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林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docx
9页上林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提高突发性暴雨山洪的应对能 力,避免山洪造成群伤群死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减轻灾 害损失,结合我场防汛工作的实际,制定本预案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 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 关地方法规、条例及规定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3、 编制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安全为首要目的贯彻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 合的原则落实单位负责人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 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林场突发性山洪灾害的应急抢险及人员转移5、 预案编制本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区域内的自然和经济 社会基本情况,历年山洪灾害的类型及损失情况,分析山洪 灾害的成因及特点,确定本场山洪灾害防御部门职责及责任 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作好山洪 灾害易发区的实时监测,并保证通信系统的畅通,及时将险 情上传下达,确保预警程序及方式,根据预测及时发布山洪 灾害预警信息,确保转移安置人员、线路、方法等,拟定抢 险救灾及灾后重建等各种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 作。
6、 预案审批本预案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审批,报县防汛指挥部备案预案有效期一般为 3-5年,每隔3-5年修订一次二、基本情况1、自然情况河流分布情况林场区域主要有长滕河及洞上和湖溪河,全场居民主要 居住在两河的山旁及山洪勾道,区域内的山洪灾害主要是两 河旁的林区引发的山洪,居民区流域面积约 30平方公里,主要有村、港口村、湖溪村 3个行政村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征本区域气候湿润,特点是太阳辐射不强,日照较短,昼 夜温差大,降雨集中,蒸发强烈等特征,区域内多年平均降 雨虽1765毫米,蒸发虽 905毫米,年平均气湿C,无霜期 长,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该区域降雨虽年内分布极不 均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4-6月降雨虽最大,也是暴雨洪水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根据暴雨时空尺度特征,分两种类 型,一是短历时局部性暴雨洪水,这种洪水分布范围广,笼 罩面积小,时间短,强度大,发生机会多,破坏性强,灾害 难以预防二是中等历时区域情况洪水,主要是一次性降雨 过程所形成,持续时间一般 2-3天,笼罩面积大,造成大面 积严重洪涝灾害另外,河流流程短,纵坡大,过水断面小, 径流汇集迅速,因此暴雨山洪来势迅猛。
2、山洪灾害防御现状防灾措施及存在问题a、目前,我场已成立了防汛抢险领导机构,而且编制 了有关防灾预案,各村已成立了相应的抢险小组,防灾管理 的有效制度和监测建设还不健全,气象服务延伸不够,缺乏 局部地区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防汛信息传递不够畅通,应 对突发性山洪灾害困难很大b、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以及长期以来重用轻管, 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在区域内程度不同的发生,流域上 游植被种类单一,极易形成暴雨径流,造成坡面冲沟,地表 泥土随水入河,造成河流淤积严重,断面缩小,河床提高,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河道不能清障,一旦出现洪水,直接影 响农田造成农业减产减收的事情时有发生c、很多河堤没有整体规划设计,防洪能力低,现有的 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防洪资金投入较少,严重影响规划 的实施三、组织指挥机构1、林场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林场设防汛抢险指挥机构一个,指挥部设在林场,在县 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负责领导和组织辖区内山洪灾 害防御工作,场主管领导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防汛指挥机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 5个工 作小组和2-3个应急抢险队场内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 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
同时,各村成立以基干民兵 为主体的1-2个应急抢险队,每个村组要确定 1名监测员和1名信息发送员,并造花名报场、县防汛办备案具体组织 机构如下:总指挥:陈成副总指挥:伍中林成员:付建军、漆勇光、陈珠生、姚凌颖、李竹青、彭 德和、罗寒英、各村书记、主任共 23人组成调度组:伍中林 成员:李竹青、王忠华、熊文斌、各村1人共11人组成监测组:付建军 成员:韩石生、唐泽栋、彭德和、各村1人共11人组成信息组:陈珠生 成员:金文锋、陈选民、曾少伟、各村1人共11人组成转移组:漆勇光 成员:邓敏、王旭华、巢庆华、各村 1 人共11人组成保障组:姚凌颖 成员:黄集光、胡志平、谢元兴、各 村1人共11人组成应急抢险队:罗小平第一组:伍国锋由小水村抽调人员组成第二组:陈育林由小洞村抽调人员组成第三组:陈春华由洞上村抽调人员组成第四组:陈荣华由直源村抽调人员组成第五组:邱石生由湖溪村抽调人员组成第六组:杨赣辉由港口村抽调人员组成第七组:熊志恿由东岸村抽调人员组成第八组:张宪如由村抽调人员组成每组人员不少于30人2、防汛指挥机构工作职责林场防汛指挥机构在县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组织和指挥各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 