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压力的调查研究.docx
9页高校员工作积极压力的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 朱华珍,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讲师,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大学生生涯与教育摘 要:本研究以高校员为调查对象,从积极压力的角度研究他们的工作状况结果显示,高校员普遍承担了较为繁重的工作,男性员比女性员感到工作可控性更强、上海地区的员比其他地区的员工作更投入、积极情感体验更多同时,相对企业员工而言,高校员体验更多的积极压力,不仅目标明确,而且感到工作更具有可控性关键词:高校员 积极压力 压力源随着积极心[来自W]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兴起,以更积极的态度研究心理现象成为理论界的新动向在此背景下,积极压力(eustress)的概念逐渐成为职业健康心理学领域的焦点积极压力的概念最早由Selye提出[1],他认为,压力反应不具特异性,压力刺激下身体产生无差异的生理反应,有时产生负面的作用,有时则产生正面的作用,产生正面作用的压力即为积极压力积极压力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帮助个体更出色的完成工作工作中积极的有效预测指标包括积极情感、意义感、可控性和期望[2]。
通过这些指标了解个体的积极压力状态,有助于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途径同时,压力的整体化模型(holistic model of stress)提出,了解工作环境中的压力源,有利于预测个体积极压力的状态[3]高校员是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健康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成长本研究以积极压力为观察角度,旨在了解高校员的工作现状,探索不同工作压力源对积极压力体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员预防消极压力、激发积极压力的能力1.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1.1调查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员207人,年龄在23-45岁之间,其中男性90人,女性117人;本科学历4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46人,博士研究生学历20人;78人来自上海高校,129人来自其他地区高校,包括浙江、辽宁、黑龙江、陕西、山西、山东、四川、重庆等省市1.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1)被试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工作职责等2)刘妮娜编制的员工工作积极压力问卷[4],共13个项目,分为“目标知觉”、“工作投入”、“积极情感”和“可管理性”4个分量表经检验,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在0.7以上,问卷总信度达到0.91,且效度较高,符合测量要求。
问卷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积极压力越大3)Cavanaug等人编制、张韫黎(2009)[5]等人修订的《工作压力源问卷》,共11个项目,分“内源性压力源”和“外源性压力源”两个分量表问卷经过严格的研究检验,信效度均达到测量要求问卷采用5点计分统计,得分越高表明压力源越明显1.3研究方法调查问卷布置于“问卷星”系统,通过电子邮件向304位员发送填写邀请,采得256份完整填写的问卷删除其中填写用时少于300秒、IP地址重复及其他废卷49份,共得到有效问卷207份,问卷有效率80.1%调查数据利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研究结果2.1员工作基本情况2.1.1员工作内容员工作内容庞杂,包括思政、就业、心理、党建等多项统计表明,其中从事思政、党建和就业工作的比例居前三,班主任、团学和心理工作也占据相当比例还有部分员从事包括教学科研、产学合作、档案管理、对外交流等多项其他类型的工作见表1)2.1.2员工作数量数据显示,高校员总体承担工作数量较多,其中男性员平均承担3.67项工作,女性员承担3.21项从工作年限角度分析,无论男女,工作1-5年的员承担工作最多,分别达到了4.2项和3.29项。
见表2)统计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学历的员承担的工作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即每个员均承担了一定的工作量,不因性别、所在地域或学历差异而不同2.2员工作积极压力的差异2.2.1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调查显示,员工作积极压力在学历、年龄、工作年限等指标上均不存在差异,仅在性别和工作地区的某些分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男性在工作的“可管理性”上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表明男性员感到工作的自主可控性要高于女性员;上海地区高校的在“工作投入”和“积极情感”上得分高于其他地区高校的员,差异极其显著,表明上海地区高校的员工作更为投入,体验到更多积极正向的情感;上海地区高校的员“外源性压力源”低于其他地区高校的员见表3)2.2.2与企业员工的差异为了了解高校员与企业员工在工作积极压力方面表现的差异,研究选取了利用相同问卷统计获得的企业员工的积极压力均值[6]进行比较单一样本的t检验发现,高校员在“目标知觉”与“可管理性”因素上得分较高,与企业员工相比,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表明员在面临工作时目标感更明确,能更好的围绕目标合理安排工作;员也更能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陌生情景中的新问题见表4)2.3员工作积极压力与压力源的相关对不同压力源的体验,影响着积极压力的状态。
