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原卷版).docx
9页高一年级阶段性学习效果测试生物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C. 从图中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2. “面色苍白、身体消瘦、撕心裂肺的咳嗽”这是鲁迅的小说《药》中提及的“痨病”,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下列物质和结构中结核杆菌细胞具有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核 ③染色体 ④DNA ⑤细胞质 ⑥核糖体 ⑦细胞膜A. ①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C. ①②③⑥⑦ D. ①②⑤⑦3. 拟南芥的植株小、结实多、生命周期短、基因组简单、遗传操作简便,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模式植物。
该植物的根中有一种共生细菌S,该细菌能提高拟南芥的耐盐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拟南芥与共生细菌S的遗传物质中都不含核糖和尿嘧啶B. 核糖体是拟南芥与共生细菌S共有的一种含核糖核酸的细胞器C 利用拟南芥进行遗传学实验,统计结果相对比较可靠D. 共生细菌S是一种多细胞生物,其细胞内有环状DNA分子4.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科学家维萨里和比夏分别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B. 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室”命名为细胞C.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D. 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丰富和完善了细胞学说5.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哈维·阿尔特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贡献,HCV(丙肝病毒)为RNA病毒,在核衣壳外包绕含脂质的囊膜,囊膜上有刺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CV的构成成分有核酸、蛋白质和脂质B. HCV极易变异,研制疫苗的难度大C. HCV中的蛋白质、RNA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 HCV寄生在活细胞中,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6. 某植物体可以完成如图反应,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蔗糖水解的过程B. 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则能增加氨基和羧基的数目C. 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不可表示麦芽糖水解的过程D. 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则水解产物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7. 如图表示的是组成某种核酸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物质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真核细胞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 该物质仅含有C、H、O、N、P五种元素C. 图中碱基可能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或胸腺嘧啶D. 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能找到这种物质8. 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B. 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少了4832C. 如果甲中的R基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D. 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9. 在探索外星空间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一环,这是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是极性分子,带电分子(或离子)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B. 水可以缓解温度的变化,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C.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D. 种子萌发时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大,细胞代谢增强10. 巯基和二硫键对于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极为重要研究发现,当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B. 结冰后产物总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未结冰有所下降C. 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到肽键的变化D. 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11. 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4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甲图中③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则蓝细菌细胞的③为RNAB. 若甲图中的②可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只在动物细胞中能够找到C. 乙图中若单体是4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最多有6种D. 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氢原子数增加8个12. 细胞膜的状态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胆固醇与磷脂分子结合,既可以限制磷脂分子的自由运动,又可以将磷脂分子隔开使其更易流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 无序液体状态的形成可能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C. 低温时,细胞吸收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效率可能会下降D. 胆固醇的存在可能会使细胞膜对高温的适应性加强13. 下列关于细胞的成分、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②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③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④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RNA和蛋白质⑤植物细胞内的色素均能参与光合作用⑥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⑦与其他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⑧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线粒体外膜、内膜及内膜向内折叠成的嵴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14. HgCl2是一种代谢抑制剂,可以降低ATP水解酶活性。
科研人员利用图a装置进行实验,其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是( )A. 该实验需要保证四组实验中胡萝卜片数和温度一致B. 和丙组相比,甲组磷酸盐吸收较快,可能与膜上载体蛋白数量较多有关C. 该实验可证明胡萝卜细胞对磷酸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过程D. 在丁组中加入足量ATP能大幅提高其磷酸盐的吸收速率15. 细胞自噬可分为图中的甲、乙、丙三种类型巨自噬是最常见的细胞自噬类型,其基本过程为: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器或者一些折叠错误的蛋白质被一种双膜(隔离膜)结构包裹,形成自吞小泡,接着自吞小泡的外膜与溶酶体膜融合,释放包裹的物质到溶酶体中,使包裹物在一系列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B. 据图可推断乙类型为巨自噬,隔离膜可来自高尔基体或内质网C. 一些蛋白质经分子伴侣识别后才可进入溶酶体,说明丙类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D. 细胞自噬离不开溶酶体,是因为溶酶体可以合成各种酸性水解酶16. 下图是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部分离子的跨膜运输情况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中的Na+、K+离子跨膜运输不需要有载体蛋白的协助B. 细胞外的K+浓度降低或升高,不能引起静息电位的增大或减小C. 图示细胞膜可能是处于静息状态D. Na+-K+泵有水解酶功能,与Na+、K+离子结合后,可引起其空间构象改变第II卷(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共52分)17.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
(1)图1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2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据图回答:①图1中表示显微镜物镜的是________,表示显微镜目镜的是________②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最大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载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________(填字母),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③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________个④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⑤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
18. 如图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B、C、D可能分别表示下列哪一类细胞?A:_____,B:_____,C:_____,D:_____①人的血细胞 ②蓝细菌细胞 ③叶肉细胞 ④番茄表皮细胞(2)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填字母),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3)最基本生命系统是_______,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填字母)4)图中的B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如______和______,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因此它是一类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物5)DNA与细胞的遗传和代谢关系十分密切,在念珠蓝细菌细胞中,它主要存在_______内;在小麦细胞中,它主要存在于_______内19. 水熊虫在极端干旱的条件下,身体开始皱缩,细胞大量脱水,进入干化状态干化的水熊虫能对抗高压、高温等的影响,一旦接触到水,就像重新浸湿的海绵一样,其生命活动又完全恢复请回答问题:(1)水熊虫进入干化状态时,主要脱去的是______水,此状态下其新陈代谢水平______。
2)科研人员检测发现,干化的水熊虫细胞内几种天然无序蛋白(IDP)的含量大幅升高①IPD与葡萄糖相比,共有的化学元素为________ ,和核酸相比,共有的化学元素为________②在水熊虫细胞内,氨基酸经______反应形成IDP请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③在细胞内,多肽链折叠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疏水的氨基酸残基通常位于蛋白质的内部, 亲水的氨基酸残基通常位于蛋白质的外部(多肽中的氨基酸单位称为氨基酸残基)与一般的蛋白质不同,IDP呈现不折叠的“天然无序”状态,是因为含有较____比例的亲水氨基酸残基,这说明氨基酸的______(种类/排列顺序)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3)为研究IDP与水熊虫抗干旱的关系,科研人员敲除水熊虫的IDP基因(不能合成IDP),检测其在正常和干旱情况下的存活率,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20. 如图A、B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