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及其固化机理的研究.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6558409
  • 上传时间:2018-03-3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74.7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涂料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及其固化机理的研究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及其固化机理的研究 范亚平 , 任天斌 , 黄艳霞 , 朱立华 , 顾国芳 , 任 杰 (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与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 上海 200092) 摘 要 摘 要 : 通过对环氧树脂室温固化剂三乙烯四胺进行封端、加成、成盐等一系列改性 , 制得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 ; 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液体环氧树脂混合后 , 获得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研究了不同封端剂对固化剂乳化性能的影响以及与环氧树脂配成涂料后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并通过对固化成膜过程的观察 , 阐述了水性环氧体系固化机理获得的涂料乳液粒径小于 2 µ m; 涂膜硬度 > 0 .7; 附着力 1 级 ; 涂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耐水性及耐化学药品性 关键词关键词 : 水性环氧涂料 ; 固化 ; 涂膜性能 ; 三乙烯四胺 ; 封端 0 引 言 引 言 环氧树脂涂料具有附着力高、耐化学药品性能优异、硬度高、耐磨性好、耐溶剂性能优、耐碱性及耐盐雾性好等特点 , 在工业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溶剂型环氧树脂涂料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 , 环氧树脂涂料水性化是必然的趋势。

      国外 Shell 公司已经开发出很多水性环氧体系 , 并进入了商业化生产阶段 ; 国内对环氧树脂体系的水性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环氧树脂的改性上 [ 1 - 2 ] , 通过化学或者物理改性 , 使亲油性的环氧树脂变成亲水性的或者是环氧树脂乳液 [ 1 - 3 ] , 从而达到环氧树脂水性化的目的 而本文是采用对环氧室温固化剂多乙烯多胺进行改性 , 获得具有乳化功能和适中的反应活性的水性环氧固化剂 , 能够对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液体环氧树脂进行直接乳化并固化成膜 目前国内水性环氧涂料商品化才刚起步 , 只有部分厂家生产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是推动我国水性涂料市场的重要一步 本文通过对室温固化剂三乙烯四胺改性 , 首先 , 用单环氧化合物对三乙烯四胺进行封端 , 使伯胺氢变成仲胺氢 , 降低活性的同时提高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 ; 再用双酚 A 型环氧树脂与其加成 , 进一步提高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 , 同时降低多胺固化剂的活性 , 延长适用期 ; 多胺固化剂本身是水溶性的 , 经加成后亲水性下降 , 采用乙酸使之成盐 , 适当提高其亲水性 , 使改性后的多胺固化剂具有良好的亲水亲油平衡 ; 由于合成得到的环氧树脂固化剂链段中既有亲水性的氨基 , 又有亲油性的环氧基 , 使其具有乳化剂的功能 , 能够直接乳化环氧树脂形成水性环氧乳液而不需要外加乳化剂 , 从而制备出一种既有固化功能又有乳化功能的室温自乳化水性环氧固化剂 , 研究了不同封端剂对自乳化水性环氧固化剂性能的影响及其成膜机理。

      1 实验部分 实验部分 1. 1 主要原料 主要原料 三乙烯四胺 (TETA) : 化学纯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环氧树脂 601 (E - 20) : 500EEW, 上海树脂厂 ; 环氧树脂 618 (E -51) : 190EEW, 上海树脂厂 ; 丁基缩水甘油醚 (BGE) : 167 ~ 182EEW, 上海争锐化工有限公司 ; 苯基缩水甘油醚 : 182 ~ 200EEW, 上海争锐化工有限公司 ; 苄基缩水甘油醚 : 233 ~ 278EEW, 上海争锐化工有限公司 ; 乙二醇乙醚 : 化学纯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乙酸 : 化学纯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中国涂料 1. 2 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 1. 2. 1 乳液粒径分析 采用激光粒径分析仪测试固化剂乳化环氧树脂得到的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 1. 2. 2 乳液黏度变化测定 采用 NDJ - 79 型旋转式黏度计测定 , 记录黏度随时间的变化 1. 2. 3 形态观察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涂膜的固化过程进行观察 , 并随时拍照下记录变化过程 1. 2. 4 涂膜硬度 参照 GB /T 1730 — 1993, 用 QTX - 1 型漆膜弹性测定器测定。

