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义】陶渊明-诗歌.ppt
62页陶渊明:中古最伟大的文学家,主讲人:《红楼梦》作者 悠哉(杨秋荣),一、四言诗,,《停云 》四首,停云,思亲友也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停云 》四首,其一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停云 》四首,其二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停云 》四首,其三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停云 》四首,其四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时运》四首,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时运》四首,其一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馀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四首,其二洋洋平泽,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时运》四首,其三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静,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时运》四首,其四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荣木 》四首,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荣木 》四首,其一采采荣木,结根于玆晨耀其华,夕已丧之人生若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荣木 》四首,其二采采荣木,于玆托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贞脆由人,祸福无门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 》四首,其三嗟余小子,禀玆固陋徂年既流,业不增旧志彼不舍,安此日富我之怀矣,怛焉内疚《荣木 》四首,其四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二、五言诗,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三大类: (1)饮酒诗; (2)咏怀诗; (3)田园诗《饮酒二十首》写作背景,公元416年,刘裕分五路讨伐后秦首发攻克了洛阳,西晋故都得到光复第二年又克长安消息传到江南,东晋朝野一片欢腾 刘裕通过北伐,极大的扩大了他个人的权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控在刘裕手里,他想要什么,朝廷就得下诏书给他什么他想当朝廷,当今的朝廷也得赶快让位给他,这是早晚的事《饮酒二十首》写作背景,那一年秋天,陶渊明总是闷闷不乐他早就看透,东晋气数已尽,刘裕篡位只是迟早的事,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郁悒只要东晋存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绩就光辉灿烂,照耀家邦。
一旦东晋灭亡,就一笔勾销了 他又想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为这些事烦恼也没有用,还是多喝点酒吧《饮酒二十首·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饮酒二十首·其四》,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这首诗以失群鸟依孤独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饮酒二十首·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这首诗写自己心与世俗远离,所以身在尘世,而心能感受超尘绝俗的真趣苏轼评说这首诗,“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蓠下,悠然望南山’,则既采菊又望山,意尽在此,无余蕴矣,非渊明意也‘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则来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景远,此未可于文字精确间求之。
(晁无咎《鸡肋集》),《饮酒二十首·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这首诗说三代以来,人们是非不分,只是顺应时势随声附和作者要与世俗背驰,要追随秦时夏黄公,绮里季等在商山隐居的四隐士,避世隐居《饮酒二十首·其七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秋天是菊花最佳的时候带着露水,采菊浸酒而饮,菊香和酒香融为一体,极佳屈原《离骚》中说:“朝食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因为菊为傲霜之品,所以食菊能修身自洁《饮酒二十首·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有些树木,比松树高,遮掩了松树的雄姿但寒冬到来,万木凋零,只有松树更加郁郁葱葱作者要学习松树的风格,为人品格要坚贞高尚酒也要喝《饮酒二十首·其九 》,清晨闻扣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繿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二十首·其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这首诗把醉者醒者加以比较,认为醒者拘与世俗之见,显得愚钝可怜;醉者能勘破虚伪,倒见出他的清醒说明世事昏昏,不堪闻问,只好用沉饮迷醉,以示愤慨《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作者感叹自己少年好六经,有济世之志,而世道艰险,淹留无成乃隐居躬耕,甘历饥寒之苦,而又孤独没知己《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李白也强调:“贵清真”),《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区区诸老翁(指汉儒),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恐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五首·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杂诗十二首·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十二首·其二》,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三》,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 忆此断人肠《杂诗十二首·其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杂诗十二首·其六》,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东汉的太傅疏广将辞官所受金银每日宴请相邻,不给子孙留《杂诗十二首·其七》,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发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逆”:迎旧宅”:祖坟《杂诗十二首·其八》,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jīng)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 且为陶一觞《拟古九首·其一》,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拟古九首·其五》,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拟古九首·其七》,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拟古九首·其八》,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拟古九首·其九》,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喝干黄河,扔手杖化为桃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