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考行测片段阅读指导常见的三种主旨1.docx
3页公考行测片段阅读指导常见的三种主旨1好!下面就看一下,出题人在设置错误选项是常用的小手段: 一、偷换概念或者对概念的内涵或外延进展变更 在这种状况下,出题人会采纳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换概念;二是扩大、缩小内涵和外延 例题:每个人睡觉时都要做梦,人在做梦时的睡眠叫有梦睡眠有梦睡眠时,掌握四肢和躯体的神经传导被阻断,除了脚和手指有知觉外,身体其它局部均处于麻木状态心跳和呼吸的次数与糊涂时差不多,但变得不那么匀称,体温调整机制受阻,打寒颤和出汗都很难 依据本文,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人在做梦时,呼吸和糊涂时不完全一样 B人在做梦时,心跳和糊涂时是一样的(差不多) C人在做梦时,经常出汗(出汗很难) D人在做梦时,全身处于麻木状态(局部麻木) 2022年A类第32题:我国是桂花的家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现在各地都有种植在中国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屡次消失“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
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的是( ) A我国栽种桂花已有1700多年历史(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 B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桂舟、桂酒) D《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 二、相对和肯定 一般来讲,选相对而不选肯定肯定的语气太强硬,只要我们找出一个例外,就可以否认出题人的答案所以,出题人情愿用有商议余地的词语 例题: 2022年第12题: 李广是西汉名将,号称飞将军关于他射石一事见于《史记》,现抄录如下:“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虽然都是全力而为结果却大不一样,这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李广开头误把石头当成老虎,由于关系到生死,体内的潜能全部被激发出来,所以他能把箭射入石头中,待到他弄清那只是一块石头而不是老虎后,心态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不管他再如何用力,但射出的箭“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段话告知我们( ) A. 人的潜能是无穷的 B. 李广把箭射入石头是幸运 C. 只要努力没有办不成的事 D. 激发潜能有利于取得更大的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