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中华经典研读之《易经系辞》四十四新编.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李1****利物
  • 文档编号:235520510
  • 上传时间:2022-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华经典研读之易经中华经典研读之易经系辞四十四系辞四十四 小 易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从这句开始,就进入了易经系辞上的第九章,也是系辞中对数术最集中阐述的部分,当然这种数术的运用已经对现代文明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此言何出呢?有人说,离开了易经确立的二进制和十进制数,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就没有了根基还有人言,易经对当今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之所以没有被充分认识,是因为对这一章内容的解读不够那就让我们从对本章的译文和解说开始好好研读一下易经精妙的数术 天和地两两对仗,天为乾,地为坤,在易经中,天即阳,地即阴,阳数奇,即一三五七九; 阴数偶,即二四六八十阴阳之数各有五个,五个奇数五个偶数各自对应,又各相参合天数(奇数)五个,地数(偶数)五个,五个方位拥有这些数字并且与特定的数字吻合,由此形成了我们所知的神秘的河图汉代经学家对这十个数有一定的解释如郑玄说:“而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为后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偶,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

      这段话是讲,天和地的五个数字与方位的结合,同时各自参合、天地合并,形成五行的流转和玄妙莫测的运算 早在西周末年,中国已经有了“五材说”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国语郑语有云,“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 左传中又说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尚书洪范中分门别类地指出,“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曰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成,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由此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它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 在战国晚期,邹衍提出了五行相克、相生的思想(用来说明王朝统治的趋势),且已把生克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黄帝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中药中的用药分量也是按阴阳来的,如五克,就是补阳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黄帝内经把这里的数字清晰地表达为万物的生成描述 到了汉代,董仲舒又把五行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认为木为仁,火为礼,土为信,金为义,水为智 “五行”的推演已经发展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在数术的基本运算和大道运行的数量推算上,易经堪称渊薮,时至现代,在数理化革命性的提升方面,也已经演化出了分形五行集,及五行分形集的分数维数等等。

      下一节我们再具体详述!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