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9800字.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0774772
  • 上传时间:2022-03-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31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9800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一) 物质观:1、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且可以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2) 凡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否认这一点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 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否认这一点回导致唯心主义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运动是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具有相对性,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和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1)2)3)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处于运动之中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反对两种错误: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必须反对两种错误观点:其一是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夸大成绝对静止的观点,这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其二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这种观点会导致相对至于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3、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时间、空间的含义: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指运动者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 时间、空间的特点:时间具有唯一性,它是不可逆的空间具有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4、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1)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是客观的时间空间在客观性上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否认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客观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2) 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收到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的制约,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否认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形而上学观点5、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1)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发展的总过程是无始无终的,它既没有开端,也没有中介;时间的有限性是指具体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有始有终的,事物的存在是具有暂时性2)3)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的存在范围无边无际;空间的有限性是指具体事物的存在范围是有边际的 然而,无限的物质世界是由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的,这就说,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有限包含无限。

      我们要善于通过有限把握无限二)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1、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时间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际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三)实践观1、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实际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的客体是指时间的主体所要探索和改造的对象 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进行改造,一方面,实践要创造客体的价值,另一方面,又优化了主体而优化了的主体能够更好地改造客体,更好地改造客体反过来再一次优化了主体于是形成良性循环,主体与客体不断地协调发展2 所谓自在世界,是指人类还没有认识、实践尚未影响到的世界;所谓人化世界(人类世界),是指人类通过时间活动改造过并打下自己烙印的世界自在世界是人化世界的基础,人化世界是由自在世界转化而来的,实现这一转化的决定性条件是实践。

      人的实践越发展越深入,对世界的认识就是越广泛越深刻,人化世界的边缘就越扩大补充: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消极,不过分,不要为所欲为,也不要无所作为)一、 两原理(一)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且可以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上上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内容上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2)3)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这里的物质是指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一) 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一方面的存在以晾衣服的存在为前提;其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

      1)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这是指它的条件性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才能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一旦这些条件发生了变化,旧的统一体就会破裂2)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这是指它的无条件性这里所说的无条件,是指矛盾在任何条件下都会斗争矛盾的斗争性会打破旧的同一性,建立新的同一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让位给新的矛盾统一体矛盾的斗争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有差别的具体的同一,而这种同一必须包含斗争;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斗争性总是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总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4) 形而上学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加以割裂,或者只见同一而不见斗争,或者只见斗争不见同一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方法论:我们应当学会矛盾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含义:在复杂的矛盾系统中,矛盾可分为主、次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指处于服从低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关系:1)主要矛盾在矛盾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它制约着次要矛盾,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用精力解决主要矛盾2)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解决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注意解决次要矛盾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旦出现转化,我们工作的重点也相应地转移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处于支配的地位、其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关系:1)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此药方吗,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2)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影响和制约矛盾的主要方面3)矛盾的主、次双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易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的性质会发生变化方法论:我们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4、 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①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②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③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④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斗争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变,一旦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5、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含义:内因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的对立统一,即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关系: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它是第二位的,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的作用③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二) 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含义,特征)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志坚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特征:(1)联系具有客观性2)联系具有普遍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4)联系具有条件性事物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灭亡一切以条件、地点、时间为转移”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3、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系统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关系:①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没有部分,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的部分②整体对部分其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二部分处于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③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其功能大于各个部分机械相加之和,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④部分影响整体,对整体具有反作用在特殊的情况下,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1、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原理: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前进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的母腹,它对旧事物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优越性;社会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2、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正、反、换)(1)由于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2)同时我们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一,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十五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其二,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繁殖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3、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发展是由无数个有限的发展过程的集合而成的。

      三)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1、度的原理: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把握事物的度,可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做到胸中有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把我事物的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随意超出事物所允许的范围2、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变化关系:①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先从量变开始的②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一方面,质变体现并巩固着量变的结果;另一方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④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质变又可以转化为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着事物的永恒的变化的发展3、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1、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