研究数据统计表明,内源性压力源与积极压力不存在相关,外源性压力源与“目标知觉”、“工作投入”、“积极情感”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外源性压力越大,个体对积极压力的体验越小见表5)3.讨论与分析在研究者的眼里,工作压力是把双刃剑,它会消解个体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会激发个体的工作动力对高校员群体的研究发现,他们承担了相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分散,职业化道路艰难,普遍缺乏强有力的专业依托但同时,本研究告诉我们,面临多重考验的现实也激发了员的积极压力状态,使得他们在“目标知觉”和“可管理性”方面均超越企业员工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高校对员工作相对重视,随着培训力度加大,绝大部分员都具备了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因而能更好的围绕目标开展工作同时,尽管员工作时间界限不明,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随时响应但与企业员工相比,员工作具有更大自主性,在时间规定范围内,教育学生、服务学生的方式方法均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是员相比企业员工体验到工作更多可管理性的主要原因在员内部,男性比女性体验到工作更为可控,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不同性别员在高校职业发展路径的差异就总体情况而言,高校员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在男性员相对稀缺的情况下,大部分高校都为男性员的职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空间。
这种心理层面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员对工作自主性的体验,使得男性员比女员感到工作更为可控不同地域的员工作积极压力也有差异,表现为上海地区的员比其他地区的员工作更为投入、体验到更多积极情感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相比内陆2、3线城市,生活节奏较快,必然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这就使得上海高校的员必须在工作中有更高的投入度可见,一定区间范围内竞争压力的提升,有利于激发个体积极应对的状态,从而取得更多工作成果同时,在个人能力没有本质差异的情况下,工作投入与工作成绩呈正相关,而更多的工作成绩自然能提升工作满意度这应该是上海高校员工作中体验到更多积极情感的最主要原因,否则容易产生倦怠,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研究还显示,上海地区的员比其他地区的员工作的外源性压力小这与上海地区更为开放的文化氛围不无关系外源性压力反映的是工作情境中非工作本身的其它压力源,例如“无法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标准”等文化氛围的开放带来的是制度的完善,具体体现在员工作中就是相关工作制度、人事制度的科学、公平和透明,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的外源性压力压力源是影响个体压力体验的重要原因,国内研究显示,无论是内源性压力,还是外源性压力,均分别呈现良、劣压力的属性。
[7]本研究的相关研究表明,外源性压力与积极压力的多个因素呈负相关,即外源性压力越大,积极压力体验越少,体现了外源性压力对积极压力体验的消解作用由于外源性压力具有不可控性,当外源性压力增大时,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外控的归因机会增大,必然会降低应对的积极性,从而使得积极压力体验有所减少4.总结总的来说,本研究发现,高校员在工作承担较重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积极压力指[来自wwW.lw5u.coM]数,这激发了他们工作中更多大积极体验降低外源性压力,为员工作规定更明晰的工作职责,明确职业发展路径,并减少不必要的人际关系困扰,有利于提高员积极压力体验,从而帮助他们更高效的完成工作参考文献:[1] Selye , H. Stress in health and disease. Boston: Butterworths, 1976.[2] Simmons, B.L., & Nelson,D.L.(2001).Eustress at wor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pe and health in hospital nurse. Health Care Management Review,26,7-18.[3] Quick & Tetrick 著,蒋奖等译.《职业健康心理学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83-106[4]刘妮娜.企业员工积极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张锡黎,陆昌勤.(2009).挑战性一阻断性压力(源)与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41(6):501-509.[6] 刘妮娜.企业员工积极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7] 舒晓兵等.工作压力研究:国内二十年的回顾与评析. 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work eustress of the students’ advisors in universitiesAbstract: In the paper, the students’ advisors in universities are investigated, studying on their working positions in the view of eustress.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shows that, as almost every students’ advisor undertakes heavy work duty, the male students’ advisors feel more controllable of the work than the female; the students’ advisors in Shanghai are more devoted to the job and feel more positive emotions than the students’ advisors from other areas. Meanwhile, compared with the enterprise staff, the students’ advisors in universities experience more eustress, as they have more clear goals and feel more controllable of the work.Key words: the students’ adv。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