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 急处理措施,确保辖区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明确工作职责监测组:负责辖区内雨虽、危险区水位、泥石流、山体 滑坡的监测信息组:负责对县级防汛、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 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 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提供指挥决策依据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 定的路线和地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 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 员安全调度组: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度, 并管理和调度好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处理等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 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 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应急抢险队:由林场组织成立一支以基干民兵为主应急 抢险人员,在工程出现险情时,各抢险队员要自备电筒、雨 衣、铁锹等工具,听从命令,全部上阵,进行有序的抢险工 作信息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紧急避灾命令后, 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息鉴于上述各应急组人员每年可能有变动,规定每年 4月上句前将新的应急抢险队伍组建好,并登记造册, 4月中句由林场组织统一实地演练,此后,各应急组队员在紧急抢险 时一切听从指挥部指挥,奋力投入抢险地点进行抢险工作。
4、通信方式根据我场防御山洪工作的需要,发生山洪灾害时,各村 可直接拨打林场固定 2988018o各村支书、主任一旦换 号,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四、确定需要转移人员1、 转移原则转移遵循先人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 则2、 转移地点、线路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 点,汛期必须检查转移线路、检查转移地点是否出现异常, 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线路要避开跨河,以 及易出现山体滑坡等地段,不要顺着溪水沟谷,在接到山洪 灾害预警号时要在场、村防御机构的统一安排下,根据拟定 的转移路线,有组织、有纪律的搬离危险区,到指定的安置 地点就近安置,以确保自身安全3、转移措施当发生山洪灾害后交通信息中断时,要以各村为单位, 在村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就近场 地和线路,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 的原则,迅速疏散和转移受灾群众,在首先保证人民群众生 命安全的前提下,尽虽减少财产损失4、转移安置纪律转移工作采取村、组干部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 移安置纪律,对于特殊人员的转移安置采取专项措施,要有 专人负责,首先要掌握好转移人员的基本情况, 并做好统计,拟定专门的转移措施,如老人病人应该由家中的青壮年或邻 居中的青壮年1-2名负责转移安置,小孩由家中的大人带领 好,按照预案制定的转移路线,快速将转移人员妥善的转移 到划定的安全区,确保灾害来临时无一人掉队,如果哪个环 节出了差错,就由哪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负责,根据情节严重 程序,轻的给予纪律处分,重则追究法律责任。
五、建立抢险救灾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1、增强认识,狠抓落实全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防汛抢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 巨性,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措施的落实,在思想上, 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准备;在物资上,要抓紧 落实好各类必配的防汛物资;在方法上,要进一步细化各项 防洪防台预案;在力虽上,要加强队伍建设,尽快建立行政首长负责的防汛指挥机构,为确保全场的渡汛安全作好全方 位的准备2、 加强领导,团结协作各村、组及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抢险救灾工作,加强对 区域内的抢险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团 结协作,做好救灾工作,形成抢险救灾的强大合力,确保区 域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3、 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防汛抢险领导小组, 在林场防汛抢险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开展本行政村的 抢险救灾工作,遇到险情,指挥机构的所有人员要立即到岗 到位,按照分工各负其责,组织开展有序的救灾工作,防汛 抢险队伍、车辆及物资准备情况如下:村组织抢险队伍150人,车辆5辆港口村组织抢险队伍 100人,车辆3辆湖溪村组织抢险队伍 150人,车辆5辆同时各村必须配备编织袋壹仟只,留在村部由指挥部统 一调配使用。
4、 充分准备、坚守岗位各级防汛抢险机构要按计划尽快储备好抢险物资,作好 车辆调配,做到人员、资金、物资、车辆、设备抓好落实, 一是派出专人管理,做到专款专物使用,不得私自外借或挪 作他用二是建立 24小时监控制度,对检查的全过程作好 记录,作好安全值班记载,做到不脱岗、不离岗,确保通讯 畅通,领导要亲自带班,坚持零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