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唐山市新店子中学高一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6页河北省唐山市新店子中学高一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偶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当x∈[0,+∞)时f(x)是增函数,则f(﹣2),f(π),f(﹣3)的大小关系是( )A.f(π)<f(﹣2)<f(﹣3) B.f(π)<f(﹣3)<f(﹣2) C.f(π)>f(﹣2)>f(﹣3) D.f(π)>f(﹣3)>f(﹣2)参考答案:D【考点】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分析】根据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f(x)是偶函数且当x∈[0,+∞)时f(x)是增函数,∴f(π)>f(3)>f(2),即f(π)>f(﹣3)>f(﹣2),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值的大小比较,根据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 已知f(x)=|lgx|,则、f()、f(2)的大小关系是( )A.f(2)>f()> B.>f()>f(2) C.f(2)>>f() D.f()>>f(2)参考答案:B【考点】对数值大小的比较.【分析】利用对数的幂的运算法则化简各个函数值,去掉绝对值;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出三个函数值的大小.【解答】解:∵f(x)=|lgx|,∴,,f(2)=|lg2|=lg2∵y=lgx在(0,+∞)递增∴lg4>lg3>lg2所以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法则、考查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对数的大小.3. 函数的大致图像如图所示,则它的解析式是( )A. B.C. D.参考答案:D由图易知: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函数为偶函数,排除A,B;f(x)=x2的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显然不适合,故选:D 4. 设Sn为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若,则( )A. B. C. D. 参考答案:B5. 抽查 10 件产品,设事件 A 为至少有 2 件次品,则 A 的对立事件为A. 至多有 2 件次品 B. 至多有 1 件次品C. 至多有 2 件正品 D. 至少有 2 件正品参考答案:B∵至少有n个的否定是至多有n﹣1个又∵事件A:“至少有两件次品”,∴事件A的对立事件为:至多有一件次品.故选B6. 在△ABC中, =, =,且?>0,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参考答案:D【考点】GZ:三角形的形状判断.【分析】根据已知推断出?<0,进而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推断出B>90°.【解答】解:∵?>0∴?<0∴B>90°,即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故选:D.7. 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 ) A. B.1 C. D.5参考答案:B略8. 已知向量与向量垂直,则( )A. B. C. D.参考答案:D略9. 方程的解所在的区间为( )A. B. C. D.参考答案:B略10. 若一个人下半身长(肚脐至足底)与全身长的比近似为(,称为黄金分割比),堪称“身材完美”,且比值越接近黄金分割比,身材看起来越好,若某人着装前测得头顶至肚脐长度为72cm,肚脐至足底长度为103cm,根据以上数据,作为形象设计师的你,对TA的着装建议是( )A. 身材完美,无需改善 B. 可以戴一顶合适高度的帽子C. 可以穿一双合适高度的增高鞋 D. 同时穿戴同样高度的增高鞋与帽子参考答案:C【分析】对每一个选项逐一分析研究得解.【详解】A.,所以她的身材不完美,需要改善,所以该选项是错误的;B.假设她需要戴上高度为x厘米的帽子,则,显然不符合实际,所以该选项是错误的;C.假设她可以穿一双合适高度为y的增高鞋,则,所以该选项是正确的;D.假设同时穿戴同样高度z的增高鞋与帽子,则,显然不符合实际,所以该选项是错误的.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定义的理解和应用,属于基础题.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集合,,若,则由的值构成的集合为_________.参考答案:略12. 已知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若点与点B、C在同一直线上,则的值为 参考答案:1, ∵A(1,1),法(一)由法(二)直线BC的方程为,点A的坐标代入即得。
13. 函数f(x)=ax+b有一个零点是2,那么函数g(x)=bx2﹣ax的零点是 .参考答案:0,【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由已知条件找到 a和b之间的关系代入函数g(x),再解函数g(x)对应的方程即可.【解答】解:∵函数f(x)=ax+b有一个零点是2,∴2a+b=0,?b=﹣2a,∴g(x)=bx2﹣ax=﹣2ax2﹣ax=﹣ax(2x+1),∵﹣ax(2x+1)=0?x=0,x=﹣∴函数g(x)=bx2﹣ax的零点是0,﹣.故答案为 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及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函数的零点的研究就可转化为相应方程根的问题,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体现.14. 如图所示,空间四边形ABCD中,AB=CD,AB⊥CD,E、F分别为BC、AD的中点,则EF和AB所成的角为 参考答案:略15. 设函数,则的值为___▲_____参考答案:416. .设集合,集合,则=______.参考答案:略17. 在数列{an}中,已知a1=2,anan﹣1=2an﹣1(a≥2,n∈N*),记数列{an}的前n项之积为Tn,若Tn=2017,则n的值为 .参考答案:2016.【考点】数列的求和.【分析】由anan﹣1=2an﹣1(a≥2,n∈N*),得,,…,,数列{an}的前n项之积为Tn==n+1即可.【解答】解:由anan﹣1=2an﹣1(a≥2,n∈N*),得,∵a1=2,∴,…,.数列{an}的前n项之积为Tn==n+1,∴当Tn=2017时,则n的值为2016,故答案为:2016.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某校从高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将期中考试的政治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段:后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别求,众数,中位数2)估计该校高二年级学生期中考试政治成绩的平均分3)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各分数段的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则在[70,90)分数段抽取的人数是多少?参考答案:(1)众数为75中位数为;(2)平均分为71、(3)11.【分析】(1)先根据频率之和为1,可求出;再由频率最大的一组,得到众数;根据中位数两边的频率之和相等,可求出中位数;(2)由每组的中间值乘以该组的频率,再求和,即可得出平均值;(3)先由题意确定抽样比,进而可求出在分数段抽取的人数.【详解】解析(1)由题意可得,,解得;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分数段的频率最高,因此众数为75;又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分数段的频率为,因为分数段的频率为,所以,中位数为.(2)由题中数据可得:该校高二年级学生政治成绩的平均分估计为:;(3)因为总体共60名学生,样本容量为20,因此抽样比为;又在分数段共有人,因此,在分数段抽取的人数是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求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以及分层抽样的问题,熟记相关概念与公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19. 要制作一个如图的框架(单位:m),要求所围成的总面积为19.5(m2),其中ABCD是一个矩形,EFCD是一个等腰梯形,梯形高h=AB,tan∠FED=,设AB=x m,BC=y m.(1) 求y关于x的表达式;(2) 如何设计x,y的长度,才能使所用材料最少? 参考答案:略20. 已知集合为函数的值域,集合.(1)求;(2)若集合,,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2).考点:二次函数的值域、分式不等式的解法、集合的运算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21.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为的中点. (1)求的长;(2)求的值.参考答案:(1) .(2) 分析】(1)在中分别利用余弦定理完成求解;(2)在中利用正弦定理求解的值.【详解】解:(1)在中,由余弦定理得,∴,解得∵为的中点,∴.在中,由余弦定理得,∴.(2)在中,由正弦定理得,∴.【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中的正余弦定理的运用,难度较易.对于给定图形的解三角形问题,一定要注意去结合图形去分析.22. 已知函数(1)当时,求函数的最小值、最大值;(2) 当在上是单调函数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当时, 当时,,当,2)∵ ∴ 即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