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第一中学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第一中学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与细胞呼吸及原理应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同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D.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分析】1、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2、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其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3、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4、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所以,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患者应及时请医生处理.【解答】解:A、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B、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同,B正确;C、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所以,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患者应及时请医生处理,C正确;D、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防止伤口处厌氧菌生存和繁殖,D错误.故选:D. 2. 下列对有关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离心后,可检测到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B.观察有丝分裂、线粒体的结构以及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所用的材料必须始终处于活性状态C.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含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甲基绿使RNA呈绿色,吡罗红使DNA呈红色参考答案:A3. 在四个生态系统中,它们的非生物成分和日照状况无太大区别。
其中的生物成分如下表:生态系统编号第一营养级的种群数第二营养级的种群数第三营养级的种群数①203015②20102③1105④10301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参考答案:A4. 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生物雌雄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总数是相等的,因而甲乙两个小桶内各装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20个B.装彩球的两个小桶如果是透明的,可能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干扰C.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D.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参考答案:A5. 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Ⅲ-5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4 B.若Ⅲ-2与Ⅲ-4结婚,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C.从优生的角度出发,建议Ⅲ-1在怀孕期间进行胎儿的基因诊断 D.Ⅲ-1与Ⅲ-2、Ⅲ-3为旁系血亲参考答案:B6. 下列关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单基因遗传病,适合作为遗传病调查对象B.自然人群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概率不同C.自然人群中,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率相同D.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表现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参考答案:D【考点】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解答】解:A、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不适合作为遗传病调查对象,A错误;B、自然人群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概率相同,B错误;C、自然人群中,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率不同,女性患病概率高于男性,C错误;D、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表现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7.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和线粒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中都会伴随ATP含量的增加B.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可以加入过氧化氢酶C.测定胃蛋白酶的活性时,将pH由2上升至6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保持不变D.植物的根细胞吸收钾离子的过程中,ATP中两个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都会释放出来参考答案:B8. 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调节血糖平衡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均位于下丘脑B.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皆存在于内环境中,通过参与特异性免疫维持内环境稳态C.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成分的稳定和理化性质的恒定即稳态,其稳态维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冰雪天室外作业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不断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减少参考答案:A9. 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A.细胞内有些酶活性降低 B.细胞内色素减少C.细胞内水分减少 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参考答案:B 10. 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如果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反馈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细胞免疫参考答案:B11. 如图所示,关于细胞内以下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能够在生物膜上完成的过程是2,5,6,7,8B. 过程3,4都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C. 过程3,4,5,6,7均需要1过程直接提供能量D. 图中7过程需要1过程的参与,而8过程中同时进行了2过程参考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1表示ATP的水解反应;2表示ATP的合成反应;3表示转录过程;4表示逆转录过程;5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6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水的光解;7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8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可以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也可以表示无氧呼吸。
详解】2表示ATP的合成反应,可发生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膜上;5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粒体内膜上;6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膜上;7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8若表示有氧呼吸,则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若表示无氧呼吸,则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过程3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4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B错误;过程5、6都可以产生ATP,因此均不需要1过程(ATP的水解)直接提供能量,C错误;7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8过程表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及发生的场所、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场所、ATP与ATP的相互转化等知识点,能够根据图示物质变化情况判断各个数字代表的生理过程的名称12. 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B.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参考答案:B13.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
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 A.9:3:3:1 B.3:1:3:1 C.1:1:1:1 D.2:2:1:1参考答案:D14. 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B.甲、乙组右管液面均无变化,而葡萄糖被消耗,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D.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组中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氧气的消耗量.乙组中放置的是蒸馏水,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甲组右管液面升高,说明消耗了氧气;乙组不变,说明消耗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综合两组实验,说明微生物只进行需氧呼吸.如果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没有消耗氧气,但产生了二氧化碳,说明微生物进行了酒精发酵.解答:解:A、若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乙组液面高度不会变化,A错误;B、甲组右管液面无变化,说明不消耗氧气,乙组右管液面无变化,说明不产生二氧化碳,而葡萄糖被消耗,因此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B正确;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说明微生物呼吸消耗氧气,乙组右管液面无变化,说明微生物呼吸CO2的释放量等于O2消耗量,因此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D、乙组装置内放的是蒸馏水,那么乙组右管液面变化是锥形瓶内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引起的,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第一,要清楚NaOH溶液的作用;第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酒精发酵不消耗氧气但产生二氧化碳,乳酸发酵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15. 二倍体植物甲(2n=18)和二倍体植物乙(2n=48)。
进行有性杂交,得到F1不育若用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的顶芽形成植株丙,丙开花后能自交获得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甲和乙都是二倍体生物,且体细胞中都含有18条染色体,所以它们属于同一物种B. 若甲和乙杂交得到的受精卵,在发育初期来自甲的染色体全部丢失,而乙的染色体全部保留,则继续发育成的植株是单倍体C. F1幼苗形成丙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