      1. 2. 5 附着力 ( 划圈法 ) 按《漆膜一般制备法》 ( GB /T1727 — 1979) 在马口铁板上制备样板 , 待漆膜实干后参照国标 GB /T1720 — 1979 (1989)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测试 1. 2. 6 耐水性测试 按《漆膜一般制备法》 ( GB /T1727 — 1979) 在马口铁板上制备涂膜参照国标 GB /T1733 — 1979 漆膜耐水性测试 , 目测漆膜是否起泡和剥落 1. 2. 7 耐腐蚀性能测试 在玻璃板上制备涂膜 , 浸泡在 5% H 2 SO 4 、 5%NaOH 溶液中进行测试 , 目测漆膜是否起泡和剥落 1. 3 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合成 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合成 室温下将 TETA 加入带有冷凝和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 , 用漏斗缓慢加入适量的单环氧化合物并注意观察体系温度 , 保持在一定反应温度下 , 反应 2 h; 取适量的上述产物加入带有冷凝和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 , 加热到 40 ℃ 左右时用漏斗慢慢加入适量的一定浓度的环氧树脂醚溶液 , 控制反应温度在某一温度下 , 反应 1 h; 结束后保持反应物温度加入适量的醋酸 , 再反应 1 h; 然后再加入适量水稀释 , 使固化剂溶解于水 , 得到固含量和黏度适中的水性环氧固化剂。

      1. 4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涂料的配制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涂料的配制 将制备的水性环氧固化剂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树脂 618 按照一定的物质的量比搅拌 , 混合 , 并用水稀释调节到合适的黏度 , 得到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涂料 2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 中国涂料 2. 1 封端剂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封端剂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乳胶粒的大小及其分布对乳液及涂层的性质影响很大随着粒径的减小 , 涂膜的光泽、耐水性、硬度、乳液与颜料的结合力、乳液的黏度及稳定性得到提高 ; 而随着粒径的增加 , 涂膜的干燥时间、涂层的透气性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乳液粒径大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见表 1 [ 4 ] 表表 1 粒径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粒径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实验中考察了不同封端剂 : 苯基缩水甘油醚、苄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及以 1 ∶ 1 比例混合的苯基缩水甘油醚和丁基缩水甘油醚的混合醚对水性自乳化环氧固化剂的乳化性能的影响其乳化性能主要通过固化剂乳化环氧树脂的乳液的相对粒径来体现 图 1 为不同封端剂的自乳化型固化剂乳化环氧树脂得到的稳定乳液的粒径分布图 1 —苄基缩水甘油醚 ; 2 —丁基 - 苯基缩水甘油醚 ; 3 —苯基缩水甘油醚 ; 4 —丁基缩水甘油醚 图 1 封端剂对固化剂最终乳化的环氧树脂乳液粒径的影响 由图 1 可知 , 固化剂直接乳化的环氧树脂乳液的粒径与固化剂的单环氧化合物封端剂有关系。

      其中 , 以苄基缩水甘油醚和混合醚为封端剂制备的固化剂乳化的环氧树脂乳液的粒经小于 2 µ m 而丁基缩水甘油醚为封端剂制备的固化剂乳化性能相对较差 , 其乳液粒径为 4 .8 µ m, 然而其乳液粒径仍然和用化学改性的低相对分子中国涂料 质量环氧乳液的粒径相当由上述可知 , 此种固化剂能够很好地乳化低相对分子质量环氧树脂 , 得到稳定乳液 , 从而达到了不外加乳化剂就能直接乳化环氧树脂的目的 , 可配成低 VOC 和 NHAP ( 无空气污染 ) 的涂料 2. 2 环氧涂料体系黏度变化 环氧涂料体系黏度变化 图 2 为自乳化水性环氧固化剂与低相对分子质量环氧树脂混合后得到的水性环氧体系的黏度和溶剂性环氧涂料体系的黏度随贮存时间的变化曲线 1 —水性环氧体系 ; 2 —溶剂型环氧体系 图 2 贮存时间对水性环氧涂料体系黏度的变化 由图 2 可以看出 , 水性环氧体系黏度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 而溶剂型体系却在适用期范围内黏度变化不大 , 这是因为水性环氧体系的固化机理与溶剂型体系不同 [ 5 ] 溶剂型环氧体系是溶剂先挥发 , 同时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固化交联 , 是在分子之间进行的 , 在达到凝胶点以前体系黏度变化不大 ; 而水性体系的固化交联反应首先在环氧分散相的表面进行 , 随着反应的进行和水分的蒸发 , 环氧树脂颗粒与胺固化剂紧密堆积 , 在宏观上表现为体系黏度增长较快 , 这与文献 [ 6 ] 报道是一致的。

