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藏软件描述.docx
14页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位置境域 21.2地貌 3.42 地层2.1 地层特征 52.2 地层划分 72.3 地层对比与测井像解释 72.4 地层展布 83 砂体分布特征 104 构造特征 115 结束语 116 参考文献 12前言Discovery 软件是 landmark 公司研发的一套基于 Windows 操作系统之上的 微机一体化油藏描述软件它集地震、测井、地质解释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解释 和绘图功能,同时,兼具灵活、易用、直观、易学的特点Discovery的前身CES, CES是80年代初由geographix,Inc.公司发展的产品,主要是为地质学家提供的 地质分析软件°Geograph,inc.是全世界地质学家广泛接受的地学分析软件工具 1995 年底, landmark 收购 geographicalx, 并在 CES 系统之上添加测井分析软件 prizm 和地震解释软件 seisvision Landmark 公司看到了微机发展潮流,把公 司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微机产品上,同时把工作站上先进技术移到微机上 于2000年推出全新的discovery。
它具有同一的数据库,同一的管理平台;从 地质综合分析,地震跌后处理,地震解释,正演模型,测井解释及评价,储层属 性管理与预测,构成一套统一工作流程,统一界面风格的油藏描述系统Discovery 可以解决地震构造解释,岩性油藏圈闭解释、测井分析解释、地质分 析解释,同时也可解决综合油藏描述、圈闭研究、储量计算及综合评价以下将 介绍xx工区关于discovery软件的实际应用1 区域地质概况1.1位置境域合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距重庆主城九区56公里地理 坐标在东经 105.58'37〃至 106.40'37〃、北纬 29.51'02〃至 30.22'24〃之间东邻 渝北区,南靠北碚区、璧山区,西连铜梁区、潼南县,北接华蓥市、岳池县、武 胜县、蓬溪县东西宽69公里,南北距58公里,重庆幅员面积2356.21平方公 里1.2地貌合川区地处中丘陵和重庆平行岭谷的交接地带出露地层从老至新有古生界 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系其中,以侏罗系分布面积最宽, 占合川区幅员面积四分之三以上侏罗系中又是沙溪庙组面积最大,达1664.03 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0.62%合川区太和镇马门溪还挖掘出了目前世界上 最大的恐龙化石“马门溪龙”。
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全境有两种地质 构造类型:境东及东南部属重庆平型岭谷区华蓥山复式背斜褶断带,其余的大部 分地区属渝西褶带龙女寺半环状构造区重庆地貌因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制约,其特征是东、北、西三面地势较高, 南面地势较低最高点是三汇镇白岩头,海拔高度为1284.2米;次高点在西部 龙多山,海拔高度619.7米;最低在南面的草街镇嘉陵江边,海拔185米全境 地貌大致分为平行岭谷和平缓丘陵两大类型:东南边缘之华蓥山区为平等岭谷地 形,分布面积359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5.5%;西北部广大地区,属渝西丘 陵盆地,为平缓丘陵地型,分布面积1997.21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84.5%重庆合川是渝西北、川东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也是重庆通往 四川、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经济走廊公路国家高速G75兰海高速公路, 212国道,重庆至广安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建有涪江一桥、合州大桥(涪江二 桥)、涪三桥、涪江四桥(在建)涪江五桥(规划)合阳嘉陵江大桥、南屏嘉 陵江大桥合川区境现探明的矿藏资源有煤、石灰石、盐、锶矿等26种其中煤储量约 18.2亿吨,分布在华蓥山周边地区的三汇、清平、土场、盐井、草街、双凤、 狮滩、小沔等8个镇,位于盐井储量达2亿吨的沥鼻峡煤田正在建设;锶矿100 万吨,分布于盐井镇干沟一带;铁矿6800万吨,分布在盐井、双凤、三汇地区; 盐160亿吨,重庆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盐层厚度平均为16米;石灰石 55亿吨,分布在盐井、三汇地区;铝土矿7500万吨,分布在三汇、清平地区; 重晶石40万吨,主要含矿层为三迭系下统飞仙关和嘉陵江组。
h£l4&3000I.UO74C00NMXXM -hdi&iicise23G5luiaxilMOGhcWii-Bhtl34hcB9SMKC4XWW>2278hc140hc1272346he 1445MXM —-MWM-4000hC!41N«»«WVXKf刁邛£虫匚150he 132碁11H4Z■4M0YA7.如 40M40002地层命名地点在四川广元须家河煤矿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以灰色石英砂岩、 长石石英砂岩、厚层砂岩、薄层砂岩及粉砂岩为主,夹泥岩、煤层、及透镜状菱 铁矿层,共厚约 600米上部含植物化石 Clathropteris meniscioides、 Cladophlebis raciborskii 、 Dictyophyllum nathorsti 、 Goeppertella kwangyuangensis 、 Anomozamites loczyi 、 Anthrophyopsis leeiana 、 Neocalamites carreri等,均系晚三叠世诺利期至瑞替期植物群的重要分子;下部含诺利期双壳类化石 Nuculana yunnanensis、Myophoriopsis cflatedorsata、 Pteria krumbecki、 Yunnanophorus baulei、 Modiolus furgi 及Myophoria subvesita seporata、Burmesia lirata等。
