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建议书141222.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87235669
  • 上传时间:2024-0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1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一) 项目名称长沙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园(二) 项目定位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生产企业、大型能源设备 制造商、能源运输及管道输送企业以及气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应用产品制造商总部 基地、运营中心、科研中心;能源生产、输送设备、零配件生产商、为能源产业提供 配套服务的各类企业的生产基地及服务机构所在地三) 项目建设单位湖南XXXX投资置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 项目建设地点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五) 项目建设规模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主要为轻钢结构厂房和多层厂房,拟引进约50家企业入园六)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22亿元,其中能源产业园基建投资10亿元,入园企业生产设备等固 定资产投资12亿元七) 经济效益入园企业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45亿元,产生税收3亿元.(八) 编制依据1、 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及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2、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3、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工业地产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14] 96号)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及条件(一)背景新能源是指化石等传统能源之外的新型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 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 进步。

      太阳能、风能产业高速发展,年均增长40%生物质能源已被欧美等国家列入 国家能源战略•核能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根据汉能控股集团和全联新能源商会联合发布的《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2 年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全球性投资已达到2687亿美元尽管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 呈现衰退趋势,但在2006—2012年间,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年复合增长率仍高达19%, 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渐趋重要2013年全球总发电量22513.8TWh, 同比增长4尽管化石燃料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比重的70%,但新能源发电依 然延续了高速增长的趋势,年发电量同比增速达到13%,占全球发电量总额的5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 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 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2012年7月9,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加 快发展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力强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页岩气、生物 质发电、地热和地温能、沼气等新能源,积极推进技术基本成熟、开发潜力大的新型 太阳能光伏和热发电、生物质气化、生物燃料、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实 施新能源集成利用示范重大工程。

      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 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进新能 源汽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建设,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 联盟,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突破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和 材料核心技术,大幅度提高动力电池和电机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成本;加强电制动等电 动功能部件的研发,提高车身结构和材料轻量化技术水平;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 发和示范应用;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化体系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框架体 系,强化财稅、技术、管理、金融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 发展2008年8月2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了《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 产业总体规划纲要》和《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提出先进 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3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新能源、 信息和节能环保等4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 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强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 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长沙市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两型经济的需要长沙是一个缺煤少电、无油无气的能源匮乏型城市,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其余 主要为水电,二次能源以火电为主,成品油和天然气全部从市外输入。

      终端能源消费 结构中煤炭、成品油、电力的比重在70 %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有所下降,成品油、 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消费比重逐年上升,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利用刚开始起步,仅占 能源消费总量的12%左右“十一五”期间,长沙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从2005年的214 1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0年的3503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7.18%但随着经济的快 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增幅较大,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795万吨标准煤,比2005 年增加1072万吨标准煤预计到2015年,长沙市能源需求总量为4300余万吨标准 煤以上,但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不足500万吨标准煤,发电装机规模约2500兆瓦(不 含抽水蓄能电站),80 %以上的能源仍需从市外购入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 调整,加快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步伐,促进新 能源产业发展2、 长沙经开区完善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的需要经过多年发展,长沙经开区形成了以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为主导, 新材料、食品饮料、轻印包装等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2013年,长沙经济技术开发 区全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557亿元,其中以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联起重机、中 铁重工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实现产值近千亿元,占园区总产值近64%,园区工程 机械产值约占全省的3/5,占全国同行业市场总量的23%,占全球市场份额已达7.2%.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疲软、工程机械 行业整体发展回落较大的不利背景下,长沙经开区经济增长也受到了较大影响。

      为了更 好应对园区内产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同时顺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大力发展 新能源产业是园区完善产业结构、寻找新的产业增长点的需要通过建设新能源产业 园,吸引一批国内优秀的新能源开发、设备制造、运输与服务企业总部落户,并带动 部分新能源零配件生产商入驻园区,将形成良好的聚集效应,对园区现有产业形成有 效的补充,促进园区更好的发展3、长沙经开区打造汽车千亿产业集群的需要根据长沙经开区规划,未来将致力打造“中国力量之都”,争取在2016年,实现工 业总产值3000亿元以上,形成工程机械和汽车及零部件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培育十大 百亿元企业,着力打造“世界工程机械之都"、“中国汽车产业集群新板块” 目前区 内拥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100余家,其中包括上海大众、广汽三菱、北汽福田、众泰 汽车、广汽菲亚特、住友轮胎、博世汽车、广汽零部件企业等多家知名汽车及零部件 生产厂商,整车产能超过160万辆但相对国内其它汽车产业基地,园区汽车产业优势 并不突出近年来随着特拉斯引入中国,也引发了全国民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新能源汽车 已成为各汽车生产厂商兵家必争之地•而今年10月24日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众泰汽 车基地内上市的众泰云100是我省首款纯电动轿车,也标志着湖南汽车工业行进到一 个新的至高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省同全国乃至全球其它厂家一同站在了同一起 跑线上。

