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朐县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其探究.doc
5页临胸县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其探究摘 要: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它可以为人类体供免费的产品和服务,不 论是落后的乡村还是发展的城市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但是由于强调的不够,人们往往 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从血忽略了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然而,随着科学发展观 的提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开始进入人们视野,逐渐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就以临胸县为例来探究一下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关键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原因;对策一、临胸县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临胸别称骈邑临胸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潍坊市四南部,沂山北麓,弥河JL游东 与昌乐县、安丘市毗连,南与沂水、沂源县接壤,西界淄博市,北邻青州市总而积1835平方公里,辖8个镇、2个街道,937个行政村,85万人―)土地资源临胸县地形的地域差异较大,棕色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丘等地形比较高的荒山坡地,占 据土地总而积的87.3%左右,主要是用于林牧业的发展;而褐色等肥沃土壤主要分布在低 地平原等地区,有240平方千米,占据总而积的12. 7%,适用于农业、蔬菜、瓜果等种植业的发展三) 水资源临胸县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屈唆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 4° C,年均降 水710MM。
临胸县水资源总量为55665万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37200 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2765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5000 万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42.3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由 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表径流不稳定,枯水期常出现断流现象, 血且随着近几年水污染状况不断加剧,水资源越来越廣乏,是典型的缺水区四) 农业发展状况临胸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花生、番薯以及黄烟等经济 作物血且近几年来,临胸县坚持综合发展的农业策略,大力发展瓜果、蔬菜、桑蚕、'P 药材等种植业,使得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发展迅速二、临胸县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一)滥用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造成环境污染临胸县同其它地方一样很早就采用了通过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的方法以达 到高产的H的然而虽然这种高效的生产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但是也给我们的生态环 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剂量不断加大,农药 残留问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而由于塑料薄膜难以降解以至于白色污染问 题也越来越严重。
经资料显示,2004-2008年,临胸县的化肥使用量由23406吨增加到19000 吨;农药由830吨减少到802吨;薄膜的每公顷残留率由30%减少到20%以上然而,虽、然化肥、农药和報料薄膜的使用量明显降低,但是其绝对量还是很大,对环境的危害依然 可怕农村生活废弃物任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由于牛活方式的滞后,人们根木意识不到任意排放垃圾后果的严重性以至于造成脏、 乱、差的村风;而冃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善,没有固定的存放污水和垃圾的地点使 得人们乱倒污水,乱扔垃圾成风,由此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临胸县有930多 个行政村,每天产生的牛活垃圾难以计数,污水直接排放,垃圾随便堆砌,对环境的危害 可想而知三)乡镇企业违规生产、排污造成环境污染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政府的支持,乡镇企业得以迅速发展,这有效地促进了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由于乡镇企业经营缺乏规 范性,违规生产和排放污染物的事情吋有发生,无疑给农村的环境带来危害改革开放以 来,临胸县的吕及不锈钢企业、冶金化工以及建材化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企业达7500家, 规模以上企业达300多家,由于该产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造成巨大的环境污 染。
而后,在“工业立县”政策下,临胸县大力实施“大焦化、大水泥、大机械、大吕材” 的战略,培养了 30多个财源项戸,虽然给临胸县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但对环境 的污染也不断加剧三、临胸县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农村环境蔽塞,人们生活方式比较落后通过现状分析来看,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农村与外界的联系匮乏以至 于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进而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比较落后农业生产的效益不断降低,大 多数农民都会选择用化肥、农药和報料薄膜等相对直接简单的办法来达到高产出、低成本 的H的他们很少会想到这会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危害除此之外,在生活垃圾的处理方面,由于习惯了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他们往往不会意 识到任意排放牛活垃圾会有什么不妥;而H由于农村基础设施也没那么健全,从而使他们 缺乏形成环保意识的环境和能力长此以往,这样的生活生产方式透过水污染、大气污染 等形式给我们自身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困扰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法律意识模糊在农村,大多数的村民并不知道滥用化肥、农药和薄膜等化学用品会对我们的环境造 成巨大的危害半然,其中也不乏有有些人了解化肥、农药等对水、空气等环境的污染, 但是为了保证产量的不断增加,他们还是会选择不断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剂。
如此, 牛态环境的恶性循环使不断加剧至于任意排放牛活废弃物,他们认为并没有什么不对, 貝是图一个方使而已从乡镇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大多数企业都是没有正规营业执照的小规模个人独资或 合资企业,为了降低牛产成木,获得更高的利润,他们往往会进行违规生产,任意排放工 业废弃物由于他们的法律和环保意识的淡薄给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点不容 我们忽视三)政府等有关部门不够重视,监管力度不够政府等有关部门没有意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所以也没有将农村环境的治理问题提 上日程这表现在,首先,立法不够完善,政府立法部门没有制定严格的法律规章来约束 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其次,政府对农村环境治理的经费投入不足,这导致了农村的基础设 施不健全以至于使得农村环保问题的解决措施迟迟得不到落实;最后,政府的监管力度不 够,尤其是在企业这一块上,对于企业的违规生产、排放问题,政府没有尽到基木的监督 义务四)经济增长以粗放型为主,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临胸县的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大多数都是依靠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和能源资源来实 现经济增长然而,由于农村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伴之而来的必 然是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盛行。
