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中国化的学术演进与目标.doc
9页心理学中国化的学术演进与目的 摘要:心理学的中国化是指中国心理学开展的外乡化中国外乡文化中并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而是从西方文化中引入的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开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这主要表达为三次大的模拟、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可以把中国心理学开展的外乡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心理学外乡化的热点与难题包括科学观的问题、外乡契合问题、文化转向问题、多元文化问题、方法论的问题、全球化的问题、原始创新问题心理学外乡化的演变与趋势涉及不同文化中的外乡心理学、外乡心理学的隔绝与交流、心理学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心理学开展的传统与更新、心理学演变的分裂与交融心理学外乡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将来的心理学 关键词:心理学外乡化;心理学中国化;外乡化开展一、中国心理学的外乡化开展史在中国外乡文化中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中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引入的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开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这主要可以表达为三次大的模拟、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第一次大的模拟、复制和跟随是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当时,西方工业文明的兴盛与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当时,许多中国学人奔赴欧美,去寻找拯救中国的真理他们中的一些人留学海外,学习的就是西方的科学心理学他们抱有的目的是改造和建立国人的心理,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正是他们把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引入了中国,为中国心理学的起步和开展带来了研究方法、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也使中国开场有了科学心理学这包括有了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心理学实验室以及心理学的和著作等文献第一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在50年代初期和中期,思想改造运动和反右斗争使当时的知识分子必须确立自己的政治立场,反对和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承受无产阶级思想的改造这包括对西方心理学的批判第二次大的模拟、复制和跟随是在20世纪中期新中国建立后,开场承受苏联大规模的援助,大批苏联专家进入中国同时一些苏联心理学家进入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学心理学教学开场讲授苏联所谓唯物主义心理学,特别是巴甫洛夫学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也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第二次大的批判、转折和砸烂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心理学被看作是唯心主义的伪科学,是必需要去除的由此,随之而来的是解散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遣散心理学研究人员,停顿出版心理学专著和。
第三次大的模拟、复制和承受是在“文化大革命〞完毕之后中国开场了新一轮的翻译、介绍和评价西方兴旺国家的心理学的热潮西方的科学心理学重又被看作是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开展的楷模第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改造是在20世纪后期中国心理学者开场意识到中国心理学中具有的西方心理学的文化印记,以及追随西方心理学的缺乏,并开场了心理学外乡化的努力中国心理学的外乡化运动已经从讨论是否要进展心理学外乡化的研究,转向了讨论如何进展外乡化的研究致力于心理学外乡化的中国心理学家已在积极建立中国人的心理学[1-8]当然,目前所谓心理学的中国化包容着各种各样的外乡化研究成果,其外乡化的入手点、着眼点、关注点、打破点、创新点等等,都是有所不同的这些研究成果都已经成为心理学中国化历程中特定的组成局部实际上,中国外乡文化圈中的心理文化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是中国民众带有文化印记的心理行为,一是中国传统带有独特含义的心理学阐释目前的外乡化研究定向是以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但只是把带有中国外乡文化印记的中国人的心理行为从心理文化中别离出来,放在了科学考察的聚光点上虽然目前的外乡化研究也挖掘中国外乡的传统心理学,但只是将其从心理文化中别离出来,看作是已被现代心理学所超越和取代的历史古董。
[9-11]不过,新的打破已在进展之中通过中国外乡心理学的原创性的研究,去构建既植根于中国外乡的文化土壤,又可以讲解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又可以建构中国人的心理生活,又迎合世界心理学的开展潮流的中国化的心理学这才是心理学中国化的现实的追求二、心理学外乡化的起点与进程心理学中国化就是指中国心理学开展的外乡化中国心理学的外乡化研究在一个很短的时段里,获得了相当数量的和相当重要的成果对心理学的中国化或外乡化有不同的总结和概括,也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12]纵观心理学中国化的历史演进,可以把中国心理学开展的外乡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西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扩展;第二阶段是对西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改造;第三阶段是推动中国外乡心理学的原始性理论创新第一阶段的研究是试图扩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使中国心理学转而考察中国人独特的心理行为,但是在科学观上并未能超越西方科学心理学,或者说仍然是持有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没有脱离这种小科学观的限制这个阶段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中国人为被试,但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仍然是西方式的这类研究在外乡化研究的初期非常多见另一类研究不但以中国人为被试,而且试图寻找合适于考察中国人心理行为的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
