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扎根理论案例.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44052808
  • 上传时间:2023-07-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9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扎根理论开放分类:社会学经济经济理论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芝加哥大学的BarneyGlaser和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Strauss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 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 研究方法编辑摘要目录[隐藏]1简介2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1. 2.1从资料中产生理论2. 2.2首要任务3. 2.3对理论保持敏感4. 2.4不断比较的方法5. 2.5理论抽样的方法6. 2.6 灵活运用文献7. 2.7理论性评价3扎根理论的操作稈序1. 3.1 —级编码(开放式登录)2. 3.2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3. 3.3三级编码(核心式登录)4. 3.4核心式登录的具体步骤5. 3.5举例论证4 一个分析实例1. 4.1研究问题2. 4.2初步冋答3. 4.3广泛的抽样5研究工具与技巧1. 5.1增进理论触觉的技巧2. 5.2条件矩阵6泛行动系统1. 6.1行动系统的几个性质2. 6.2使用条件矩阵的益处扎根理论-简介扎根理论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 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 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 然后上升到理论。

      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 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 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 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 和思想在哲学思想上,扎根理 论方法基于的是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对目前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伪扎根理论的方法起源于 格拉斯和斯特劳斯两人(1965, 1968) 60年代在一所医院里对医务人员处理 即将去世的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这个方面的形成与两方面的理论思想有关,分别来自哲学和 社会学 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G.米德和皮尔土的思想,他们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 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另外一个影响来自 芝加哥社会学派,该学派广泛使用实地观 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扎根理论-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从资料中产生理论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 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

      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 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 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 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首要任务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和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特定时空的理 论),但也不排除对具有普适性的形式理论的建构然而,形式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质理论的基础之上,只 有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实质理论以后,形式理论才可能在各类相关实质理论之上建立起来这是因为, 扎根理论认为知识是积累而成的,是一个不断地从事实到实质理论,然后到形式理论演进的过程建构形 式理论需要大量的资料来源,需要实质理论的中介如果从一个资料来源直接建构形式理论,这其中的跳 跃性太大,有可能产生很多漏洞此外,形式理论不必只有一个单一的构成形式,可以涵盖许多不同的实 质性理论,将许多不同的概念和观点整合、浓缩、生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密集型的形式理论比那些单一的 形式理论,其内蕴更加丰富,可以为一个更为广泛的现象领域提供意义解释。

      对理论保持敏感由于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是建构理论,因此它特别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高度的敏感不论是在设计 阶段,还是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时候,研究者都应该对自己现有的理论、前人的理论以及资料中呈现的理 论保持敏感,注意捕捉新的建构理论的线索保持理论敏感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收集资料时有一定的焦 点和方向,而且在分析资料时注意寻找那些可以比较集中、浓缩地表达资料内容的概念,特别是当资料内 容本身比较松散时通常,质的研究者比较擅长对研究的现象进行细密的描述性分析,而对理论建构不是特别敏感,也不 是特别有兴趣扎根理论出于自己的特殊关怀,认为理论比纯粹的描述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因此强调研 究者对理论保持敏感不断比较的方法扎根理论的主要分析思路是比较,在资料和资料之间、理论和理论之间不断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资料 与理论之间的相关关系提炼出有关的类属(category)及其属性比较通常有四个步骤:1 )根据概念的 类别对资料进行比较:对资料进行编码并将资料归到尽可能多的概念类属下面以后,将编码过的资料在同 样和不同的概念类属中进行对比,为每一个概念类属找到属性2)将有关概念类属与它们的属性进行整 合,对这些概念类属进行比较,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将这些关系用某种方式联系起来。

