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专业设计文件深度(方案、初设、施工图三阶段).doc
16页结构专业设计文件深度(方案、初设、施工图三阶段)1. 方案阶段1.1方案设计说明深度1.1.1工程概况1. H稈地点、工程分区、主要功能;2. 各单体(或分区)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特殊结构及造型等1.1.2设计依据1. 建设单位提出的符合现行法规和标准的、与结构有关的书曲要求2. 木工程设计所采用的现行国家和地方的主要规范、标准和规定(包括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1.1.3设计标准主体结构使用年限、自然条件(基木风压、基木雪压等)、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建筑抗震 设防类别、抗恭设防烈度、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虎等级、人防地下室的抗力等级,有条件 时说明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1. 1.4结构体系及选型1. 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隐缝)及后浇带的设置;2. 上部及地下室结构选型概述,上部及地下室结构布置说明(必要时附简图或结构方案比选);3. 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钢绞线或高强钢丝种类、钢材牌号、砌体 材料、其他特殊材料或产品(如成品拉索、成品支愜、阻尼器等)的说明等;4. 阐述设计中拟采用的新结构、新材料及新工艺等;简要说明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包 括分析方法(必要时说明拟采用的进行结构分析的软件名称)及构造措施或试验方法;5. 特殊结构宜进行方案可行论述。
1.1.5基础方案有条件时阐述丁稈地质概况、基础选型及持力层,必要时说明对相邻既有建筑 物的影响等必要时进行基础方案比选1.1.6需要特别说明的其他问题如是否需要进行风动试验、震动台试验、节点试验等对需要 进行抗慝设防专项审杳或其他需要进行专项论证的项目应明确说明2. 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目录、初设图纸和计算书2.1初步设计说明深度2.1.1 工程概况1. 工稈地点、工稈分区、主要功能;2. 幷单体(或分区)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各层层高,主要结构跨度、特 殊结构及造型等2.1.2设计依据1. 批准的上一阶段的设计文件;2. 建设单位提出的符介现行法规和标准的、与结构有关的书而要求;3. T程地质勘察报告或可靠的地质参考资料;4. 场地地窓安全性评价报告(必要时提供);5. 风洞试验报告(必要时提供);6. 木T程设计所采用的现行的国家和地方的主要规范、标准和规定(包括名称、编号、年 号和版本号)2.1.3设计等级及控制标准(宜说明所依据的规范、标准、规定)1. 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2. 白然条件:基本风压、基本雪压、地面粗糙度等;3.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及结构重要性系数;4. 建筑抗浪设防类别;5.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桩基设计等级;6. 抗震设防烈度、抗恿措施烈度、设计地震分纟R及设计基木地震加速度值;7.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防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抗力级别、防化等级;8. 地下室的抗渗等级;9. 结构位移和周期等的控制标准(可详见2. 1. 6);10. 主要荷载(可详见2006年版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及特殊荷载取值;1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康等级(可详见2. 1. 4);12. 建筑物防火分类、耐火等级及地下室防水等级均见建筑专业设计说明。
2.1.4结构体系、布置原则及一般构件的材料和尺寸1. 上部及地下室的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说明;2. 建筑的长、宽及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和防咫缝)和后浇带的设置说明;3. 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室应注明抗浮设计水位并明确抗浮措施;4. 说明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范|韦|、容重及是否需要考虑消防车、水池、施工和人防荷 载,明确对地下室周边冋填土的要求;5. —般构件的材料和尺寸(构件的截面尺寸可详初设图纸);6. 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特殊技术的说明,结构重要节点、支座的说明或简图;7. 施工特殊要求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2. 1. 5地基基础设计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2. 基础选型说明(若无T稈地质勘察报告,可根据地质参考资料说明拟采用的基础形式);3. 采用天然地基时,应说明基础埋置深度和持力层情况;采用桩基础时,应说明桩的类型 和桩端持力层;采用地基处理时,应说明地基处理要求;4. 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5. 必要时应说明与相邻既有建筑的相互影响及保护措施;6. 施工特殊要求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2.1.6结构计算分析及计算结果1. 采用的计算稈序名称、版本号及编制单位;复杂结构应采用不少于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软 件进行计算;2. 结构分析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報体计算嵌固部位;3. 列出主要控制性计算结果,可以采用图表方式表示;必要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