与下伏上三叠统小塘子2.1 地层特征下部以泥岩及含菱铁矿结核的粉砂岩为主,夹砂泥质灰岩,含煤线;上部中 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砾长石砂岩、粉砂岩、泥岩夹多层薄煤层及煤线、含菱铁 矿等与上覆自流井组为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于雷口坡组或关岭组之上合川 川中合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储层:合川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显示出较好的 含油气性,通过对该地区岩心及铸体薄片观察分析,对该区须家河组二段的沉积 相、岩石学特征、孔喉结构、成岩作用、物性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认识到合川地区须二段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属于三角洲前 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主要储集砂体,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 间孔和粒内溶孔,并搞清了合川地区须二段储层的成岩作用、物性特征及其控制 因素,对加快合川地区须二段的勘探开发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油气显示,尤其是在须二段发生强烈井喷之后对合川地区须家河组的勘探中, 各井也都在须二段发现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证实了合川地区须二段具有较好的 含油气性但由于该区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主控因素不明,因此开展该段储 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这对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步伐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域地质特征:四川盆地属“扬子地块”上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中新生 代以后形成的一个大型构造沉积盆地,盆地内划分为川西坳 陷、川北坳陷、川 东坳陷和川中隆起川中隆起地区褶皱平缓,沉积盖层薄、受力较弱,滑脱层不 发育,形成低缓构造川中东南部构造受力弱,其主要构造的形态受控于雷顶古 残丘,其边界构造线多变,以构造受力弱,断层不发育,构造幅度低为主要特征, 走向多为NE—NEE向的穹隆状低缓构造 合川地区位于川中古隆中斜平缓构 造带的东南部,其北端与龙女寺构造相接,东南与华蓥西构造连为一体,西与潼 南区块相连,南与永安场构造相连,地表呈近北东向展布的低缓背斜构造合 川地区中三叠统以下沉积了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地层,上三叠统〜第三系是以 砂泥岩为主的陆相地层,自上而下依次有侏罗系上统遂宁组、中统沙溪庙组、 下统凉高山组和自流井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中三叠统的雷口坡组,地层层序 正常该区须家河组分为6个段须一、须三和须五段主要为黑色页岩,既是良 好的生油层,因其岩性致密也是良好的盖层须二、须四段的 封盖条件较好, 因此该区块的油气保存条件较好2.2 地层划分==1raB图12.3地层对比与测井像解释由图 1 可以得,须家河组地层分为六段,由下到下分别须一、须二、须三、 须四、须五、须六地层。
须一段主要为砂岩,夹薄层泥岩层;须二段主要为泥岩, 夹薄层砂岩;须三段,为大段厚层砂岩;须四段为砂泥互层,地层内部有煤线; 须五段为主要为傻岩,夹泥岩层;须六段砂泥互层,夹煤线须一,须三,须五为油气的主要储层;须二,须四为主要的生油层同时也是良好的盖层2.4 地层展布须一段地层厚度等值线图由图可知:须一段北部地层厚度较大,由正北方向西南,东南,正南方地层 厚度逐渐减薄下面其他图同上,暖色调代表地层厚度较大,冷色调代表地层厚 度较薄的地区须三段地层厚度等值线图1*Ih 亠,"”须四段地层厚度图须五段地层厚度图n h M1" "rj «. I win■ I ・• Be JaREunEHFnr^rEKBnr3 砂体分布特征伫二^厚度图iso Map Surface Grid MeshGrid須二砂厚•度图Dst自 Point西F&IW尋id曲•■<・•T*-.-厶Eiata PdntV^LLBASEStraight hole iwIIi二) Straight hoi9 well由上图可知东北方砂体厚度较厚,向西北方向砂体厚度逐渐变薄,砂体较厚的区域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场所,是油气勘探的的主力区。
4 构造特征从整个工区来看中部为构造高部位背斜,四周构造低部位,为油气的主要勘探区域5 结束语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工作,我终于完成了《油藏描述软件应用》的报告 从开始接触课程到系统的实现应用,再到报告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 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在这段时间里, 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从一无所知,对地层划分等相关技术很不了解 的状态,我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 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一步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进都是我学习的收获,每 一次试验的成功都会让我兴奋好一段时间从中我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新兴的出 工具给我们以后的工作带来不少的方便,并且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虽然我 的报告的作品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可以自豪的说,这里面的每 一段,都有我的劳动我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终都会化为甜美的甘泉这次做报告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报告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 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 能力,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