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大版历史第三册《元朝的统一》课件.ppt
11页第22课 元朝的统一一、元朝的统治与行省制度1、元朝的建立2、元朝采取的措施(1)经济:注重农桑,恢复发展经济,大都闻名世界(2)政治: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民族融合(3)疆域:辽阔一统,宣政院辖西藏、澎湖巡检司管 台湾(4)民族:分化政策,激化民族矛盾,导致短暂统治(5)对外:畅通欧亚,陆、海之路繁盛,马可·波罗 来华政治制度中央(1)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 ) (2)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 (3)御史台(负责监察官吏)(4)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地方——行省制目的:地域辽阔,为进行有效管 辖和统治 影响:行省从此成为地方行政机 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 今天元朝的行省岭北行省甘肃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湖广行省辽阳行省云南行省文献选读元自世祖用伯颜之言,岁漕东南粟,由海道以给 京师,始自至元二十年(1283),至于天历、至顺,由 四万石以上增而为三百万以上,其所以为国计者大矣 ——《元史》卷九十七《食货志五·海运》元朝南北海运航线的开辟说明了什么?说明指南针在航海上的通行从至元二十年(1283)到 天历、至顺(1328-1332)的四五十年间,通过海运将 南方的粮食运往大都,由4万石以上增而为300万石以上 ,更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情况。
二、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纪念钟楼联系与测评忽必烈采纳了第二种建议忽必烈取法中央集权的政治 体制,中央政府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 地方行政则创置行省制度此外,又从适应农耕地区的 特点考虑,对蒙古旧制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实行一些 有利于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措施,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 和发展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由于经济形 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原先的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 ,再加上其统治地区的扩大和统治人口的大增,为了巩 固政权,汉化是必然趋势2、马可·波罗回威尼斯后,依据其在东方的见闻完成 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书中对中国各地的记述 尤为详尽,涉及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以及工商行业、风 土人情、宗教信仰等虽说唐宋时期的阿拉伯和波斯商 人在东西方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传递作用,但该书问世后 在西方引起轰动却是前者无法相比的《马可·波罗行 纪》广泛流传于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使西方人对 古老中国有个相应的认识,加上其过分的扩大,更引起 西方的好奇,据说,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游记,才对遍 地黄金的东方大国产生由衷的向往,从而激起冒险远航 的决心探索与争鸣同意元朝为了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中实行有效统治,取法 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并在地方增设一级,管辖 更直接。
元朝中央政府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 成中书省又称“都省”,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枢 密院和御史台分别掌管全国军事与监察地方行政创置行 省制度,分设10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 遣官员管辖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 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 至今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