计算书基木格式及内容详见附件2.1.7具他需要说明的内容1. 尚需建设单位进一步明确的要求;2. 对需要进行抗惡设防专项审查和其它专项论证的项目应明确说明;3. 进一步的地质勘察要求、试桩要求等;4. 必要时应提出的试验要求:如风洞试验、节点试验等;5. 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2.2初步设计图纸1. 目录中图纸序号为流水号、不得空缺、重号或加注脚码,目的在于表示图纸的实际白然张 数;2. 图号应从“1”开始依次编排,即“JGC-01”,不得从“0”开始;3. 图纸规格应结合具体工稈确定适当的图幅,并尽量减少种类,尽量不超过A1;4. 基础平面布置图、墙柱定位图及主要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应注明主要的定位尺寸、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结构平面图不能表示清楚的结构或构件,可采用立面图、剖面图等方法表示;5. 图纸中应表示出结构的主要或关键性节点、支专等示意图;6. 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防虎缝)、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和宽度应在相应平面图中2.3 范图详见附件3. 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3.1图纸目录1. 目录中图纸序号为流水号,不得容缺、重号或加注脚码,目的在于表示图纸的实际白然 张数。
2. 图序应从“1”开始依次编排,即“JGS-01”,不得从“0”开始;3. 先列新绘图纸目录,后列标准图集目录;3.2结构设计总说明每一单项工程应编写一份结构设计总说明,对多了项工稈应编写统一的结构设计总说明 当工稈以钢结构为主或包含较多的钢结构时,应编写钢结构设计总说明当丁程较简单 时,也可以将总说明的内容分散在相关部分的图纸中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3. 2. 1 丁程概况1. 工稈地点、工稈分区、主要功能;2. 各单体(或分区)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特殊结构型式(大跨度、大悬 挑、转换、斜撑等)3.2.2设计依据1. 初步设计的审杏、批复文件;2. 建设单位提出的符合现行法规和标准的、与结构有关的书面要求;3. T稈地质勘察报告;4. 场地地慝安全性评价报告(必要时提供);5. 风洞试验报告(必要时提供);6. 试桩报告或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或基岩载荷试验报告(若试桩或实验尚未完成,则应 注明基础图不得用于施工);7. 对于超限高层,应有超限高层建筑工稈抗處设防专项审查意见木丁•程设计所采用的现行的国家和地方的主要规范、标准和规定(包括名称、编号、年 号和版木号)及标准图集(包括•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木号)。
3. 2.3设计等级1. 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2. 白然条件:基木风压、基本雪压、地血粗糙度等;3.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及结构重要性系数;4. 建筑抗浪设防类别;5.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6. 抗震设防烈度、抗贯措施烈度、设计地靈分组及设计基木地隐加速度值;7.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防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抗力级别、防化等级;8. 地下室及英它防水构件的抗渗等级;9.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10.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11. 建筑物防火分类、耐火等级及地下室防水等级均见建筑专业设计说明3. 2. 4主要荷载及特殊荷载取值;1. 楼、屋血活荷载;2. 墙体材料、特殊设备荷载;3. 风荷载(包括地面粗糙度);4. 雪荷载;5. 地贯作用(包括设计基木地点加速度、设计地虎分组、场地类别、结构阻尼比等);6. 温度作用及地下室水浮力的有关计算参数3.2.5图纸说明1. 图纸中标高、尺寸的单位;2. 设计±0. 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3. 常用构件代码及构件编号说明;4. 各类钢筋代码说明,型钢代码及截面尺寸标记说明;3. 2. 6计算稈序结构報体计算及其他计算所采用的计算稈序名称、代号、版木号及编制单位。
3. 2. 7材料1. 混凝土强度等级、防水的混凝土抗渗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等级及相关防腐蚀要求;2. 钢筋种类、钢材牌号、焊接材料及其特殊要求(如强屈比、焊接要求等)、钢绞线或高 强钢丝及对应的产品标准;3. 砌体的种类及其强度等级、干容重、砌筑砂浆的种类及等级;4. 特殊产品的的参考型号、主要参数及对应的产品标准3.2.8 一般规定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的锚固与搭接长度,钢筋的接头、弯钩、连接方式,新老 混凝土接合面及梁(板)、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的相关要求3.2.9基础及地下室工程1. 采用天然地基时,应说明基础形式、持力层及承载力特征值;采用桩基础时,应说明桩 的类型、桩端持力层及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采用地基处理时,应说明地基处理要求;2. 基坑的开挖、支护、降水和停上降水及冋填的相关要求;3. 地下室的抗浮水位、设防水位及抗浮措施;4.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3. 2. 10钢筋混凝土工程1. 钢筋混凝土梁、柱、墙、板的细部构造要求;2. 梁、板的起拱要求及拆模条件;3. 后浇带的施工要求;4. 特殊构件施工缝的位置及处理要求;5. 预留孔洞、预埋套管、预埋件的要求;6. 防雷接地的要求;3.2. 11钢结构工稈1. 概述采用钢结构的部位及结构形式、主要跨度等;2. 钢结构材料:钢材牌号和质量等级,及所对应的产品标准;必要时提出物理力学性能和 化学成分要求;必要时提出其他要求,如强屈比、Z向性能、碳当量、耐候性能、交货 状态等;3. 焊接方法及材料:各种钢材的焊接方法及所采用焊材的要求;4. 螺栓材料:注明螺栓种类、性能等级,高强螺栓的接触面处理方法、摩擦血抗滑移系数, 以及各类螺栓所对应的产品标准;5. 焊钉种类及对应的产品标准;6. 应注明钢构件的成形方式(热轧、焊接、冷弯、冷压、热弯、铸造等),圆钢管种类(无 缝管、缝焊管等);7. 压型钢板的截面形式及产品标准;8. 焊缝质量等级及焊缝质量检查要求;9. 钢构件制作要求;10. 钢结构安装要求,对跨度较大的钢构件必要时提出起拱要求;11. 涂装要求:注明除锈方法及除锈等级以及对应的标准;注明防腐底漆的种类、干漆膜 最小厚度和要求;注明各类钢构件所要求的耐火极限、防火涂料类型及产品要求;注 明防腐年限及定期维护要求;12. 钢结构主体与维护结构的连接要求。
13. 必要时,应提出结构检测要求和特殊节点的试验要求3. 2. 12砌体工程1. 砌体填充墙的材料种类、厚度等;2. 砌体填充墙与框架梁、林、剪力墙的连接要求;3. 砌体填充墙的构造柱及水平系梁的设置及构造要求;4. 砌体填充墙的门窗洞口过梁的设置及构造要求;5. 砌体填充墙施丁要求;3.2. 13检测(观测)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