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惠崇春江晚景.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07391011
  • 上传时间:2024-01-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 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 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注释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 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 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鱼的一种,学名 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 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创作背景《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 苏轼于公元1085 年(神宗元丰八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本首诗是其第一首赏析这首诗题 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

      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 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 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 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 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 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 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 先知春江水暖 堤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 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 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 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

      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蒌蒿满地芦芽短”,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 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 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 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 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正是河豚欲上时”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 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 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 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 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 了很好的验证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 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 自如,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 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 《东坡易传》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