      而在此之前的7月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我省新能源汽 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10月21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 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旨在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此为契机,在园区设立新能源产业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包括电池 材料、动力电池、驱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站、充电设备等及新能源汽车整车 运营及服务等,通过与目前园区汽车生产厂商加强合作,构建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 从而完成打造千亿汽车产业集群的目标三)项目建设的条件1、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具备的条件近几年,湖南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来势较好在智能电网及其 关键装备领域,衡阳特变电工特高压电力变压器、长沙威胜集团智能电表计量系统、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IGBT半导体器件等项目,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较大的产业规模 2011年,智能电网及其关键装备实现主营业收入1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545%, 总量占新能源产业的33.7%;增加值增长309%•在太阳能综合利用领域,湖南起步 较晚,但是增速较快,尤其是在长沙红太阳新能源、湘潭兴业太阳能晶体硅等项目达产 后,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2011年,太阳能综合利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65亿 元,增长63.1%;增加值增长41风电装备制造及应用领域,拥有湘电集团兆 瓦级风机整机、南车株洲电机风力发电机及配件、中科恒源全永磁浮风力发电机组等 优势项目,201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增加值分别增长271%和22核能发电 及辅助装备制造领域,湖南资源优势明显,但是整个产业尤其是辅助装备制造的规模 还比较小.2011年,核能发电及辅助装备制造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54亿元,增长42生物质能源及装备也是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2011年实现主营 业务收入2355亿元,增长45.2%地热能及其他新能源规模较小,仅实现主营业务 收入0.79亿元我省新能源产业在资源、装备制造、科研开发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一是具备一定的产业资源优势我省已探明铀矿储量26万吨,居全国前三位, 铀矿石占全国总量的1/3以上,是国内重要的核燃料基地,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比选 19个核电厂址每年新增煤矸石620万吨,石煤基础储量107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 的30%,煤层气资源量(埋深1500m以上)约1200亿立方米,生物质能可开发利用 总量约3150万吨标准煤/年,纤维生物质资源年产5000万吨,风能经济可开发量约 100万千瓦,太阳能资源属于资源中等区,太阳能利用主要原料硅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 且品位较高。

      二是具备较好的产业配套基础全省新能源相关大中型企业100多家,培育形成 了湘电集团、南车时代、南车电机、中电科技48所、衡阳特变、长高集团等一批核心 骨干企业,太阳能电池形成500MW产能,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居全国第一,产业链 全线拉通.2兆瓦以上风机产能及配套能力全国第一,株洲时代是国内唯一掌握整机控 制系统的厂商,时代新材是我国南部最大的叶片产业化基地•特高压输变电、智能配电 和用电优势明显,特高压电抗器、变压器、开关设备、智能电表终端等产品居国内领 先水平三是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主体目前,国内主要发电集团包括中核总、中广核、 华能、华电、大唐、国电、中电投和华润电力等,都在我省投资开发了电力项目,一 批民营企业在我省开发和建设新能源项目,企业开发新能源的积极性很高伴随着西气 东输、天然气入户,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及一批管道敷设、输送设备、应 用设备企业落户湖南•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农业 大学等一批在新能源领域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等院校,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1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 究中心10多个。

      风电叶片制造技术、燃料乙醇制备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光伏装 备制造技术、彩色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兆瓦级直驱永磁发电装备制造技术、核 工程及铀矿开采技术、特种变压器制造技术、能源计量及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技术等居 国内领先四是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我省是化石能源资源匮乏省份,人均装机和用电水平为 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2009年我省电力总装机2743万KW,水电资源开发程度已超 过90%,大部分电煤需从省外输入据预测,到2020年,我省一次能源缺口 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