的下风方向20m以外,应有足够容积容纳所有排出井口的洗井 液及从地层排出的工作废液;5仪表车应摆在视野开阔地点,指挥台能看见高压管汇和井口C放喷流程的安装布局要求放喷流程与测试流程应分开,安装布局执行3.1.2.2.D和3.1.2.2.E的要求,并避开 车辆通过区和作业设备摆放区。
1.3井筒准备A对气层套管,应清楚其每种钢级、壁厚、各段下入深度数据及安全耐压强度B按3.1.2.2.F准备加砂压裂、酸化管柱,并按3.1.5.4.B下入加砂压裂、酸化管柱C加砂压裂、酸化前按本《细则》3.1.5.2对井筒进行通井、洗井、冲砂D对加砂压裂、酸化封隔器上部有射孔段的井,一定要先打开封隔器上部的循环阀, 在返冲洗干净之后,再起井下封隔器1.4井口装置准备A按设计选择井口装置,不允许超压使用B若气层套管升高短节或套管头及井口底法兰已电焊死,需组配变径法兰,上部再安 装符合设计要求的井口装置井筒中要下入封隔器,对升高短节或套管头进行保护C当施工井口压力高于气层套管强度、井口升高短节或套管头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时, 需下入封隔器对气层套管、升高短节或套管头进行保护D井口装置送往井场之前要全部装齐验证合格,按本3.1.3.5安装之后,用硬支撑固 定E井口装置所有出口全部配齐73mm平式油管螺纹法兰F井下有封隔器时,井口套管阀门应接一条平衡车硬管线H井口装置和井场周围设施都不得有漏气存在I施工前按3.1.2.2.C对井筒、套管头和井口装置试压1.5施工作业设备、管汇安装A连接井口的弯头应使用活动弯头。
B加砂压裂时,高压管线内流速不得超过12m/s,否则使用双管线连接C安装泵车2〃或3〃高压管线必须先向下引到地面,由地面平接到管汇台地面后,再 向上接到管汇台,不允许减少弯头,防止施工中将2〃或3〃高压管线拉坏而发生故障D 2〃或3〃高压管汇连接顺序为:井口 T投球器T压力传感器T放空三通一2〃或3〃 单流阀T管汇台连接中途要有充分的活动范围E经管汇台到压裂泵车及混砂车排出胶管低压管线,必须安装缠有钢丝的耐压胶管, 以防吸扁及憋破,应尽量减少下垂弯曲,避免管内流速不畅造成砂堵F至少接三根混砂车到管汇台的供液胶管,以防供液不足造成施工中压裂泵车走空泵H所有高低压管汇由壬头、密封垫,安装前均要用洗涤剂清洗干净,保持完好,并将 由壬头敷机油I每个高压管线连接处装上安全链,地面高压管线必须进行加固J正确安装和调试好监测仪器仪表1.6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要求A现场施工负责人应召开所有施工人员参加的技术交底、安全、分工会议,使人人了 解施工目的,人人了解自己的岗位及责任B施工作业人员进入施工作业现场应穿戴相应的劳动安全防护用品C施工期间由专人统一指挥,操作指挥人员(技术员、工程师)必须清楚了解施工的 设计要求、井下情况、地面设备及各个操作岗位人员的技术状况。
D施工作业时,所有操作人员应坚守岗位,注意力集中,密切注意设备运行情况,发 现问题及时向现场施工负责人汇报,服从统一指挥E高压作业区不允许人员来往非施工人员应远离施工井场F含硫化氢的气井的施工作业按照SY 6137-1996第6章执行1.7现场其它安全要求A压裂机组发动机和其他进入施工现场车辆、设备的排气管均应装有火星熄灭器或阻 火器B配液前检查水质,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配液,并检测其性能C平衡车上水池干净、无泥砂D通讯设备电源充足、通讯效果良好、有备用对讲机E划定施工高压警戒区,设立标识物,派专人负责警戒在警戒区内禁止闲人停留或 穿越工作人员进入高压区要尽量在相对安全的地方进行工作设置安全通道,一旦发生不 能及时处理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作为逃生专用F按设计限压值设定泵车超压保护装置压力值H施工中非仪表车操作人员,除特殊要求外,一律不允许进入仪表车I大型施工中要及时补充燃料J井场配备值班医生,配备消防器材,并合理摆放,重点井、复杂井、高压井应有消 防车、救护车值勤K其它安全要求按设计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2.安全检查施工前由相关人员对各项施工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对不能满足设计、规范或安全要求 的必须立即整改,直到满足要求。
