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Word版.docx
8页2024~2025学年度(上)联合体高三期中检测历史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诸侯国既是中央政权控制地方的军事据点,又是宗周行使统治权力的政治派出机构周公封鲁而命以《诫伯禽》,封康叔于卫而命以《康诰》,封唐叔于唐而命以《唐诰》,为诸侯国确定了各自的政治方针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原始民主传统依然存在 B.中央集权趋于完善C.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缓和 D.地方治理有所加强2.秦代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名位在御史大夫之上,然而御史大夫所拥之实权,却比丞相大得多,其职司范围不仅限于“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还掌管全部律令。
秦朝这制度设计体现了( )A.三公之间的权力斗争公开化 B.权力分割与牵制的政治权术C.皇帝失去对三公权力的掌控 D.君主专制必然导致权臣专权3.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琅琊王氏在书法领域名家辈出,王导、王敦、王旷皆善书,至王羲之成为集大成者王羲之七子,也多为名家,后世有书名者达数十人,最终形成了琅琊王氏书系,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B.士族文化的垄断式积累C.宗教文化传播的影响 D.江南地区经济的大开发4.隋开皇初年,梁彦光被任命为相州刺史后,不必像他的前任那样忙于挑选和任命僚属以处理各方面的事务,因为隋文帝废除了地方长官就地自聘僚属的制度,州官的下属只能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这一变动(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管控 B.体现隋朝政治开明C.说明了隋文帝知人善任 D.加速了陈朝的灭亡5.唐制,朔望常朝以外,皇帝每逢一、五、九日接见诸宰相,宰相须同进同出诸宰相“会食于政事堂”,皇帝还安排很多负实际行政责任的低级官员也进入政事堂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唐代实行集体议政 ②宰相权力的逐步扩大③外重内轻局面改善 ④决策科学性得到提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1138年,南宋监察御史方庭实上疏高宗,反对向金人屈辱求和,其中有言:“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1267年,监察御史刘黻上疏反对度宗的内降恩,认为帝王不能有私恩,提出:“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材料表明南宋( )A.君主专制统治出现危机 B.恪守祖宗之法成为惯例C.士大夫“共治”意识增强 D.官僚政治运作体系缜密7.两宋时期,江南、两浙、福建和四川诸路,种茶的园户极多甘蔗的种植则集中在四川、广东、两浙、福建4路苏州太湖的洞庭山,共3000户居民,“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专业化趋势加强 B.人口变动影响作物的种植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改变 D.区域间市场需求存在差异8.博克达山系位于新疆中部,素来为当地民众所重,尊之为“灵山”“圣山”,地位尊崇无比1759年,乾隆皇帝“定西域祀典”,将此山载入国家祀典藉由山川祭祀等祀典的举行,西域边陲之地再度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这说明( )A.国家认同观念渗透边疆 B.清代民族矛盾逐渐消除C.华夷之辨旧观念的瓦解 D.清代民间信仰日益兴盛9.1883年7月11日的《申报》第六版有一条缠脚药的广告,说此药“不但能使脚易小,并可免缠紧胀痛”;而在1908年6月24日的《申报》第七版中有一条《放脚妇女》的广告,其中说道“现在开放时代,妇女不尚缠足”。
这一变化反映出( )A.封建制度的崩塌 B.女性成为改革的先锋C.社会结构的变动 D.女性生存状况的变迁10.“整个北洋时期,四川一直处于分裂和混乱状态——行政长官的平均任期非常短,有一个地区,只有两个行政长官任职满了一年,而22人保持他们的职位不足一个月1919年,一度有3个敌对的行政长官在同一地区各自建立机构,同时宣称他们有权统治这一现象( )A.根源于军阀割据的现实 B.造成了地方治理的效率低下C.扩大了地方自治的权力 D.说明北洋的统治已分崩离析11.192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内部达成共识,认为俄国群众所以能革命、俄国革命所以能成功、“实因革命前俄国的青年学生一批一批的到群众间去;实因青年学生以其革命思想和知识一套一套送予这工人农民兵士的群众”这说明此时中国共产党( )A.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B.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以组织青年为中心任务 D.认识到了革命力量所在12.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民主人士李鼎铭指出《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草案》过多损害了地主和富农的合理利益在听取了李鼎铭的意见之后,修改后草案保障了地主的合理利益这表明( )A.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得到加强 B.阶级矛盾基本解决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土地革命成效显著13.1949年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华北联合出版社成立,共有23家股东,在总认股额里,公营的新华书店、公私合营的三联书店只占26.4%,私营书店占73.6%;同时中国共产党允许私营书店可在解放区自由售卖图书。
