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医院CT室辐射环境监测及评价探讨.docx
4页某医院CT室辐射环境监测及评价探讨 李晓恒+王桂花+秦欢【摘 要】目的:监测和评价某医院两台CT正常运行时对周围环境及公众的辐射影响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及监测方法为评价标准和监测方法结果:开机状态时,两CT室周围X-γ辐射剂量率范围分别为93.3nGy/h~108.4nGy/h与82.3nGy/h~95.7nGy/h结论:开机状态时,该医院CT室外环境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公众可正常活动关键词】CT;开机状态;监测;评价据联合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统计,医用X 射线诊断已成为最大的人工辐射来源[1]放射医学具有X 射线曝光量大、历时长、防护难度高等特点,在其施行以达到满意医学诊疗目的的同时,需要有效的保障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医疗照射的受检者与患者及有关公众三类人员的身体健康与放射安全[2-3]因此,CT室的屏蔽设计与防护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针对某医院CT室辐射环境监测结果进行评价与讨论1 项目简介2009年8月,该公司委托有资质的环评单位进行了CT等应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并于2011年9月通过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批两CT室位于该医院门诊楼一层室内四周防护墙、天花板铅当量为5 mmPb。
防护门及铅玻璃均达到2 mmPb铅当量CT室均设有明显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与工作状态指示灯2 验收标准2.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4] (GB18871-2002)2.2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5](GBZ130-2013)第5.4款规定: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m处,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其检测方法及检测条件按7.2和附录B中B.6的要求)a)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μSv/h,X射线机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2.3 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3 监测结果分析3.1 监测项目CT主要由X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高速电子在射到靶体后产生X射线,产生的X射线会随着射线装置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在开机时间内所产生的X射线为主要辐射环境污染因素因此,监测项目为X-γ辐射剂量率3.2 监测仪器FH40G型便携式X-γ剂量率仪3.3 监测结果Emotion16型CT开机状态,电压130kV,管电流25mA对CT室周围环境的X-γ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见表3监测布点图见图1spirit型CT开机状态,电压130kV,管电流30mA。
对CT室周围环境的X-γ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见表4监测布点图见图1可见,在上述监测工况下,Emotion16型CT室周(下转第401页)(上接第348页)围实测X-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93.3nGy/h~108.4nGy/h,spirit型CT室周围实测X-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82.3nGy/h~95.7nGy/h,均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在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μSv/h的要求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工作状态下两CT室X-γ辐射剂量率最大值为108.4nGy/h,处于当地天然γ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对公众没有附加的剂量累积4 结论该医院CT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诊疗室周围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对工作人员和公众影响较小从辐射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项目的运行是安全可行的参考文献】[1]刘晓军,王栋.军队放射治疗设备的现状[J].中国医学装备,2009,6(8):72-73.[2]黄润玲.广州市介入放射工作中防护情况的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11,20( 4):410-411.[3]郑钧正.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防护与安全[M].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2009.[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5]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130-2013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责任编辑:李书培]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