检查合格后由施工负责人下达开始施工的指令,岗位人员各就各位3施工过程的安全操作鉴于加砂压裂、酸化作业的特殊性,施工时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3.1施工车组不带压试运转施工设备连接好后,首先应进行不带压试运转(即走泵)其目的是检查高低压管汇是 否畅通、仪表是否工作同时将流程内的空气用液体全部替出,以免空气与天然气接触而引 起爆炸,或因泵内有气体影响泵的正常工作其方法是将泵注液体通过井口装置的总阀上部 生产四通(或三通)进入防喷管线放空走泵时间的长短以仪表显示正常、各压裂泵的空气排 完、上水正常为限3.2管汇试压A配备有试压泵的车组,应当用试压泵试压B没有配备试压泵的车组,用压裂泵试压时,必须由操作熟练的人员操作将带泵的 发动机油门降到最低位置,挂1挡,单泵分级试压在泵压未达到所规定压力前提前摘挡, 靠惯性最后达到所试压力C不论何种情况,试压时操作人员都要注意力集中,所有人员全部撤离高压区对于 高压管汇、井口观察人员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泵车操作手报告D低压管汇所试压力应不低于1MPa,高压管汇所试压力应高于所施工井的最高施工压 力,一般按设计要求试压若试压出现管线刺漏、井口闸门刺漏或密封不好,必须在停泵、 泄压后再进行整改。
E保持试压压力,不刺不漏稳压5分钟为合格F试压时,井口操作人员根据指令按规范泄压、开关井口闸门H平衡车单独试压要求与管汇试压相同3.3循环洗井(压井)和试挤A确认采油树闸门为洗井(压井)状态B开始洗井(压井)应慢速注入,以返出正常为限C对井内下有封隔器不能洗井(压井)的井,应通过试挤查清井下情况D对酸化施工井,在洗井(压井)后进行注酸之前必须试挤观察井口有无漏失,地层 是否吸收,算出吸收指数后才能向井内注酸E循环洗井(压井)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排量,既不能使封隔器座封,也不能使放喷管 线压力高于放喷管线能承受的最高压力3.4低替(座封隔器)A低替井口闸门倒好后,泵车操作手通知混砂车(供酸车)操作手开始供原胶液(酸化 时为防膨液),并开始低替B泵车操作手严格按设计进行低替,严密监控泵压、排量等施工参数C酸化时,低替防膨液合格后,泵车操作手通知供酸车操作手改供稀酸液,并按设计 替入稀酸液D低替合格后若无封隔器,泵车操作手立即停止低替,并通知混砂车(供酸车)操作手 停止供原胶液(稀酸液)E当井内有封隔器时,低替结束后立即按设计书要求增大排量座封隔器,并检验座封 效果1若多次座封失败,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关套压施工或停止施工,等待处理。
2若座封封隔器成功,泵车操作手应控制好排量和施工压力以保证封隔器不解封, 并通知技术员关套压闸门需要打平衡压力时,通知平衡车操作手做好打平衡压力准备F技术员确认井口闸门为高压注入状态后向泵车操作手报告G低替(座封隔器)过程中,放喷管线压力不得高于放喷管线能承受的最高压力3.5高压挤注加砂压裂时先后执行3.5中的A、B过程;酸化时执行3.5中的C过程A注前置液1泵车操作手通知交联车操作手准备好打胶联液;2泵车操作手通知混砂车操作手开始供原胶液;3泵车操作手按设计开始注前置液1) 开始注前置液时,在排量达到1m3/min时通知交联车操作手按交联比打交联;(2) 泵车操作手在压力允许的情况下快速提高泵注排量和交联排量;(3) 在施工排量达到设计排量并稳定后,泵车操作手通知技术员检测小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