临胸县在“发展工业”政策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制造 业,但是产品的附加值都比较低,没有形成自主品牌;除此之外,大多数企业都是以中小 企业为主,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其经济增长也比较缓慢四、临胸县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策略(-)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加强农村与外界的交流,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于农村的环境污染状况,追根究底还是因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滞后由于农村相对于 城市而言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还很弱,所以大多数村庄还处在比 较原始的自给自足的牛活方式状态他们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对于新兴的环保概 念还比较模糊尤其是在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方面,人们固步于传统,不愿意进 行改变所以应该在强调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吋,加强村民们的文化水平建设,提高人 们的文化水平,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环保知识讲座、培训等教育方式使人们认识到滥用化 肥、农药以及任意排放生活垃圾的危害,以致使他们逐渐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和破坏)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首先,农民是环保的主体,也是环境保护的直接相关者农民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 识,可以提高在生活中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为更好的实践活动创造合理的理论基础。
通过 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环保的法律法规教育,逐步让大家树立参与精神其次,政府等机构应该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开展多种形式 的教育活动,为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通过 奖罚惩戒制度来加强农村环保问题的教育和普及最后,为了不断提高农村的种植业的防污染水平积极宣传无害化生产的标准,并加 强这方面的技术培训,使人们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三)加大财务投入和环保立法力度,提高农村环境保护的水平首先,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的污染处理管道等基础设施如果是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置污染处理再循环利用设备或者沼气池鼓励大家将垃圾进行分类 存放,然后设置统一的固定垃圾回收点将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其次,应该不断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和环保立法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索质,加强 对执法人员的培训,为执法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因地制宜然后突出重点的进行环保建设因为不同的地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所以应该根据实际因地制宜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建设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 理和整合,尽量做到达标排放的标准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推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要以科技为基础,提高农民收入为落脚点,实现农 业的现代化,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产品的产出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科技农业、 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因地制宜,促进农产品向专业化、生态效益化转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其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进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改变粗放的生产经营 模式,比如说传统的烟草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利用新技术进行嫁接,提高产品的 竞争力最后,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的企业,培育大型的优势企业严格执行国家 的环境保护政策,对于落后的牛产工艺和牛产技术对环境产牛重大危害的要果断地淘汰 大力扶植那些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低污染的产业,减少污染五、总结总而言之,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表现为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和对待,但是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却吋常被大家所忽视然而,所谓科学发展观即是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所以社会各界应该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正如临胸县农村 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样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等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 得以更好地处理,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 2007年临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临胸县统计局,2008[2] 董洪,张洪云,临胸县生态环境建设[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7[3] 冯孝杰,魏朝富,谢德体,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土壤生物热力学方法论[J] . 2005[4] 温娟,李爱贞,临胸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分析[J].绿色经济,2008[5] 青岛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通过评审[J].资源与发展,2008[6] 吴敬琏,比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7] 朱孔来,王如燕,资源节约社会监测评价研究[M].成都:西南财大出版社,2012[8] 刘丹萍,郭兆晖,刘志,推开低碳经济之窗[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