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农村地区小学低年级折纸教学尼二小李福生2.doc
10页浅谈农村地区小学低年级折纸教学作者姓名:李福生 工作单位:内蒙莫旗尼尔基第二小学邮编:162850 作者:15104963663 [摘要]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育由于受到资金、师资、设备、应试观念等影响,举步维艰,面对困难笔者负重前行,另辟思路,选择折纸教学通过两年小学低年级折纸教学的研究,创编了适合7到9岁学生学习的《立体的画卷》折纸校本教材,就折纸教学内容编排、折纸教学方法和折纸作品的展示形式予以阐述[关键词]折纸 教学 内容 方法 形式 折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发源公元前2世纪的中国折纸学习需要认真听、仔细看,在潜移默化中就养成了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折纸需要手、眼和脑的综合协调,在动手过程中开动脑筋,活跃思维在折纸过程中不仅解了几何知识,还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能力学生在折纸过程中互帮、互学,在合作中增进友谊一、采用折纸教学的原因 折纸非常适合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育,它是不受工具限制的“造型艺术”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准备如卡纸、宣纸、颜料、刻刀、油墨、陶泥等材料,也只有纸材随处可见,而且使用方便折纸具有娱乐性,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游戏。
小学低年级学生(7——9岁)正处于贪玩,好动的阶段,学生把折纸当成一种有趣的游戏,在学习中能很好的体验折纸造型活动的乐趣 二、折纸教学的重要意义(一)折纸教学具有实用性折好的玫瑰花,既可以装饰房间,又可以当作礼物馈赠亲人制作好的各种头饰可以当作语文课本剧的道具使用折纸作品还可以设计制作面具、服饰,布置场景等,实用性广泛 (二)折纸教学具有科学性 学习折纸时可以培养学生对边、角、中点、对称、等数学知识的理解,训练过程中可以逐渐建立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意识折纸通过几何形精炼概括物体的主要形象,这种“图形概括力”正是折纸艺术的特点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关于美术发展阶段的研究表明:“7至9岁的学生正处于图式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主要运用几何形表现客观事物的典型特征笔者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美术技能发展规律、美术教育的目的,进行了折纸教学实验,积累了一点经验,下面就折纸教学的具体内容予以阐述三、折纸教学的内容编排 (一)编排思想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前提,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结合其他学科课程,编排折纸教学内容例如: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十课《比尾巴》中有兔子、公鸡、鸭子等形象,根据语文教学进度,结合折纸学习规律,把《鸭子》、《兔子》、《火鸡》等内容编排在一年级折纸学习和练习中。
(二)教学目标 1.一年级教学目标认识折纸的基本符号,知道折纸的基本折法,听懂基本的折纸术语,喜欢折纸,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能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10件折纸作品 2. 二年级教学目标 掌握双三角形、兔耳折、双正方形、双菱形的折法,学生能看懂折纸示意图,能自主学习,能用折纸作品装饰生活,美化教室能独立完成20件折纸作品 (三)教学内容 1. 一年级全年课程课次内容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普通鱼1认识正折,反折知道对边折术语第二课蚂蚱1学习正折,反折认识凹凸折痕符号第三课狐狸头 1理解正折,反折知道对角折术语第四课鸽子 1学习对角折知道翻折术语第五课鸭子 1学习向内翻折理解翻折术语第六课热带鱼 1学习双三角形折法认识米字折痕第七课桃子 1强化双三角形折法理解米字折痕第八课兔子1强化双三角形折法熟悉米字折痕第九课海豹 1学习兔耳折法知道兔耳折术语第十课恐龙 1强化兔耳折法理解兔耳折术语第十一课小鸡1强化兔耳折法熟悉兔耳折术语第十二课公牛1强化兔耳折法和向下翻折第十三课火鸡 1学习变化的兔耳折法和翻折2.二年级全年课程课次内容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企鹅 1学习双面阶梯折。