上述举措( )A.有利于繁荣新民主主义文化 B.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巩固并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D.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文化基础14.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约有人口5.5亿,文盲率却高达80%1952年,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成立,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经过三次大的扫盲运动,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扫盲运动的开展( )A.壮大了共产党的干部队伍 B.消除了民间的迷信思想C.适应了社会发展建设需要 D.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15.据统计,1984—1988年间,我国农村向乡镇转移的劳动力数量累计高达5566万人,农村地区非农业劳动力人口比重从8.8%提高到21.5%,建制镇数量也从6211个增加至10609个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C.“左”倾冒进主义错误不断扩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广16.2023年11月,习近平在旧金山亚太会议上指出:30年来,我们秉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开创了自主自愿、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下一个30年,我们要秉持初心,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交往之道,打造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亚太经济,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这表明中国( )A.积极探索区域国家合作的新思路 B.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C.引领并主导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D.努力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全方位合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记注制度是从西周开始的史官实时、连续地记载当世君主言行的制度,该制度的兴衰与史权(史官权力)强弱紧密相关下表是中国古代四个时期史权的变化情况从西周末到春秋周人重视“以史制君”,记注制度应运而生,春秋时期发展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史官特别注重“记过”——即直书当世君主过错并公之于众这使得史权达到了此后任何时代都难以企及的高度从战国到秦代法家思想强调君主操纵臣僚,臣僚无权制约君主记注制度由此失去存在的理论基础,逐渐走向消亡其结果是战国至秦代的史官只能“记功”不敢“记过”,史权荡然无存从西汉到唐高宗朝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促使汉初统治集团重新承认“以史制君”的必要性东汉章帝朝出现撰述型《起居注》,经过两晋南朝的发展演进,到北魏孝文帝朝正式重建记注制度从唐高宗朝到清代君主再度打击记注制度,但他们的主要方式不再是像战国秦代那样直接废除该制度,而是在形式上保留该制度的同时对其加以“改造”,挖空了其监督君主的精神内核。
史权最终蜕变为君权的附庸——摘编自杨德会《中国古代史权演变考论——以记注制度变迁为中心》(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史权演变的历史趋势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时期中国古代史权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这一制度的演变加以评价10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写道:“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泉州港船舶往来频仍,“杂货山积”,却被“蕃商至必使诸广东,否则没其货”的旧规严重束缚熙宁五年诏发运使薛向曰:“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比言者请置司泉州,其创法讲求之元丰五年(1082年)知州陈偁向朝廷极力建议在泉州设立市舶司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批复“诏泉州增置市舶”《方舆胜览》记载,“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每岁以大舶浮海往来,致象犀、玳瑁、珠玑、琉璃、异香、胡椒之属”——摘编自傅宗文《宋代泉州市舶司设立问题探索》等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清朝中前期,政府为应对海陆边境贸易需求,在“限关”的同时,采取了相对积极的政策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北部长城一带至辽东地区,形成了经济繁荣、华夷杂处的边境社会。
为应对这一情况,明朝政府于1558年解禁了山东半岛至辽东半岛的海上航路;1567年松弛海禁,允许漳州府月港的民间海外贸易;1570年以降,在北部和东北地区的大同、张家口、抚顺等地相继开放“互市”在相继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后,清朝于1684年开海;1727年重开南洋,此后东洋和南洋贸易一直持续至清末18世纪的广州成为环球海上航路的重要中转港——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在泉州增设市舶司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后期至清前期对外贸易的特点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于戊戌变法时期甲午战争后,伴随妇女的逐渐觉醒,妇女解放作为变法图强的一部分,将矛头指向封建陋习不缠足运动引起国人的思考,废除缠足成为女性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志维新派在戊戌变法时期提出的废缠足、兴女学这两项措施,拉开了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促进了社会变革戊戌变法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是由男性倡导发起的,各种妇女解放的问题是由男性提出的,女性成为男性的跟随者——摘编自张晓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历程与启示》材料二 1939年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提案写道:“不发动占全国人口之半的妇女群众参加到抗战中来,最后胜利是困难的。
抗日民主政府通过多方途径力求解除妇女身上的封建束缚一是确立了以生产为中心的妇女运动方针,明确提出组织妇女参加生产是各根据地妇女工作的新方向二是在争取抗战民主自由的过程中反对一切封建束缚与压迫,在组织妇女参与民族民主革命中全面推进妇女各项权益等三是建立妇女解放制度重视制度建设是这一阶段妇女解放的重要经验抗日根据地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禁止妇女缠足条例》《提高妇女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案》等法律法规,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摘编自马蕾《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妇女解放的历史性飞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