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本脱亚入欧论.pptx

14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62915908
  • 上传时间:2018-12-23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38M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的“脱亚入欧论”,,,脱亚论是于1885年3月16日(明治十八年)在日本报章《时事新报》发表的著名不署名短文现在普遍认为是福泽谕吉所作在东亚批判知识分子讨论东亚论述的可能性时,常以此文与冈仓天心的《东洋的理想》,孙文的“大亚细亚主义”,竹内好的《亚细亚主义》,宫崎市定的《大东亚史概说》,来互相比较对照来讨论脱亚、兴亚,以致于大东亚共荣圈的概念转折以至延伸出日本现时的《脱亚入欧论》与《脱亚入美论》 ——摘自《维基百科》,第,章,“脱亚入欧”的背景,,,PART ONE,脱亚入欧”的背景,1641年江户幕府执行闭关锁国政策锁国期间日本只与荷兰和中国进行贸易在奉行锁国政策的200多年间,日本人通过与荷兰人经商学习西方的知识,兰学因而在日本生根发芽直到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舰队驶抵江户附近的浦贺(“黑船事件”),才重新敲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与西方重新接触后,立即感受到自己在世界舞台长时间的缺席已造成相当程度上的落后,需要向西方学习第,章,“脱亚入欧”的代表人物,,,PART ONE,“脱亚入欧”的人物:福泽谕吉,福泽谕吉在1861-1869年,三次出访欧洲和美国,并将在欧美的所见所闻写成《西洋事情》、《西洋导游》和《西洋衣食住》等书。

      这三本书轰动一时,影响甚大福泽谕吉目睹了欧美国家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坚船利炮、富国强兵和工商繁荣,也反思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封建主义的相继没落,遂萌生“脱亚入欧”的思想 福泽谕吉为日本选择的振兴之路,就是摆脱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进而使日本成为欧洲型的民族国家第,章,“脱亚入欧”的思想,,,PART ONE,“脱亚入欧”的主要观点,《脱亚论》开篇说道:“世界交通,日益便捷,西洋文明之风东渐,所到之处,无不风靡于一草一木福泽又写道:“文明犹如麻疹之流行,……我辈断乎不具(治愈)其术有害无益之流行病尚且不可阻挡其势,何况利害相伴且常以利为主之文明乎!”他认为西洋的文明必将征服世界,东洋各国对它绝对没有抵抗能力,就像东京人无法抵御从长崎传来的麻疹;既然无法避免,因此明智的做法应当是“助其蔓延”,使人民“早浴其风气”福泽在日本也正是这样做的对于东亚的邻国,由于福泽谕吉基于优胜劣汰的思想,认定东方文明必定失败,因此他呼吁与东亚邻国绝交,避免日本被西方视为与邻国同样的“野蛮”之地他对当时的东亚其他国家采取蔑视的态度,比如将甲午战争描述为一场“文野之战”;认为朝鲜王朝‎、清朝是“恶友”故而《脱亚论》又被认为是日本思想界对亚洲的“绝交书”。

      在主张与东亚邻国“绝交”之外,福泽还主张“东洋连带论”他认为东亚各国只有进行改革旧体制的革命,才有可能摆脱被西洋国家殖民的宿命因此,福泽主张对邻国的革新派给予实际支持,帮助西洋文明在东洋的“蔓延”第,章,与中国的联系,,,PART ONE,与中国的联系,福泽谕吉有点像中国康有为式的人物,是近代维新派的精神领袖19世纪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日本近代思想家,推动和促成了“明治维新”,也奠定了日本实行一个多世纪的脱亚入欧国策的思想理论基础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在时间、变法取向、主导思想上都非常相像 “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初叶,“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末叶,其先导运动“洋务运动”则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初叶明治维新”的那些改革措施,如废藩置县,摧毁封建制度,成立新的常备军,实行全民教育,统一货币等等,其实远不如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的制度设计周密中国光绪皇帝虽然宣布变法图新,但最终慈禧太后政变后发布训政谕旨,变法流产,前后只持续了103天百日维新”的失败,表面看似乎是一个中国老太婆改变了中国此后的方向和命运,其实是有深层社会原因的第,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PART ONE,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自隋唐起,日本从经济到政治方面不断地向中国学习,甚至以唐朝律令为蓝本,进行了“大化改新”。

      到明治时期,又向西方学习,施行“明治维新”,使国家富强,却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之路 日本与中国虽然相似,但从文化到思想却迥然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参照邻国的经验,却不可完全照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变得富强民主文明自信,这要归功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