认识阶梯折符号第二课蛇 1强化双面阶梯折第三课小马 1学习双正方形折法第四课千纸鹤 1强化双正方形折法和学习双菱形折法第五课鸵鸟1强化双正方形折法和掌握双菱形折法第六课老鹰1熟练双菱形折法第七课鹦鹉1熟练双菱形折法和双面阶梯折第八课熊 1熟练双菱形折法和双面阶梯折第九课小羚羊 2熟练双菱形折法和兔耳折法第十课百合花 2学习不同方法间的组合第十一课蝎子 2学习不同方法间的变化组合 四、折纸教学方法(一)演示法 折纸步骤严谨,环环相扣,采用直接感知的演示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使用四开以上的纸张进行逐步演示,学生按步骤学习重点地方在折纸上标记线段或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结合字母标记和术语进行教学例如:一年级第十三课《火鸡》教学步骤示意图: 1.取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成三角形,再还原成正方形,像菱形一样放置,由最上面顶点处开始顺时针标记四个顶点,分别为A点、B点、C点、D点2.以最上面A点为顶点,沿对角线AC,把左右两边做对角折,折成风筝形后把最尖处朝上,并标记风筝形最右边端点为E,最左边端点为F3.把风筝形最下面C点处沿EF向上折成三角形,三角形最尖处朝上4.把刚折好的C点处,塞进第二步对角折的里面,三角形最尖处朝上。
或者全部还原成第一步正方形像菱形一样放置,先把C点处向上折,再把两边做对角折5.标记三角形底边中点为G点,以G点为顶点,沿中线AG把G点左右两边的两角向上做对角折6.折成风筝形后,最尖处朝上,标记风筝形最右边端点为O点7.只向下还原右边第五步中对角折的一个角8.在第七步基础上,继续还原右边的对角折,展开后找到还原两次后的折痕,找到O点,用笔画出谷线AO和GO谷线AO和GO也可以对照左边来画9.把线段GO做凹折注意折到O点处停止10.把线段AO做凹折注意折到O点处停止第九步和第十步为兔耳折,也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向内按住右边端点B再向下轻轻按,或者把线段OB做凸折向下按,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按住下面的O点左右折OE边11.左边同右边折法相同12.把两个兔耳折向上按平,以右边兔耳折为例,以右兔耳折最左下面E点为顶点,把BE边向下与OE边做边对边折左右折法相同13.第十二步折完,最尖出朝上14.左右对折,折口向左15.向下旋转90度,在左边分别向上折两次做脖子和头,再向下折一次做嘴在右边向上折一次做尾巴16.把第十二步折的向外面两侧折出爪子17.把左边的脖子做向上翻折,头和嘴做向下翻折右边的尾巴做向上翻折。
教师集中演示不能全部解决所有学生的困难,需要对个别学困生进行每节课时间有限,教师在短时间内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重点的第八步到第十步以及第十七步中,充分发挥优秀学生作用,调动优秀生对学困生进行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培养了部分学生综合能力,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二)自主探究法 学生经过一年左右的折纸学习,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学习例如:二年级第六课《老鹰》、第七课《鹦鹉》、第八课《熊》都是在双菱形基础上变化的,教师提前折出大量成作品,让学生大胆拆开,然后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出方法后小组内同学间演示步骤,然后推举一位同学讲解另外几位同学演示步骤 有的同学自学其他作品后和同学间交流,传授技法个别优秀的学生创作新形象后教老师折纸,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五、折纸作品的展示形式(一)平面展示1.折纸结合纹样 在单个折纸作品上添加一些纹样装饰作品例如:鱼添加鱼鳞纹样或其他几何形,兔子身上添加一些花瓣纹样等或者在折纸作品上添加一些有节奏的点、线、面、形等2.折纸结合剪贴 把相关的折纸作品按大小、疏密、聚散、节奏等规律,运用对称、均衡、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结合剪纸粘贴进行造型活动。
3.折纸结合添画 把折好的作品当成主体粘贴在纸上,在纸上添加有遮挡关系的背景既能丰富画面,又能突出主体二)立体展示 1.立体粘贴 把相关联的折纸作品立体的粘贴在纸上,更能体现空间效果例如:把小马、公牛、小草立体的粘贴,让小马和公牛站在平面的纸上2.做吊饰用绳子将千纸鹤、鹦鹉、百合花等串起来,做成吊饰3.其他立体材料把折好的老鹰粘树枝上,制作好的百合花插在瓶子里,在纸盒上粘贴鱼,在花盆里放上蚂蚱等等三)动态展示将折纸作品做成道具,结合语文课本剧、音乐舞蹈、艺术活动等形式进行表演展示还可以把折好的青蛙,进行折纸青蛙的跳高和跳远比赛折好的战斗机进行滑翔比赛等折纸是集合艺术性、科学性和娱乐性为一体,它不仅可以美化生活,又是一种游戏折纸使用工具简单,非常适合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育参考文献【1】【法】丹尼尔·培根 编辑 马丽君 翻译 《折纸》.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2【2】孙华庚 《以教育技能视角谈折纸艺术》《美术教育研究》. 安徽出版集团 2011年第11期3】张盈盈 责任编辑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4】陈荣华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5】高师《美术教育学》教材编写组 《美术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