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一年级第七单元集体备课.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精****源
  • 文档编号:291238028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9.1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元教材分析爱劳动、爱集体、诚实都是一个好孩子的品质本单元教材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安排了识字 7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小伙伴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语文园地七识字7选的是与品质有关的对子;课文写的是具有好品质的主人公:爱劳动的小白兔,练本领的小狮子,用实际行动帮助小伙伴的安东, 诚实的孩子雄日 口语交际的话题也是围绕 “诚实”展开的在学习本单元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导语,并浏览本组的几篇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单元的这组教材在写法上有一致的特点通过对比凸显人物品质如:白兔与灰兔的对比,懒狮子和勤快狮子的对比,乐于助人的安东与其他孩子的对比等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着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的内容,从中受到教育,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好孩子,并且愿意做一个好孩子教学过程还要发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教育的因素,让学生动脑、动手,在言语实践中学习创造,学会创造因为本组课文的结尾处,都给我们留下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时机,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单元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认识本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会写30 个字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通过读不带注音的短文,让学生尝试着自己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借助图画或其它方式认生字4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通过读故事从中受到教育,有做好孩子的想法单元训练重难点重点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巩固识字方法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难点1 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2 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3 知道诚实的品质最可贵小白兔和小灰兔学习目标1. 认识“翻、浇”等8 个生字,会写“拉、把”等6 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3. 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课前准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 2 课时第一课时激趣引入 :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老山羊请小白兔和小灰兔来帮他收白菜,劳动结束后,小灰兔把老山羊送给他的一车白菜送回家,小白兔只向老山羊要了一些菜子拿回家,可到了后来,运回一大车白菜的小灰兔没有白菜吃了,而只拿回一些菜子的小白兔却有吃不完的白菜,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26 课小白兔和小灰兔板书课题)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 教师范读全文2.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在要求会认的生字下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3. 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插图4. 指名试读课文,大家评议、纠正5. 小伙伴或小组合作互查生字认识情况a. 交流自己会认的字,并说说识记的方法b. 你最喜欢和哪个生字娃娃交朋友?为什么?(字词练习)如:我最喜欢和“种”交朋友,因为我喜欢种花、种草6. 巩固识字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a. 抽读,快速识记b. 看字卡说词语7. 在不同的语境中巩固生字词语顺序可随意安排)翻土浇水浇花施肥肥胖饥饿时候等候挑水担菜拉力拉开把门把手送给发给活动种花吃饭吃惊写字1. 观察“我会写”中生字的结构如:拉,左右结构,左窄右宽2. 你找到每个字关键笔画的位置了吗?和身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3. 重点指导“拉”“把”的写法指导写好“扌”:横要往右上斜,竖钩要写在横的右边,提的倾斜要大一点,不要写平了4. 学生描红、练写第二课时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 在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边读边体会内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请几个孩子朗读全文,大家评议仪态是否得体,声音是否响亮,字音是否准确,情感是否到位)朗读指导: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要读出不同的语气a. 小灰兔说的“谢谢你 ! ”要读出感谢、有礼貌的语气b. 小白兔说的“我不要白菜,请您给我一些菜子吧! ”要读出请求的语气c. 小灰兔说的“小白兔,你的菜是哪儿来的?”要读出惊奇的语气d. 小白兔说的“是我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要读出自豪的语气3. 词句训练a. 课后练习“读读说说”读读例子“把地翻松”“把白菜吃完”“把窗户打开”找找例子的共同点都有一个“把”字你能用“把”字说一句话吗?b. 反复读“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看谁能用“只有才”再说出其他句子来4. 小组讨论:只拿回一些菜子的小白兔却有吃不完的菜,这是为什么呢?5. 小组合作填写表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小灰兔的表现收白菜饿了就吃又去要白菜小白兔的表现收菜子种白菜送白菜6. 赏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句子读给小伙伴听听课外实践活动1. 从课文中你知道怎样种植物吗?(翻土、浇水、施肥、拔草、捉虫)2. 你想种什么呢?自己试着种一种喜欢的植物吧! 两只小狮子【教学目标】1. 认识: “狮、整”等 14 个生字。

      会写“练、习”等6 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3. 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头饰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1. 昨天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在已画上草地、森林的黑板上贴上两只小狮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2. 板书课题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识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2、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组长领着小伙伴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用“和狮子交朋友”的游戏检查字音交流记字形的好方法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指导读疑问句和感叹句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三、创设情境、朗读感悟1、2 自然段1. 学生自由练读。