      从施工角度考虑 , 该水性环氧体系适用期大概 3 h 左右加水稀释后再涂覆 , 涂膜仍然会变得透明无色 2. 3 水性环氧体系的固化成膜机理 水性环氧体系的固化成膜机理 将固化剂胺氢与环氧树脂环氧基以物质的量比为 1 ∶ 1 混合 , 然后用玻璃棒取出一滴滴在载玻片上 , 再用盖玻片轻轻涂刮成薄薄的一层涂膜 , 放在 200 倍的显微镜下观察 , 并拍照 , 见图 3 如图 3 所示 : 0 时刻 ( 拍第一张照的时刻 ) , 为明显的两相结构 , 连续相是固化剂 , 分散相为环氧树脂此时 , 涂膜外观成乳白色 , 不透明 ; 7 min 后 , 连续相和分散相的界限变得模糊 , 涂膜开始变透明 , 透光性加强粒子体积增大 ; 9 min 后 , 粒子进一步扩大 , 界限进一步模糊 , 表面涂膜接近无色 ; 2 h 后 , 两相界面已消失 , 成为均相结构 , 表面透明无色 中国涂料 图 3 水性环氧涂料体系的固化过程 两个组分混合后的体系涂布在载玻片上 , 水分首先挥发 , 在水分挥发的过程中 , 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微粒的表面进行接触 , 因此固化反应首先在环氧树脂分散相表面进行 , 随着固化反应的进行 , 环氧树脂分散相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玻璃化温度逐渐提高 [ 7 ] ; 与此同时 , 固化剂分子扩散到环氧树脂分散相粒子内部发生固化反应 , 这样使得固化剂分子向环氧树脂分散相粒子内部的扩散速度逐渐变慢 , 随着水分进一步挥发 , 环氧树脂颗粒与胺固化剂紧密堆积 [ 8 ] , 如果这时环氧树脂颗粒仍是液态或其玻璃化温度仍低于室温 ,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相容性良好 , 则可形成均匀透明和有光泽的膜。

      反之固化剂分子不能完全向环氧树脂分散相内扩散 , 导致环氧树脂分散相粒子内部进行的固化反应较其表面的少 , 内部交联密度也较低 环氧树脂分散相粒子表面逐渐变硬 , 粒子之间也很难相互作用而凝结成膜 因此水性环氧的固化速度主要取决于固化剂向分散相内扩散发生进一步固化反应的速度 , 而固化剂向分散相扩散的速度对水性环氧体系的固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对于水性环氧树脂涂料 , 固化程度取决于如下几个因素 [ 9 ] : (1) 环氧树脂分散相粒径 , 粒径越小固化越完全 ; (2) 胺固化剂与环氧的相容性胺固化剂与环氧的相容性越好 , 其越容易向树脂内扩散 , 有利于固化 固化体系的成膜过程是一个随着水分的挥发 , 两相变一相的过程 , 在此过程中既发生了化学交联 , 又发生了凝结成膜随着固化反应的进行 , 粒子相和连续相的界面逐渐模糊 , 直到最后基本消失 , 体系基本成为一个均相在此过程中 , 涂膜的外观颜色由白色变成无色 , 透明性由不透明变成透明 , 这种外观的变化也说明了成膜过程是一个两相趋于一相的过程 2. 4 不同封端剂对涂膜硬度的影响 不同封端剂对涂膜硬度的影响 图 4 为不同的封端剂对水性环氧涂膜硬度的影响。

      中国涂料 1 —丁基 - 苯基缩水甘油醚 ; 2 —苄基缩水甘油醚 ; 3 —苯基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