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学]第三章康复评定本科上.ppt

101页
  • 卖家[上传人]:tia****nde
  • 文档编号:70184791
  • 上传时间:2019-01-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38MB
  • / 10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康复评定,1,2,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 第二节 认知功能评定 第三节 言语评定 第四节 日常生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评定 第五节 心理评定,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3,4,●肌力评定 ●肌张力评定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 ●步态分析 ●小结,内容简介,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 肌力评定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度和范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肌力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测定肌力评定,5,徒手肌力检查,肌力评定,6,徒手肌力检查是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嘱患者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级别7,MRC分级法,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8,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9,10,,,,,11,,,,12,,,,13,,,14,,,15,,,16,,,17,,,徒手肌力检查的特点: 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检查器具; 以自身各肢体的重量作为肌力评定标准,能够反映出与各人体格相对应的力量,比器械肌力测定所得数值更具实用价值; 定量分级标准较粗略; 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耐力。

      肌力评定,18,徒手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 1、做好必要的解释并取得患者的配合 2、体位 3、疲劳、剧烈运动或餐后不宜检查 4、注意左右侧的对比 5、了解检查的禁忌症肌力评定,19,,肌力在 3级以上时,检查所加阻力必须连续施加,并保持与运动方向相反,同时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肢体的远端,必须保持同一强度给予阻力的大小要根据受试者的个体情况来决定 肌力检查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痉挛性瘫痪的患者器械肌力测定 握力测试 捏力测试 背肌力测试 四肢肌群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肌力评定,21,一、握力测试,用大型握力计测试,以握力指数评定 握力指数=握力(kg)/体重(kg)×l00 握力指数正常值:大于50 测试时将把手调至适当宽度,测试姿势为上肢在体侧下垂,用力握2~3次,取最大值二、捏力测试,用握力计或捏力计测试,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捏压握力计或捏力计,该测试反映拇对掌肌肌力及屈曲肌肌力; 正常值约为握力的30%三、背肌力测试,用拉力计测试,以拉力指数评定 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lO0 拉力指数正常值男性为150~200, 女性为100~150 测试时两膝伸直,将把手调至膝盖高度,两手抓住把手,然后伸腰用力上拉。

      进行背肌力测试时,腰椎应力大幅度增加,易引起腰痛发作,故不适用于有腰部病变的患者及老年人四、四肢肌力测试,借助于牵引绳和滑轮装置,通过与肌力方向相反的重量来评定肌力等速肌力测试,采用等速测力器如Cybex、Biodex、Kincom等 肌肉在等速运动时以动力性收缩作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带动仪器的杠杆绕其轴心作旋转运动 旋转的角、速度预先设定,不施加速,运动只能以恒速进行 其优点是可提供最大肌力矩、肌肉爆发力、作功能力、功率和耐力等方面数据,并可作肌肉神经控制的观察,是目前肌肉功能评定及肌肉力学特性研究的最佳方法肌力检查的禁忌症,绝对禁忌证 骨折错位或末愈合,骨关节不稳定、脱位,术后尤其是肌肉骨骼结构的术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急性损伤、严重疼痛 相对禁忌证 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严重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未稳定,骨化性肌炎29,肌张力评定,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的紧张度正常的肌张力能够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平衡运动,使关节有序固定,肢体保持一定的姿势,有利于肢体协调运动 肌张力评定主要是手法检查,首先观察并触摸受检肌肉在放松、静止状况下的紧张度,然后通过被动运动来判断。

      肌张力评定,肌张力分类: 正常张力 肌张力增高 :肢体放松时,做被动运动可明显感到阻力 ,甚至难以进行 肌张力降低:做被动运动时感觉不到阻力;不能自主抬起肢体,表现为肌肉松弛无力 张力障碍:肌张力紊乱,30,肌张力评定,肌张力临床分级 等级 肌张力 标准 0 软瘫 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1 低张力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2 正常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3 轻、中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 4 重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31,肌张力评定,肌痉挛的分级: 目前多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评定评定时,患者宜采用仰卧位,检查者分别对其双侧上、下肢的关节进行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按所感受的阻力来分级评定评定标准见下表 32,改良Ashworth量表,33,34,关节活动范围测量,关节活动范围 (range of motion, ROM) 即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的运动弧度或关节的远端向近端运动,远端骨所达到的最终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就是测量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

