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安体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对策.pdf
11页1 / 11 安体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 2005年 10 月 11 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要“ 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发展” 2006年 10 月 11 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 “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出,要 “ 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会发展中,特别是财政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热点问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公共服务的涵义与分类 1. 公共服务的涵义在研究公共服务的涵义时先要弄清何为服务?从经济学角度看,服务是相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这两个产业是物质资生产物质产品,只提供劳务服务,因此,服务亦在我国,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和仓储业等;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社服务与私人物品和服务相对应按照萨缪尔森给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基本特的内容,区别只在于,生产领域的公共物品是有用于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相对应的是私人服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2 / 11 于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之间的准公共服务,既可这里所讲的 “ 提供” ,是指 “ 掏钱” ,由谁掏钱就是析,可以看出公共服务的内容,既包括第三产业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向居民提供教育、卫生、文化 2. 公共服务的分类: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本公共服务,是指直接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公决定中,把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就属于这种情况。
另一种观点认为,基本公共服保障等是基本公共服务,只能提其中的义务教育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一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权,所必需提供的公共服务,其规定的是一定阶该是指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纯公共服务除去基本般应用性研究等 二)均等化的涵义与目标 1. 均等化的涵义 “ 均等化” ,就字面理解包含这里的相等,只能是大体相等,不可能绝对相等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居民享受公共服务教育和医疗救助等的公共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 2. 均等化的标准有三种理解:一是最低标准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 这个均等化我基本社会保障这类东西,对其应该保证的最低限共服务,应达到中等的平均水平三是相等的标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水平还不够高的情况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3 / 11 均等当然,要做到结果大体均等,政府的供给享受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 ,由此,政府为不同接到一个急救,悉尼是派急救车30分钟内候差的不是几倍、几十倍,而可能是上百倍之巨公共服务均等化,或者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总是处于某个地区或城市和乡村之间,因此,共服务的均等化,进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公都是从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均等和人与人之间的均等。
三)均等化的理论基础:福利经济学和公共 20世纪 20 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开创了福是个人实际收入的增加会使其满足程度增大,二两个基本命题 :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献对公共服务均等化起到了基础性的影响由于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福由政府掌握,主要由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予均等化思想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启示性意义,公共性是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这是因为,政政支出也必须用于全体社会成员,即要求政府必下,政府及其公共财政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及其公共财政实际上只着眼于和偏重某些经济成的“ 一视同仁 ” ,是具体通过公共收入、公共支出二、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存在的问题在分税制的条件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4 / 11 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关系;建立均等化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仍未建立,公共财政制 1. 政府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不足目前我的转型,政府的 “ 缺位” 与“ 越位” 状况并存,突出研和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公共服务最典型的工程出情况来看,政府对这方面投入的力度不够大。
表 1 国家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总额基本建设支出基出1993 4642 591.93 1994 5793 639.72 1995 6824 789.22 1996 7938 907.44 1997 9234 1019.5 1998 10798 1387.7 1999 13188 2116.6 2000 15887 2094.9 2001 18903 2510.6 2002 22053 3143 2003 24650 3429.3 2004 28487 3437.5 从表中可以看出,基本建设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外),没有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行政管理费占升到 14.25;文教科卫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总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对基本的公共服务的投入比 2地区间和城乡间公共服务差距悬殊严格相同水平的公共服务我国地区差距较大,提地区,提供与东部地区同样的公共服务,其所需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 - - - 5 / 11 应当使西部地区的人均财政支出比东部更大才能和财政支出的数据来看地区间的差距情况,同时区人均财政收入 或支出)的标准差 /全国各地区或支出)的变异程度。
变异系数的值越大,则收入或支出)差距越大;反之,则全国各地区图 1描述了 1995年2004年全国各地区人均府转移支付后,全国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的差距考虑到提供同样使用价值的公共服务所面临的成图 1 1995年2004年事实上,通过选取部分公共服务工程的人均支大的趋势这里选取生均教育费用支出的指标来 1998年,我国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平经费支出的最高额与最低额的比值即极差率)的为上海 7030.12元,最低的为河南677.43元,2003年,就最高额和最低额的差距来看,全国 1998年,我国初级中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平育经费支出的最高额与最低额的比值为6.7727797.70元,最低的为河南928.60元,生均教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 - - - - - - - - - 6 / 11 最高额和最低额的差距来看,全国各地区初级中就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而言,这种差距已经成为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
有学者估计,城乡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社大至 5:1到 6:1的水平,公共服务因素在城乡差距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因素大概占20 二)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关系划分不清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不规层层上收目前基本公共服务的事权,主要由县都由基层财政负担,例如,据调查,我国的义务负担不足 2,又如,预算内公共卫生支出,中县、乡共支出了预算的5560而在许多力来看,基层政府没有税收立法权,没有举债权限,而转移支付又不到位据统计,目前拥有占见,财力与事权的不匹配是基层财政困难的根本 三)转移支付制度总体设计存在缺陷,形式目前我国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包括力性转移支付又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付和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方式按照转移支付形式的性质划分,转移支付又可 1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和结算补助,这几部维护既得利益,是旧体制的延续,不具有均等化 2一般性转移支付,是在支付过程中按规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 - - - - - - - - - 7 / 11 3专项转移支付,服务于中央宏观政策目标前这些重点工程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
但其核定支付 4其他转移支付,包括上述的民族地区转移其性质属于专项转移支付,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具以 2005年为例,对上述四种性质的转移支付表 2 按性质分类后的转移支按性质的税收返还、体制补一般性转移专项转移其他转移资料来源: 2006年中张志华: “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图 1994年后转移支付的方案设计对分税制改革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转移支付形式过多,相互之间缺乏统数国家将转移支付分为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我国转移支付形式过多,且各种形式的转移支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 - - - - - - - - - 8 / 11 第二、税收返还的制度设计不利于公共服务均行的,这对 1994年的“ 分税制 ” 的改革起了重要多的地区得到的返还额多,其财力充裕,而税收付的比例较大, 2002年税收返还占到中央对地的 33这种对所有地区无差别的基数税收返题,反而在新体制下肯定了这一差距,这也不利第三、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过小。
在转移支付形式的实际上只有一般性转移支付,但其所占第四、专项转移支付规模过大,且运行不规范供问题,着眼于国家宏观调控、促进各地协调发的准入不甚明确,专项转移支付规模过大200项转移支付工程设置交叉重复、分配制度不够完转移支付工程中,有41项内容交叉重复,涉及亿元,占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20按工及资金 545.55亿元,具体分配到44149个工程三、对我国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一)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财政制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资、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杜绝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政府不能以牺牲提供公共服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构 二)完善财政体制应当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共服务方面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 - - - - - - - - - 9 / 11 任,也应有所区别例如,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政府提供,由县级政府管理;义务教育和公共卫例,应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定。
在经济贫困地中等发展地区,应由三级政府共同承担,但中央以县级政府承担为主总之,在提供基本公共服财力与事权能够相匹配明确事权划分后,应通 三)完善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 1试行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相结合的模式下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只有德国、瑞典付的同时,还实行横向的转移支付我国一直实横向转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第一,目前我国东件、也有义务从财力上支持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对地方的纵向转移,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发达省区已有一定的政治思想基础,如发达省区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有利于加快地区间的协调发因此,可以在目前以纵向转移模式为主的同时, 2完善转移支付形式第一,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包括体制性补助,在,并且它是目前中国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在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形式但被取消了不承认税收返还形式的存在,理论上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是旧体制的延续按照分利益,才将这部分收入以税收返还的形式转让给得利益,是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