[13]但是,这类研究也只是做到了改变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的内容,而没有改变其根本的实证科学的性质或方式,追求的仍然是西方科学心理学的那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理论解释的合理性第二阶段的研究那么是试图扩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这一阶段与前一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分界标志,而只是反映了一种研究趋势这阶段的研究开场打破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的限制,寻求超脱的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想这个阶段的研究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对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小科学观带有盲目性的打破,这使多样化变成了杂乱性如今一些研究缺少必要的标准性,而具更多的尝试性另一类那么是试图有意识地清算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建立一种大科学观,为中国心理学的外乡化研究设置新的标准第三阶段的研究是寻求立足于中国外乡文化资源的原始性理论创新心理学的原始创新是心理学外乡化的生命问题其实,在目前阶段,中国心理学开展最缺少的就是原始性的创新长期的引进和模拟,使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习惯了引经据典,习惯了用别人的语言说别人的研究我们应该用别人的语言说自己的研究,最好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研究对中国外乡心理学的开展来说,最需要的就是学术创新,而学术生命就在于创新。
当然,创新的努力是非常困难的越是全新的打破,就越需要深沉的基矗没有深沉根底的创新,实际上就是胡言乱语,痴人说梦所以,创新需要积累,学术的创新就需要学术的积累,心理学的学术创新需要心理学的学术积累心理学的创新可以是理论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也可以是技术上的创新三、心理学外乡化的热点与难题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心理学外乡化的核心问题立足于西方文化传统的“科学的〞心理学一直就认为自己是惟一合理的心理学除此之外的心理学探究,或者是立足于不同文化传统的心理学探究,都被归结为“非科学的〞心理学,这涉及心理学的科学性质问题心理学科学的性质就是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问题所谓心理学的科学观,是对如何建立和开展心理科学的根本认识,它决定着心理学家采纳的研究目的,以及为达成目的而采取的研究策略心理学的科学观构成了心理学家的视野,决定了心理学家的胸怀在心理科学的创始和开展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的科学观是小心理学观,它是从近代自然科学传统中抄袭而来的,并广泛地浸透到了心理学家的科学研究之中小心理学观在实证〔即科学的〕和非实证的〔即非科学的〕心理学之间划定了截然清楚的边界,心理学要想成为科学,就必须把自己限制在边界之内实证心理学是以实证方法为核心建立起来,客观观察和实验是有效的产生心理学知识的程序。
实证研究强调的是完全中立地、不承当价值地对心理或行为事实的描绘和说明实证心理学的理论设定是从近代自然科学那里承继的物理主义和机械主义的世界观这大大缩小了心理学的视野科学心理学以小心理学观来确立自己,在于其开展还是处于幼稚期这与其说是为了保证心理学的科学性质,不如说是为了抵御对心理学不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科学的恐惧但是,这种小心理学观正在衰落和瓦解,重构心理学的科学观已经成为心理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根底性工作心理学的开展已经进入了迷乱的青春期,它正在经历寻找自己道路的成长的痛苦心理学的新科学观应该是大心理学观,心理学走向成熟也在于它可以拥有自己的大心理学观所谓的大心理学观,不是要否认心理学的实证性质,而是要开放实证心理学自我封闭的边界;大心理学观不是要放弃实证方法,而是要消解实证方法的核心性地位,使心理学从仅仅重视受方法驱使的实证资料的积累,转向重视支配方法的表达文化价值的大理论的建树大心理学观也将改造深植于实证心理学研究中的物理主义和机械主义的理论内核,使心理学从盲目排挤转向广泛吸收其他心理学传统的理论营养大心理学观无疑会拓展心理学的视野科学观问题在心理学中国化的历程中也表达为外乡化的标准问题,也就是外乡性契合的问题。
[14]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是心理学外乡化的方向问题心理学曾经靠摆脱、放弃、回避或越过文化的存在来开展自己,但心理学如今必须靠包容、提醒、讨论或表达文化的存在来开展自己也就是说,在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门类之后,在心理学追求自己的科学性的过程中,把科学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与文化的建构性和独特性对立起来了心理学早期是排挤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而心理学目前那么是包容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15]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问题在于如何提醒这一变化的历程及其对开展心理科学的意义和价值[16]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问题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人的心理行为的文化内涵的问题二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即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文化特性的问题这就是要摆脱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把人的心理行为理解为自然现象,而不是理解为文化生活;这就是要摆脱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把心理学的研究确立为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而不是社会和文化科学的研究方式那么,心理学的中国化就是要把心理学的研究定向在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建构、文化互动和文化交融的方向上转贴于论文联盟.ll. 心理学的文化根基是心理学外乡化的资源问题。
心理文化〞的概念是用以考察心理学成长的文化根基、讨论心理学开展的文化内涵和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资源的文化是心理学植根的土壤和养分的来源在过去,无论是心理学的开展还是对心理学开展的探究,都缺失了文化的维度其实,文化是考察当代心理学开展和演变的重要视角当代心理学的开展越来越重视对文化、心理文化、文化心理的讨论西方科学心理学和中国外乡心理学生长于不同的文化根基,植根于不同的心理生活起源于西方文化的科学心理学,立足于实证的研究方法和客观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对心理现象的某种合理理论解释和有效技术干预但它仅提醒了人类心理的一个局部或侧面起源于中国文化的外乡心理学也是自成体系的心理学探究,它提醒了具有意义的内心生活和给出了精神超越的开展道路心理文化〞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探明不同文化传统中蕴藏的心理学资源和推进对其挖掘,有利于审视西方心理学的文化适用性和推进对其改造,有利于考察中国外乡的心理学传统和推进对其解析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主要来自西方科学心理学,问题是中国外乡也有自己的心理学资源探查该资源,就要扩展心理学的视野和设置文化学的框架,将中国外乡心理学看作与西方实证心理学具有同等文化价值的探究要开展中国的心理学,就有必要追踪中国外乡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确定其所含的资源、具有的性质、包括的内容和起到的作用。
心理文化的探究力图找到和深化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根基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心理文化、心理学探究和创新性资源[17,18]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心理学外乡化的方法问题方法论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矗它既是理论的根底,也是方法的根底,也是技术的基矗因此,心理学的方法论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矗方法论的探究是关系到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