      可分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关节活动范围对于判断病因,评估关节活动障碍的程度,制订康复治疗计划,评定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主动的关节活动度 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被动的关节活动度 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测量工具 : 通用量角器 电子角度计 指关节量角器 脊柱活动量角器,,36,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测量方法: 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或不同的测量部位,其测量方法也不同 通用量角器 量角器的轴心与关节中心一致,固定臂与关节近端的长轴一致,移动臂与关节远端的长轴一致关节活动时,固定臂不动,移动臂随着关节远端肢体的移动而移动,移动臂移动终末所显示出的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电子角度计 将固定臂和移动臂的电子压力传感器与肢体的长轴重叠,用双面胶将其固定在肢体表面,此时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来的数字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指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可应用指关节量角器、直尺或两脚规测量 脊柱活动范围测量 可通过脊柱活动量角器测量背部活动度或用皮尺测量指尖与地面距离37,主要关节ROM的测量方法,38,主要关节ROM的测量方法,39,40,,,,41,,,,42,,,,43,,,44,注意事项,①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体位,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②固定好量角器,其轴心应对准关节中心或规定的标志点,关节活动时要防止量角器固定臂移动; ③通常应先测量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后查被动活动范围; ④应与健侧相应关节测量比较; ⑤避免在按摩、运动及其他康复治疗后立即进行检查; ⑥不同器械、不同方法测得结果存有差异,不宜盲目比较;,结果记录,1、记录测量日期、肢体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单位以50单位 2、记录关节活动范围 3、当被测量者的某个关节出现非正常过伸展情况可采用“-”表示 4、受限方向的运动范围记录为“无” 5、记录测定关节部位有无相关病理表现,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平衡评定 平衡是指身体所处在的一种姿势状态,或是指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稳定性的一种能力 平衡的控制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技巧,人体平衡的维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适当的感觉输入;②中枢整合作用;③适当做运动输出 以上各方面综合作用,使身体的重心落在支撑面内,人体就保持平衡,否则,人体就失去平衡,产生平衡功能障碍46,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人体平衡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静态平衡: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在无外力作用下处于某种特定的姿势 动态平衡: ①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或各种姿势转换的过程中,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 ②他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外力作用下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47,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评定方法:观察法、功能性评定、平衡测试仪 观察法:在静止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睁、闭眼坐,睁、闭眼站立 (即Romberg's征),双脚并立站立,双脚脚跟碰脚尖站立,单脚交替站立等。

      在活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坐、站立时移动身体;在不同条件下行走,包括脚跟碰脚趾,足跟行走,足尖行走,走直线,侧方走,倒退走,走圆圈,绕过障碍物行走等48,,功能性评定:berg量表、Tinnetti量表、“站起—走”计时测试优点不需要专门的设备,结果量化,评分简单,应用方便 平衡测试仪评定:平衡测试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定量评定平衡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这类仪器采用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整个系统由受力平台、显示器、电子计算机及专用软件构成可用于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也可以用作平衡训练berg量表,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协调能力评定 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所完成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 协调与平衡密切相关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简单来说,保持人体协调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51,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分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协调控制的部位主要有小脑、基底节、脊髓后索,因此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部位不同可将共济失调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感觉性共济失调。

      评定方法:主要是观察受试者,在完成指定的动作中是否直接、精确,时间是否正常,在动作的完成过程中有无辩距不良、震颤或僵硬,增加速度或闭眼时有无异常评定时还需要注意共济失调是一侧性或双侧性,什么部位最明显,睁眼、闭眼有无差别52,,◆ 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功能不全造成的功能障碍指随意运动的平稳性、动作的速度范围出现异常,缺乏精细协调对距离的判断力表现为醉酒步态、震颤、书写障碍等 ◆ 大脑性共济失调 基底节病变,症状较小脑症状轻 ◆ 感觉性共济失调 本体觉和辨别性触觉的信息不能传入大脑皮层表现为闭眼不确定自己的位置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上肢协调功能评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指鼻试验:受试者用自己的食指,先接触自己的鼻尖,再去接触检查者的食指检查者通过改变自己食指的位置,来评定受试者在不同平面内完成该试验的能力; 指对指试验:检查者与受试者相对而坐,将食指放在受试者面前,让其用食指去接触检查者的食指检查者通过改变食指的位置,来评定受试者对方向、距离改变的应变能力;,54,,轮替试验:受试者双手张开,一手向上,一手向下,交替转动;也可以一侧手在对侧手背上交替转动 下肢协调功能评定:常用的是跟-膝-胫试验,受试者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先将足跟放在对侧下肢的膝盖上,再沿着胫骨前缘向下推移。

      步态分析,,步态是指行走时人体的姿态,它是人体结构与运动调节系统,行为及心理活动在行走时的外在表现,是诸多独立性功能的基本要素之一 步态分析是利用力学的概念和已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行走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56,步态分析,,步态周期: 步态周期是指从一侧足跟触地到同侧足跟再次触地所经历的时间,分为站立相(支撑相)和摆动相站立相是指同侧足跟着地到足尖离地,即足部支撑面接触的时间,约占步态周期的60%摆动相是指从足尖离地到足跟着地,即足部离开支撑面的时间,约占步态周期的40%57,步态分析,,步态分析常用参数 步长:行走时一侧脚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脚跟着地平均的距离一般男性为70~75cm;女性50~7Ocm 跨步长:行走时,由一侧脚跟着地到该侧脚跟再次着地的距离通常为单步长的两倍 步频: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正常人在95~125步/分 步速:即步行的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正常人大约为65~100m/min59,步态分析,,步态分析方法 分为临床分析和实验室分析两个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五讲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初步形成(秦汉时期)-2025年版.pptx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绪论.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2025年版.pptx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资料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副本.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2025年版.pptx 第六讲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2025年版.pptx 第四讲阔步迈向农业强国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教学设计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概述.ppt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塑料成型工艺基础.ppt 市场营销学(第2版)市场营销管理.ppt 税收筹划(第2版)课件:跨国税收筹划问题.ppt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初识STM32.ppt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pptx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单位会计概述.pptx 银行会计课件: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核算.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