      3)勾勒出 初步呈现的理论,确定该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将初步理论返回到原始资料进行验证,同时不断地优化现 有理论,使之变得更加精细4)对理论进行陈述,将所掌握的资料、概念类属、类属的特性以及概念类 属之间的关系一层层地描述出来,作为对研究问题的回答理论抽样的方法在对资料进行分析时,研究者可以将从资料中初步生成的理论作为下一步资料抽样的标准这些理论 可以指导下一步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工作,如选择资料、设码、建立编码和归档系统当下呈现的每一个理 论都对研究者具有导向作用,都可以限定研究者下一步该往哪里走、怎么走因此,资料分析不应该只是 停留在机械的语言编码上,而是应该进行理论编码研究者应该不断地就资料的内容建立假设,通过资料 和假设之间的轮回比较产生理论,然后使用这些理论对资料进行编码灵活运用文献使用有关的文献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为资料分析提供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 注意 不要过多地使用前人的理论否则,前人的思想可能束缚我们的思路,使我们有意无意地将别人的理 论往自己的资料上套,或者换一句话说,把自己的资料往别人的理论里套,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削足适履” 而不是“量体裁衣”在适当使用前人理论的同时,扎根理论认为研究者的个人解释在建构理论时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研究 者之所以可以“理解”资料是因为研究者带入了自己的经验性知识,从资料中生成的理论实际上是资 料与研究 者个人解释之间不断互动和整合的结果原始资料、研究者个人的前理解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之 间实际上是一个三角互动关系,研究者在运用文献时必须结合原始资料和自己个人的判断研究者本人应 该养成询问自己和被询问的习惯,倾听文本中的多重声音,了解自己与原始资料和文献之间的互动关系 理论性评价扎根理论对理论的检核与评价有自己的标准,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如下四条:1)概念必须来源于原始 资料,理论建立起来以后应该可以随时回到原始资料,可以找到丰富的资料内容作为论证的依据2) 理论中的概念本身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密度应该比较大,即理论内部有很多复杂的概念及其意义关系, 这些概念坐落在密集的理论性情境之中与 格尔茨(Geertz,1973)所说的的“深描”有所不同的是: 扎根理论更加重视概念的密集,而“深描”主要是在描述层面对研究现象进行密集的描绘3 )理论中的 每一个概念应该与其他概念之间具有系统的联系,“理论是在概念以及成套概念之间的合理的联系” (Strauss &Corbin,1994: 278),各个概念之间应该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内在 联系的整体。

      4 )由成套概念联系起来的理论应该具有较强的运用价值,应该适用于比较广阔的范围,具 有较强的解释力,对当事人行为中的微妙之处具有理论敏感性,可以就这些现象提出相关的理论性问题 扎根理论-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一般包括:1)从资料中产生概念,对资料进行逐级登录:2)不断地对资料和概 念进行比较,系统地询问与概念有关的生成性理论问题;3)发展理论性概念,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 联系;4)理论性抽样,系统地对资料进行编码;5)建构理论,力求获得理论概念的密度、变异度和高度 的整合性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是扎根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环,其中包括三个级别的编码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 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这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 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的操作化过程登录的目的是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 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类属化开放式登录的过程类似一个漏斗,开始时 登录的范围比较宽,随后不断地缩小范围,直至码号出现了饱和。

      在对资料进行登录时,研究者应该就资 料的内容询问一些具体 的、概念上有一定联系的问题提问的时候要牢记自己的原初研究目的,同时留有 余地让那些事先没有预想到的目标从资料中冒出来在这个阶段研究者应该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既什 么都相信,又什么都不相信(S trauss,1987: 29)为了使自己的分析不断深入,研究者在对资料进行开放式登录的同时应该经常停下来写分析型备忘录 这是一种对资料进行分析的有效手段,可以促使研究者对资料中出现的理论性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写作的 方式逐 步深化自己已经建构起来的初步理论这一轮登录的主要目的是开放对资料的探究,所有的解释都 是初步的、未定的研究者主要关心的不是手头这个文本里有什么概念,而是它可以如何使探究深入进 行在进行开放式登录时,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基本的原则:1 )对资料进行仔细的登录,不要漏掉任何重 要的信息;登录越细致越好,直到饱和;如果发现了新的码号,应该在下一轮进一步收集原始资料2) 注意寻找当事人使用的词语,特别是那些能够作为码号的原话3 )给每一个码号进行初步的命名,命名 可以使用当事人的原话,也可以是研究者自己的语言,不要担心这个命名现在是否合适。

      4 )在对资料进 行逐行分析时,就有关的词语、短语、句子、行动、意义和事件等询问具体的问题,如:这些资料与研究 有什么关系?这个事件可以产生什么类属?这些资料具体提供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 5) 迅速地对一些与资料有关的概念的维度进行分析,这些维度应该可以唤起进行比较的案例;如果没有产生 案例,应该马上寻找6 )注意列出来的登录范式中的有关条目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二级编码(又称关联式登录或轴心登录)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 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这些联系可以是因果关系、时间先后关系、语义关系、情境关系、相似 关系、差异关系、对等关系、类型关系、结构关系、功能关系、过程关系、策略关系等在轴心登录中, 研究者每一次只对一个类属进行深度分析,围绕着这一个类属寻找相关关系,因此称之为“轴心”随着 分析的不断深入,有关各个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应该变得越来越具体在对概念类属进行关联性分析时, 研究者不仅要考虑到这些概念类属本身之间的关联,而且要探寻表达这些概念类属的被研究者的意图和动 机,将他们的言语放到当时的语境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虑每一组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研究者还需要分辨其中什么是主要类属,什么是次要类属。

      这些不同级别的类属被辨别出来以后,研究者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连结起来当所有的 主从类属关系都建立起来之后,研究者还可以使用新的方式对原始资料进行重新组合为了发现目前这些 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