      2. 同位分别读写两只小狮子不同表现的句子3. 指导读第一句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A、指名读B、贴出“滚、扑、撕、咬”四幅图片C 、请四个学生把“滚、扑、撕、咬”四个字贴到相对应的图下D 、. 学生再练读,边读边想象小狮子练功的情景4、指导读第二句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A、指名读B、看图说说这只小狮子的样子C 、请学生表演“懒洋洋”的样子,并把“懒洋洋”这个词贴到黑板上恰当的狮子图身上D 、看着图,把它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5. 请两名同学把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出来,其他同学可以配合做动作表演6. 你想对这两只小狮子说什么呢?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1、用生字组词2、指导书写第 2 自然段的 5 个生字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临摹,师生讲评重点指导“练”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二、导读 37 自然段1. 自由练读,读出角色的语气2. 同位合作读,可以分角色读3、指导读好小树和狮子的对话A、小树看到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会怎么想?B、读小树的话,要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C 、观察图上懒狮子的样子,体会该怎样读懒狮子的话4. 引入情境,重点指导读狮子妈妈的话。

      A、师来当懒狮子,你们当狮子妈妈,看谁能把狮子妈妈说的话读给我听,让我听了直点头想想狮子妈妈和懒狮子说话时的态度,指导学生读好狮子妈妈帮助懒狮子时耐心的语气B、老师来当狮子妈妈,你们当懒狮子,用你们的表情告诉大家老师是否读得好,你们是否听懂了狮子妈妈的话C 、狮子们,你们有的在点头,有的好象在思考,有的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你们在想什么呀?D 、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更好结合前文勤奋小狮子的表现理解“什么是生活的本领、什么是真正的狮子”E、在刚才大家说的基础上表演读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懒狮子的话是学生自己创编的 )此环节的教学策略是:读狮子说狮子演狮子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5、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全文三、拓展训练,积累词语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语,教师提供图片或词语,再鼓励学生到课外书中收集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落实识字要求,完整的达标 五、作业续编故事:以“懒狮子的变化”为主题,形式可以多样,演小品剧,画连环画等。

      小伙伴教学目标1认识“餐、丢”等13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3理解课文内容,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并懂得用行动去关心别人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1师:你们每天在一起学习、 生活,都是亲密的好伙伴,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位外国的小伙伴,好吗?这几位小伙伴,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齐读课题2播放课件:玛莎高兴地走来,说: “嗨!你们好,我是玛莎,很高兴认识你们!真巧,我们今天要去春游,你们和我一块儿去吧,好吗?”二、初读课文1师:借拼音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2字词教学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 ,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2)开火车读(有注音)3)集体读(无注音)3学生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三、读懂课文1学生边读边观察插图,想想图中谁是玛莎、谁是维加、安娜和安东2 (贴人物图)指名上台找小伙伴,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3师:认识了小伙伴,我们一块儿去春游吧(播放课件),小伙伴们去春游,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中午,大家都在吃午餐,只有玛莎站在一旁4 “玛莎怎么了?”结合学生答问,指导读好玛莎说的话。

      5 “小伙伴们是怎么关心玛莎的?” (点击课件)结合学生答问,分别训练朗读维加、安娜、安东的话,相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例:学生答安娜关心玛莎的部分点击课件,展示玛莎说的话,指名读、评议,并用句中“丢”字组词、说一句话,说说与“粗心” 、 “忘记”意思相反的词,想读的齐读6师:你们最喜欢谁,为什么?请同桌交流7分角色读课文1)四人小组读,老师参与2)集体分角色读四、质疑问难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让他们自己讨论解决2四人小组讨论:维加和安娜看到安东把面包分了一大半给玛莎后,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五、拓展活动1师:你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用行动关心过别人?2四人小组演一演自己助人为乐的事,也可演今后打算采取怎样行动3播放课件:玛莎表示今后要像大家一样用行动去给别人最需要的帮助,并向大家告别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目标:1认识“盆”“位” “选”等 12 个生字会写“分”“要”等 6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3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教学重点、难点:1 进入情景的朗读课文2 让学生感悟出这篇童话的教育意义:诚实的品质最可贵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盆”“位” “选”等 12个生字,会写“分”“位”这 2 个字教学过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一、揭题导入:课件出示雪孩子等学生以前认识的朋友,引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0 对点精练一 精解实词含义.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 对点精练一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7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任务组三 任务四 因形悟神立象尽意精准分析概括形象.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3 课文2 劝学.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专题02 现代文阅读II(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3讲 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练习)(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2讲 文言文阅读之文化常识(练习)(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2讲鉴赏诗歌语言(讲义)(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1讲 诗歌形象类鉴赏(讲义)(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6 对点精练四 精准分析概括形象.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4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判断选择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8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任务组一 整体阅读.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1讲强化读文技能 (练习)(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3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判断信息正误.docx 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6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分析思路结构.docx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微专题之第35练.docx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微专题之第16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1 限时综合训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